美文网首页设计方式学习经验😂技能学习
你真的会“看”吗?(第四篇:如何更专业地欣赏一幅画)

你真的会“看”吗?(第四篇:如何更专业地欣赏一幅画)

作者: 黄吉 | 来源:发表于2016-07-03 15:50 被阅读1207次
    回顾:
    在前面的篇章我们讲述了视觉的三大运行机制:
    1.平衡
    2.简化
    3.运动
    上篇我们谈了平衡,今天我们来谈谈简化。

    第四篇:如何更专业地欣赏一幅画

    我们一般看一幅画都会把目光集中在画中的具体内容,再深入一些会了解作画背景、甚至风格流派。这些都很重要,但这只是一个基础,想深入理解一些名作,仅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
    有些同学可能看了很多名作,但并不一定能掌握相对专业的绘画欣赏技巧。

    其实一幅好的绘画往往是可以分成很多层次的,画家可以在一幅画面当中同时呈现多个有不同侧重点的场景。并且通过有意识地组织这些场景出现的先后顺序,以此来影响观赏者的心情起伏。

    所以,在专业的观赏者眼里,很多名画可以看出小短片的效果,并且也能通过这样方式更深层次地理解古代画家的匠心。

    那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奇妙的效果?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简化,我们的眼睛会根据需要自动简化图面,所以能在同一幅图面上展示出多个场景的效果。

    视觉为什么要简化?
    因为在自然界中,我们视觉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实在太过庞杂。
    我们人体的能量是有限的,而自然界的各类要素纷繁复杂,视觉要做的就是把最关键、最紧要的东西优先呈现给大脑。而其他信息就暂时虚化,在需要时再调用强化。

    所以在艺术创作和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对简化进行利用,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核心分步骤分层次,有重点地传达给每个观众的眼睛。一幅好的绘画它自己就能讲故事,让我们的眼睛在他规划好的路径中游走。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为例,来感受一下相对专业的看画体验。

    《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序幕:故事背景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生涯早期以宫廷画为主。46岁时因身染重病,丧失了听力。其后画风突变,转向求索人的内心感受,是绘画人文主义探索的重要先锋,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绘画大师。

    绘画是一种媒介,画家通过这种媒介将自己的内心情绪传达给观看者。

    戈雅有欧洲知识分子惯有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目睹祖国平民被法国侵略者无情地屠杀;他将愤怒和悲悯倾泻在图上。

    画中表现的是西班牙平民的反抗,更是他的反抗;他在操控画笔的同时,也在内心操纵着我们的视线和感受。

    第一幕,直达心底的悲悯(整体与部分)

    这幅画我们只一眼就能看到画面的重点,一个暴露在法国军人枪口下的白衣平民起义者,他脸部的恐惧、愤怒成为了整张画面的核心。

    绝望的脸

    我们可以看到戈雅在处理这个主角的整个身体时,刻意只用寥寥数笔,非常简略地表现了人体的大致轮廓和姿态。并且在色彩上也采用了与小环境相一致的暖黄和白色。刻意地虚化了主角的身体。

    而脖子以及脸部则在色调和细节刻画上与身体形成强烈反差,这一部份被非常巧妙地从整个身体中区分出来。

    而脸部的表情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这张质朴、恐惧、绝望的脸,让人心生怜悯。

    第二幕:神圣与崇敬(轮廓与结构)

    刚说到身体地简化将面部表情突出出来。

    那为什么如此简化地表现方式还能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人?因为他虽然用笔少,但人的轮廓和结构已经被表达地很明确了。而这显然也与视觉的简化机制相符。所以人像被我们很好地识别了。

    戈雅真正神妙的地方在于他笔下人物的结构隐喻了上帝和十字架!这使得我们画面的主人公突然有了一丝神性,并且照在他身上的那道光也有了圣神的意味。

    神圣 《耶稣复活》与《耶稣受难图》

    这对于西方有多年宗教文化熏陶的观看者而言,对于这位勇于反抗侵略者的主角,除了悲悯之外又多了一份崇敬和神圣。

    第三幕:教徒(“相似性”组合原理)

    在前景地处理中,画家又通过“相似性”将前景分为两组:

    1)残忍的屠夫:画面右侧(位置相似),一群手持长枪的刽子手(形象相似),在昏暗的黑夜中(色调相似),向平名开枪。

    2)受难的平民:画面左侧,一群惶恐的平名在强光和枪口下颤抖。平民们表情各异,颜色明亮,与画面中的其它元素形成强烈反差,成为了画面的视觉中心。

    光明和希望

    之前我们讲到白衣主角让我们联想到了耶稣,在他身后的平民则让我们想到了耶稣的教徒。而聚光灯在此时成为了他们的圣光。

    虽然在他们脸上写满了恐惧和悲伤,但观看者分明在画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第四幕,教堂(背景虚化)

    远处的夜空和教堂是这幅图的背景,作者通过刻意地虚化,将画面前方的大屠杀凸显出来。

    并且在色彩上,冷色调的颜色会有一种远离的感觉,而暖色调的物体会看上去靠得比较近。进一步将要表达的主题送到我们眼前。

    但观赏者在最后会将视线投向那里,那里似乎是这些反抗者的家乡,是他们每天都要朝拜的教堂。

    教堂

    为什么背景选择教堂?

    最后的背景拉近了画作与观赏者的心理距离,让人在悲怆之余感到温暖与亲切。

    一方面强化画面的悲剧色彩,更重要的是强化画面的神圣性。这些人在保卫自己的家乡和内心的信仰,这两者最好的象征就是教堂。这也许是当时每个西班牙人肉体和心灵的归宿。


    总结:

    我们的视觉有把当前画面简化到最简的冲动,最简的画面往往是我们对于外界事物的第一印象。

    在《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这幅画中,戈雅成功利用了视觉简化最常见的四种方式:

    1.整体简化为多个部分

    2.三维物体简化为轮廓与轴线

    3.通过相似性组合,简化画面信息

    4.将画面分为图和底,虚化底图减少信息

    最终,在同一平面中创造了四个场景,分别描述了怜悯、神圣、希望、温暖,四个主题。

    今天提到了视觉自动会将场景简化到最简,在下一篇章让我们去看看对于眼睛来说什么才是最简,也就是眼睛简化的终点在那。

    我们下一篇见了!

    下个篇章--教你成为萌娃眼中的绘画达人

    本文为文集《你真的会“看”吗?》的一部分,有兴趣的看官可以点左下方看这个系列的其他文章。
    如果对我的文字有兴趣,欢迎点赞!加我好友!期待与你的交流,嘿嘿!

    上一篇:如何让你的构图有美感

    下一篇:教你成为萌娃眼中的绘画达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真的会“看”吗?(第四篇:如何更专业地欣赏一幅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vq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