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午外出参观,活动方介绍了目前他们的“互联网+”系统建设情况。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介绍的花里胡哨,却仅仅是表面功夫,核心环节没有改变,关键技术没有突破,改革还有好远的路要走。
图片来自网络当时我就在想,要不要提个问题,把上级的改革要求提出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后来转念一想,要不还是算了,我明明知道他们还没有走到那一步,我明明知道这是一个成立没有几年的部门,各部门人力有限,能够做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他们肯定也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目标在哪里,何苦要揭人短,为难人呢。
后来我没有提问,但有人问了类似问题,他们说那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工作生活就是这样,当你越理解一个人、越理解他的不易,就不想去为难,哪怕自己表现的傻点、无辜点,也不想揭人短。
更何况,方向所有人都懂,每个人也都在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但许多事情不是主观臆断就可以实现的,要协调的太多,要权衡的太多,多一份理解就多了一份同理心,谁都不易,人没有必要为难人。
2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好友A曾经非常非常喜欢一个人,这个人我也认识,我们姑且称呼他为B吧。
B是一个异常聪明的人,而且相对于A来说,他更社会、更深沉,如果说在社交场上A是60分的话,B可以打80-90分。
因为B的渊博、因为B的隐忍,因为B曾经在A最为难过的时候帮助过她,一向内敛的A慢慢的喜欢上了B,她信任他、在乎他,她想做能够懂他、陪他、伴他的人…
B一直沉默不语、装傻,内向的A也从未捅破这层窗户纸,只是忽冷忽热自我折磨。后来,B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难事儿,A心急如焚,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对一个人的担心,再后来事情解决了,A由于看到了自己的真心,她知道自己放不下,打算不再沉默,主动告诉他。
事情结束的很简单,B拒绝了A,没有任何理由,只是做不到。A想当然的认为,B没有放弃对前任的执着,因此他还做不到去喜欢另外一个人,A告诉他,没关系的,她可以等,B没有说话。
一晃就是两年,两年中,A一直在努力成长,她以为自己离他更近了、更懂他了,有那么几次她又往事重提,B依旧是沉默。说别的可以,谈感情永远都是沉默。
好朋友们一直劝A,他不值得你如此付出。A却说,她懂得他的无奈,他还不能够给予,所以他就像个掩耳盗铃的孩子般,用沉默来回答。他是一个陷入我执的人,需要人来拉一把,我希望自己可以带他走出来…
因为懂得,即使B如此的无视、不能够像个男人一般洒脱,她却始终如一。
走到今天,A已经完全放下了对B的执着,但在她的心里,他依旧是那个陷入我执的男孩儿,他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好自己的感情,他救不了自己,因此面对A时,解决方法有点不成熟,她不怪他,反而很感激他。因为他,她成长了许多,为了和他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她努力向前,成长到了自己从未想象的状态。
理解,让一个人成长;懂得,令一个人无怨。所有一切都是自我的修炼,这点与他人有关又无关。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专心自己,收获自己的成长,感谢遇见。
3
工作、生活,感情、家长里短…,越成长越知道事事不易,越走越懂得人人有难。
图片来自网络年轻的时候,总喜欢去争个是非对错,喜欢争来论去,以打败他人,在语言上取胜为荣。
伴随着成长,不断认识到世界的真相,哪有什么是非对错,哪有胜利可言,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因为理解,所以懂得;因为包容,所以收获。
不要小看一个沉默不语的人,也不要总是去高看那些侃侃而谈的人。沉默某些时候是慈悲,语言某些时候是意气,水深不语,人稳不言,沉默底下是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