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
因为了解而理解——“六年级问题”系列(五)

因为了解而理解——“六年级问题”系列(五)

作者: 堂吉诃德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13:52 被阅读4次

      进入六年级,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对立”的次数较之以前有所增加。有些事件,是因为现场“对立”发展至一定程度,导致小事变严重,关系变紧张,师生之间,两败俱伤。事后反思,其实有些问题,是要缓一缓再去处理,结局会更好一些的。

      昨天一直在调查某学生遗失电话手表的事件,因为没有任何进展,所以我的情绪是挫败夹杂着气愤,我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些学生就是咬紧牙关,不诚实以待呢?(也许,这也是我的执念吧。)

      夕会时间,我夹着语文书进教室,准备和孩子们探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关于“碰壁”的问题。刚进去,他们正在看一部印度电影。因为铃声响起且有学习任务在即,我便暂停电影,顺口问:“谁开的电脑播放电影啊?”

      又是那一幕守口如瓶出现了。

      “我不反对你们休闲时间看看电影,印度电影也有很不错的片子,我只是想知道,是谁开电脑放电影?”

      就是没有人站出来承认。我内心的挫败感急剧上升,作为一个班主任,问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得不到答案,岂不是太失败了?

      由胶着,到尖锐,最后在我的压力之下,同学们说出了小z。

      然而小z无论如何就是矢口否认,他紧绷着面孔,咬紧嘴唇。直到最后,不堪压力,颓然承认。

      夕会下课后,同学们陆陆续续到实验室上科学课,我把小z带到办公室,结合他一个学期以来在学业方面的退步,对他进行了声色俱厉的批评,我的“演说”完毕,他流泪了。

      晚上,我给小z妈妈发了语音留言,首先请她留意孩子回家有无异常,因为我今天严厉批评了他。其次陈述事件始末,介绍孩子在学业和行为方面的表现。最后表达我的观点:六年级了,希望孩子能更专注于学习,提升自己。

      看,这一系列的举动,多么“老师”,多么“班主任”啊!

      然而,事情如何发展?我又会有哪些反省呢?

      过不多久,小z妈妈给我一一回复。从她的回复中,我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消息。

      首先:为什么孩子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问题?小z妈妈解释,她一直对小z非常严格,如果孩子做错事她会进行严厉的惩罚。久而久之,小z对此留有心理负担,很害怕承认后的遭遇,所以,才有了那一幕的“负隅顽抗”。

      其次:小z为什么会出现我所说的“不专心、落落寡欢”。小z一直好动,上学期刚转来,表现非常好,这学期,便回到原来样子,也是放松了自己。说到“提不起精神”、“落落寡欢”,是因为他近期和好朋友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一直信赖的好友说他“偷藏东西”,他很受伤,所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小z妈妈给我发了很长的一段话,大意是和孩子谈了很久,也反省了自己的问题,会和孩子多交流沟通,并支持老师的处理方案。 其实,何止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老师,也是一样啊!

      当老师快十年,我发现自己职业病有些严重了。发生问题,动辄对学生进行道德审判,道理比车轮滚得还快,不需要打草稿便可长篇大论。出发点,是为了对学生负责,可是,这样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

      回到问题发生的现场。我为什么要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就算小z已经被指认而不承认,我为什么一定要现场就得出一个结论呢?缓一缓,静一静,给他一点时间,也给我一点缓冲,彼此冷静下来,也许他会有所动容,我又何至于气的心肝疼呢?

      老师的病,就在于太自信,太急切。我渐渐开始有些讨厌这一点了。孩子,总归是个弱者。他们在学校经历的很多事情我是不知道的,而“蝴蝶效应”也许正发生着。孩子有多个面,别忘了,除了老师,还有更重要的教育影响因素——孩子的家庭,孩子的父母。放下情绪,留出空间,多了解一点,自然会多理解一些孩子言行的始末,“对立”又怎会有出现的机会呢?

      老师,别太把自己当“老师”了,当成凡人,当成俗子,也许更好过一些。“法海不懂爱”,我可不想变成一个面具化的不懂孩子的“圣母”啊!

     

相关文章

  • 因为了解而理解——“六年级问题”系列(五)

    进入六年级,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对立”的次数较之以前有所增加。有些事件,是因为现场“对立”发展至一定程...

  • 《 因为了解而理解》

    罗姆人,我们也称之为吉普赛人或茨冈人。现金在欧洲的人数以巴尔干和中欧地区为多,在捷克他们属于少数民族。 那么同样的...

  •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

    “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些话都是强调我们要学会理解他人,可是这样的话其实并不能有效帮助...

  •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

    人类的幸福是相通的,但人类的不幸却是各种各样。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只有曾经经历。 因为她亲眼目睹了他人生最...

  • 因为陌生而相爱 因为了解而分开

    最近不知道佳人发什么神经,总是不停的拉我出去逛街,佳人其实是特别小气的女孩子,平时上班挣得工资总是恨不得一块钱当成...

  • 算法设计与分析——12.算法复杂度

    了解计算问题的基本分类理解P 问题,NP 问题,NPC 问题的定义了解几个典型的NPC 问题,理解为什么证明P是否...

  • 因为了解而原谅

    咨询电话无法接通,给两个微信客服留言从昨天到今天一直未回复。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只能再次分别留言。 其中一人回复需...

  •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

    因为爱,所以了解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 因为理解,所以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因为慈悲,所以宽容 因为宽容,所以等...

  • 因为理解,所以没问题

    1 上午外出参观,活动方介绍了目前他们的“互联网+”系统建设情况。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介绍的花里胡哨,却...

  • 思考好比河流一样流动

    思考的目的在于理解,理解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在于获取答案。因为问题会让大脑变得紧张、不安和焦虑,而答案能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为了解而理解——“六年级问题”系列(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cu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