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幼儿园的老师说:“我们今天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好不好?”如果大家都回答好,而只有一两个小朋友说想听《喜羊羊》或者《哪吒闹海》,老师真的会改变自己的决定吗?其中的“好不好”只是象征性的,根本没有给出其他的选项,当然就别无选择了。这种让别人别无选择的询问方式,就叫做“霍布森选择效应”。
它来源于一个故事,英国商人霍布森贩马的时候,把马匹放出来供顾挑选,但附加上一个条件,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然而门又小又窄,高头大马根本出不来,可供选择的不过是瘦小的马,显然这个附加条件就是不让人有选择的余地,于是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事实上,如果你总是面临两个或者多个大同小异的选择,你的思想就会陷入僵化,没有创造性。这是因为,人的思维在以往经验的支持下往往会有封闭性和趋同性,封闭性让我们看不到更广阔的客观世界,趋同性让我们的思维总是顺着一个方向而不去寻找新的视角。如果这种思维在心理上长期沉淀,就会进入单向选择层面,自然遏制了人的创造性和思维的多样化。
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假如你是一个医科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你想选择的不过是进入哪所医院学习,在哪个科室进行发展,是继续考研还是实习,是自己创立诊所还是去医院工作。这一系列的选择事实上只是一个选择——都是在医学院毕业的基础上进行的,都是进行与医学相关的选择,选择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种选择就是僵化的。鲁迅先生也曾学医,因为他从父亲的病和其他经验认为“中国的弱在于体质上的病弱”;后来懂得了这种弱在于“精神上的麻木”。于是,他果断放弃了从医这条道路,选择了“从文”——从精神上解除中国人精神上的病态和麻木。今天,哪位医科学生敢于在医科大学毕业的情况下去选择一个全新的职业呢?哪位敢于直冲着自己的目标而去,而不管用哪种手段呢?
这就是僵化性选择与创新式选择最大的不同,当你看到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的时候,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因为世事无绝对,你的道路又怎么可能只有一条?选择肯定是多种,只不过你还没有发现而已,只要把那个“霍布森选择效应”中的门去掉,你就能看到更多的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把你的选择基础去掉,比如把“你想听哪支歌”中的“哪支歌”去掉,你就会有看故事、做游戏、聊天、睡觉等选择。做决策的时候,也要找出下意识中的“基础”,然后去掉它,就拥有更多选择。比如,“将从本公司选一个部门经理”常常就等于“从矮子里拔将军”,而如果把“从本公司”这样的基础去掉,你拥有的选择范围就宽大了很多。这样就能够从固定的选择中跳出来,思维自然也更加活跃、更富有创造性。
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在研究制造晶体管的原料——锗,大家就陷入了一种“霍布森选择效应”,即用哪种方案可以将锗提炼得更纯。经过数年、数位科学家的努力,发现总免不了会混进一些物质,而且每次测量都显示了不同的数据。于是大家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要进行提纯呢?无非是认为提纯才可以制造出更好的晶体管,但这个假设性的结论到底是否正确却是无法证明的。于是他们放弃了证明这一结论,而是考虑如果锗是无法提纯的,那么什么样的锗才可以制造出更好的晶体管呢?他们另辟蹊径,即有意地一点一点添加杂质,看它究竟能制造出怎样的锗晶体来。结果在将锗的纯度降到原来的一半时,一种最理想的晶体产生了。发现这一结论的江畸博士和助手黑田百合子获得了诺贝尔奖。
当你意识到某条路很可能是错误的时候,就要把以往的选择基础拿出来看一看,审视自己是否落入了一个设限选择的怪圈,只有跳出这个怪圈,才能发现更多有效的方法,走上正确的道路。
心理应用
1、充分了解更多更客观的信息,就是从固有选择中跳出来的基础。如果只是跳出来而不懂得应该有怎样的方向和决策,那么,“跳出来”就是不安全的。
2、在选择之前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与你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信息、不相关的信息等。
3、把这些信息组合起来创造出一条新的道路。
注:以上内容摘录于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图书《墨菲定律:每天学点心理学》,作者:夏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