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有限理性面对不确定性

当有限理性面对不确定性

作者: 蓝色多莉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19:39 被阅读0次

阅读笔记第133/365天

今日阅读《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

      作者:【澳】王珞

第8章:当有限理性面对不确定性

一、改变博弈理论和确定性的假定。

1、不确定性与博弈论的倒推归纳法。

博弈论的策略思维是从结果倒推归纳来的。我们必须假定各种可能的结果都是已知或可以预料的,而且还预测了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但这样的假定未必与现实相符。面对一个算无可算的不确定世界,用预测去代替现实的不确定性,会使我们的决策行为受到误导。

2、有限理性如何影响我们对博弈结构的认知和理解。

对于同样的博弈结构,不同的有限理性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决策者的目标不同,解读也不一样,每个人都是按照各自的价值观解读游戏目标并作出不同的选择的。

在红蓝游戏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对规则和后果理解正确,也总有人会选择输赢导向,即“我可以让对手也是正分,但我的得分必须高于对手”或“我一定要赢,并一定要把对手弄成负分”。也总有人选择合作导向,即尽量为自己争取高分,但不一定要和对手比高低。

博弈目标的自由度给了每个人按各自价值观发挥的空间,也给了我们观察价值观在决策时会发生什么作用和影响的机会。总有人会在价值观上做出高维度的选择,也总有人只看利益。在有限理性的现实世界里,有的人即使面对单轮游戏,也会做出利他的解读;而有的人即使面对重复博弈,知道存在着被报复的可能,也只想着输赢,即使可能损人不利己。在他的认知中“损人”意味着“赢”,即使自己的收益并不增加。

总有人在公认的游戏目标之上选择,也总有人在公认的游戏目标之下做出自己的解读和相应的选择。

3、同样结构下,有限理性作出的选择不同。

同样的结构,解读不同,选择也不同。

2002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展现给我们太多的两难。所有人都要面对生命与自由,生命与经济的多维度考量。面对两难选择,并没有一个所谓“对”的选择。但希望人们能够看到有限理性世界中的两难困境,理解其他人的不同选择,理解面对两难不存在唯一的选择。

4、对有限理性的研究和观察,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实验。这是有限理性研究的核心方法。

同样的游戏,有理性实验的结果和以完全理性为前提进行推理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红蓝游戏是将囚徒困境重复进行10轮的博弈游戏,并以10轮的总分为最后成绩。如果按照博弈论的完全理性假设以及推倒归纳法的习惯和逻辑,这个游戏的结果是双输的,但是从实验中,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特征:

1)有限理性的人可以看得远,但不会很远。

我们大多数人不会看得太远,或者说会自觉的忽视长期收益

2)面对短期利益时,人就会趋于算计。

当人们有机会可以算的时候,算计的心态和本能就会涌现出来;当算无可算的时候反而不计较得失了。

3)长期眼光比短期眼光有利于合作。

4)设置一个中性的游戏目标为参与者进行解读留下了空间,使得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解读,为自己争取一个正分的含义。

当人们有机会自由设定游戏目标时,有人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输赢导向,一定要自己的总分比对方的高;而有的人却可以接受比对方总分低,只要自己是正分就可以了。

现实中,每个人都依据自己解读后的新的、不同的博弈结构做决策,如果可以把每个人最后决策的博弈结构画出来的话,每个人的图都是不同的,都不同于游戏给定的结构。

5、危机领导力:对不期而至的外来不确定性的应对和决策能力。

危机决策的一个思路是:设想对自己最不利的情形,并在这个前提下保证自己的生存,即以活下来为目标,而不是以输赢或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商业情境中不确定性危机处理的策略,首先需要预判比常态中坏的结果还要更坏的可能,这符合危机管理的原则,即不要因为人的行为使情况变得更坏,并对最坏情况作出预案,提前做好最坏打算。

对比创新与危机决策,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场景正好应对了两个不确定性管理的情境:创新是主动求变并会带来不确定性结果的决策,危机决策是面对不期而至的不确定性的生存决策。前者是为了争取比常态的最好可能更好的结果,后者则是为了避免因人的行为造成比常态的最坏局面更坏的结果。两者都是跳出原有的博弈结构的战略规划,但变化方向不同。常规年份,企业家会在好的场景下追求更好,但对不期而至的危机,企业家决策的目标则是企业的生存。

