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我绝对不应该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第一,你对未来要有个预测;
第二,那个预测需要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第三,你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第四,于是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
第五,你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第六,最终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第七,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于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第一句话是:长期来看,脑力的产出率一定比体力的产出率高,且高出许多个量级;
第二句话是:体力增长的玻璃顶很明显,但脑力增长的玻璃顶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三句话是:体力衰退的时间来得很早,脑力衰退的时间来得晚很多;
第四句话是:通过暴利获得的巨额利润正在减少,因为大趋势上来看,一定是知识更可能产生更大的利润。
在知识积累这方面,我确实做到了“活在未来”。
而这其实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尤其是我们的“肉身”,当然是一直“活在当下”的。所以,我们所说的“活在未来”,本质上来看,只能是“思维上的活在未来”。
最终,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有更多的财富。
想要预测准确很不容易,想要利用这个预测改变自己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对于放弃了百分百安全感的我们来说,这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每天花上三十分钟,认真总结归纳一下周围的规律和趋势,看看未来可能发生什么。这种练习做的越多,你越有可能性“活在未来”。
很多读者会留言,说自己想学XX,想转到XX行业。但是苦于没有基础,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该如何开始。
其实本质上,不论学习任何知识,还是打磨任何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从开始就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
不要想着等我学会了XX,就可以像专业人士一样了。这也是为什么最好的学习方式从来不是“学”,而是“用”。开始就“玩真的”,绝对不拿自己当业余选手。
其实这个方法,本质上就是让你提前活在那个专业领域。开始的时候,一定非常困难,但是只有开始就努力像专业人士一样生活,你才有机会最终真的那么生活。
如果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等待任何时机成熟,今天开始就按照那个标准要求自己。这样你相当于某种程度上已经活在自己期待的未来里了
害怕自己预测得不准确。搭上了时间,花掉了精力,最后却与真实的趋势相差甚远。害怕自己预测得太准确。由于没有笃信自己的判断,最终错失了良机。
能够让人无视周围人的眼光,坚定自己判断的只有一条:
笃信。
大部分人最终只停留在想一想的阶段,就是因为没有笃信自己的判断。对,必须是笃信,连相信都不足以让你采取行动。
笃信的根基并非盲目的自信,而是源自扎实的推理和不断的拷问。没有足够的数据,不会轻易下结论。
真正开始做功课,就会发现其实需要补充的资料还有很多,能让自己笃信的背景信息还不充分。
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摆脱盲从,认真对待起每一个观点。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机会来临的时候不研究,错过了之后,又怪别人不提醒自己。
其实准确地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是外人,这里当然也包括你的父母。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默认没人支持你,把别人的鼓励都当做额外赠送的。
能够活在未来的人本来就在少数。正常来说,这里包括你父母的概率并不大,所以不要对他们百分百支持你抱有太多期待。
尊重概率,摆正心态。这样的话,你可能更容易坚持下来
大部分人不敢“活在未来”的原因都是:害怕自己预测错误。
为了追求这部分的安全感,会尝试很多东西,最后就会重新回到我们最初的困境中:被困在当下
答案是:不要企图一次就预测对所有的事情。
大部分的过度预测意义其实不大,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想要每个细节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只会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烦恼。
预测的能力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如果暂时没什么自信,就不要判断太远的未来。重要的是,判断过后,要用行动去验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
只要你在不停的践行中真正成长起来,即便那个过去的预测没有应验,你也不会有任何焦虑
要学会尊重事实,并且相信逻辑。这两点做得越充分,你离未来的距离就会越近。
只要你站在现在的起点,做一点基本的思考,你就已经向未来迈出了一小步。虽然并不遥远,但这已经是质变了,不是吗?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受到很多外界的阻力,这些都是正常的,大部分企图“活在未来”的人都会刺激到“活在当下”的人。
不要对别人的鼓励,抱有太多的期待,只有把这部分的支持都当做额外赠送的,你才有机会扛过开始阶段的困难。
所谓的投资,无非就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lx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