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目标
我做时间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我的目标服务。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时间本身的流逝并无特别的意义,我们每天做的事情是产生意义的载体。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管理时间而做事,那就本末倒置,时间管理只是一种手段,最终是为了实现目标。
实际上,驱动我们去认真办事的内在动力也是目标,这个目标和我们的需求、追求有关,而和时间管理无关,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但他一生都在目标的驱动下,不停地前进。
一头狮子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呼呼大睡,它只利用一天中很少的时间追逐,猎食羚羊,只要抓住了一头羚羊,就足够他几天的粮食,而抓更多的羚羊,对他来说,只会消耗它更多的能量,其他是毫无意义的。
一个真正懂得时间管理重要性的人,不会追求完美,他懂得取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然后根据这个最重要的去做。就像曾国藩所说的:君子求缺,小人求全。
时间管理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认为的时间管理是将时间作为我的一个价值标准,并将它作为一种终身实践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会衡量时间的价值,而不仅仅考虑金钱效益;我还会从时间的角度,去思考所做的事请是不是为了自己终极目标服务,毕竟时间有限,我们不能像猴子一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必须认准一个目标,将时间集中在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事情上。
这个观点是从《奇特的一生》中获得的,书中主人公柳比歇夫选择了时间记录法,其实是选择了一种与时间为伴,用时间思考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完成他想在生物研究上做出成绩的目标。
我现在一直在做时间记录,原本这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之前也尝试过几次,但我都放弃了。自从将它看成一种生活方式之后,我就不再觉得记录时间花销无趣,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这就是因为我把时间放进了心里,将时间花销的观念融入了生活中。
在时间管理的前期阶段,我进行时间记录,统计时间花销。这样的目的:1、培养对时间的感知;2、了解自己每天工作生活的情况;3、掌握自己不同时间学习工作效率情况。
时间焦虑
现在有些人认为自己时间不多,要做的事情很多,因此产生了时间焦虑。这是因为他们混淆了重点,我们进行时间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产生焦虑,也不是为了计算时间,而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更多的事情,或将事情做得更好。
产生焦虑在原因再深入想想:1、可能是自己的能力还有提升空间,焦虑提醒我们提升自己的关键点到了。2、没有认清时间的使用是有界限的,它不是无限的,比如24小时之内我只能完成10件事,我偏要给自己定一个完成20件事情的目标,这就偏离了实际。
]第一,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完成效率;第二,我们要认清自己能力的局限性与时间的局限性,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要过多纠结。
时间无法被管理,能管理的只有自己。提升自己和认清现实,是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
微信名:凯凯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