6、37%法则:公主怎样才能选到最佳驸马。

亚里士多德的麦穗问题、经典秘书问题、公主选婿等问题,与其说是追求最优结果,不如说是如何最大化选到最优结果的概率,即最优停止理论。按照这个策略,公主选中100个中最优的那位驸马的机会是37%。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很多决策要点:

1)与其去求最优解,不如最大化选中最优解的机会。

2)影响你最后选择的是无形目标,也就是说影响我们重大决策的应该是那些无形目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在两难时做出取舍的决策。

3)前面的37位不选,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需要从失败中积累经验。

找对问题,弄清楚自己的需求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每个人过去的经验,特别是过去的失败经验会让他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4)最优化的样品数,代表着你最优化的努力程度,但是否能选到最优,本身就是一个“尽人事,听天命”的事情。

“公主选驸马”说的是时间维度上的两难博弈。37%的法则告诉我们,如果结果算无可算,你抓住你的标准,标准可以给你确定性。

二、诚实是最聪明的策略。

1、“维克瑞”拍卖揭示了在外生不确定性,即不对称信息下,诚实是占优策略。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威克瑞提出了“威克瑞拍卖”:潜在的买主向拍卖主持人递交密封的出价,出价最高的买主会赢得标的,但买主只需用等于次高价成交。在这个博弈中,最佳的策略是:以拍品“真正”对你有多少价值作为参考标准来投标,也就是披露真实的价值。按照真实意愿出价就是占优策略,占优策略是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

次高价是好制度:在不对称信息下鼓励所有的博弈方说真话。

2、不确定性制约损人不利己行为。

“维克瑞拍卖告诉我们,不确定性会产生一个外部性的回馈机制,即“你可能承担你强加在别人身上的成本的后果”。也就是说,损人行为可能会招致不利己的结果。外生不确定性用不利己的结果制约了机会主义的损人行为。

3、诚实是最高的价值观。

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是长期不变的,具有确定性。价值观给了每个人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视角去审视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作者认为,诚实是最高的价值观,是最高的道德,更是道德难题的决策智慧。

三、战略和创新既能突破两难,也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决策不是为了消灭不确定性,而是为了顺应不确定性,而且你的决策还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创新:在两难局面中主动求变。

破坏性创新的概念,告诉企业家可以通过新战略和新业务打破市场的确定性,创造“不确定性”优势,收获创新价值。

从博弈结构来说,构建战略和创新都是从一个结构跳向另一个结构。构建战略的目的就是重新建立一个结构,所谓“战略眼光”就是靠决策去构建一个新的稳定,实际自己在其中可以拥有占优策略。

能够建立一个新的稳定局面的战略才是有效的战略。如果你做出来的局顺应大势,就是一个好局。如果做出来有利于别人的局,顺应了大势,你也会得到巨大的利益。但如果你的局没有顺应大势,也没有给自己带来利益,你就会失败,很多创业失败就是这样的。

无论是构建战略还是创新,都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企业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甚至带来比之前更坏的局面。所以,决策者作出决策前需要提前想好最差的局面,以及这种局面自己是否能承受。

相关文章

  • 当有限理性面对不确定性

    阅读笔记第133/365天 今日阅读《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 作者:【澳】王珞 第8章:当有限理性...

  • 有限理性

    亚当·密斯只要每一个人都竭尽所能地管理好自己的资本,使其价值最大化,就能支持本国的产业……从主观上讲,他的确并不想...

  •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模型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认识到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

  • 有限理性

    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有限的认知去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判断也不尽相同。所以为了避免...

  • 有限理性之双曲贴现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有限理性是为抓住问题的本质而简化决策变量的...

  • 面对有限

    不知从何时起,发现自己不再轻狂,不再精力无限,不再魄力无边。也可能是体察到了体力、精力和智力的有限,所以对希望和欲...

  • 决策的科学

    所谓决策的科学,就是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应用某种规则和理性思考,最大程度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决策要“不以成败论...

  • 助力决策十步骤

    第一 清晰决策的定义 所谓决策的科学,就是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应用某种规则和理性思考,最大程度上得到自己想要...

  • 【转】谈谈不确定性 by ppchen

    对不确定性没有偏见其实是理性的基石。 ...

  • 理性的面对非理性,别再当一个傻子

    最近在看一本经典的心理学书籍《人性的弱点》,这第一章第一小节,就瞬间戳中了我的内心: 指责和批评,不能让人长久的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有限理性面对不确定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in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