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尔·盖茨卸任之后,史蒂夫·鲍尔默接过了微软的总舵主之位,一干就是14年。
盖茨没有看走眼,鲍尔默干得不错。他非常有激情,带领微软一路狂奔,每年都有10%以上的业绩增长。
鲍尔默2002年接手的时候,微软的年利润是90亿美元。2014年,当他从CEO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微软的年利润是 220亿美元,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多。
1|明察秋毫
有一次,鲍尔默接受微软驻全球各分公司CEO的年度汇报。
巨大的屏幕上,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业务数据。老鲍平时都在抓大事,不参与各分公司的管理,只利用听取年度汇报的时机,了解分公司的经营状况。
在一个CEO洋洋洒洒汇报功绩时,鲍尔默突然叫停,说:stop!你翻到前面。你这一页的这个数字,和那一页的那个数字,是矛盾的,请你解释一下!
那个CEO当时瞠目结舌,答不上来。鲍尔默说,你根本不懂你的业务。当场就把这名CEO解雇了。
在场的其他各路诸侯都惊得目瞪口呆,互相递了递眼色,我了个去,咱们老大可真不好糊弄呢!
2|不睹舆薪
亮眼的业绩,如矩的目光,鲍尔默应该是个出色的CEO了吧?
这个……还真不太好说。在他执掌微软的14年间,错过了一连串的机会:
搜索引擎,微软的Being(必应),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市场份额,都远远不及Google搜索。
智能手机,微软投入巨大资源,甚至收购了诺基亚,但是,几乎是完败给苹果。
操作系统——微软的看家产品,当年微软跟Intel联盟,占据着95%的市场份额。可是到了后PC时代,微软在移动端的市场份额是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的小镇青年,甚至不知Windows是个什么东东。
媒体开发,曾经有一度,MSN是公司白领首选的社交媒体,但今天,MSN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了。
云计算,亚马逊从一个网络书店,变成云计算的霸主,远远地走在了微软的前面。
衡量一个CEO是不是杰出,是看他为公司挣了多少钱,还是看他是否为公司挣得了未来?
3|激流勇退
以鲍尔默的阅历和智慧,自然不会看不到人工智能、云计算的大趋势。
只是,要想转型,势必要抛弃微软最赚钱、最核心的Windows和Office。这有点“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味道,这个决心实在难下。
市场是最灵敏的风向标,十几年间,微软财源滚滚,但股价却一直徘徊不前。
甚至微软内部员工都对鲍尔默失去了耐心。2013年3月,鲍尔默到微软北京办公室开会,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员工走到话筒前,问:请问鲍尔默,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开微软?可以想见,鲍尔默同学当时是何等的尴尬。
2013年8月,鲍尔默宣布:在接下来12个月内离开微软。第二天,微软股价大涨8%,市值增加将近200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微软买诺基亚花了72亿美元,老鲍的一封离职信,差不多可以买3个诺基亚。
一个为公司奉献了十几年心血的老大,居然靠辞职激发起市场的信心,老鲍的心里该是什么滋味?!
4|王者归来
2014年2月,微软宣布了新任CEO人选:萨提亚·纳德拉。

在就任演讲中,纳德拉宣布:“我将在一个星期内,发布一款新产品。”这款产品就是Office for iPad。微软的看家产品,要装在死对头苹果的硬件里。
这意味着什么?
Office是通用的办公软件,如果iPad上能用Office,那手提电脑就可以弃置不用了。
同时这也意味着,微软每卖一套Office for iPad,可能就有一套Windows卖不出去了——微软真的开始“自宫”了。
市场的反应如何?纳德拉宣布新产品的次日,微软股价暴涨,创下14年的新高。之后,纳德拉关闭了诺基亚北京研究院,正式向云计算转型。
有一次做演讲时候,纳德拉居然当着所有观众的面,从衣兜里掏出了一部iPhone!现场一片哗然。
纳德拉说,我手上这不是iPhone,我更喜欢把他称之为iPhone Pro,里面装的很多都是微软的应用。我们用微软的软件,武装了iPhone。
现场的哗然,变成了掌声雷动。
这些举措带来的实际结果怎样呢?到2018年底,微软的市值反超苹果,和亚马逊并驾齐驱,重回巅峰位置。
5|“太宗”难当
纳德拉没有鲍尔默的负担,他把Windows和Office的荣誉全部收起来,面朝云计算重新出发。他用市场反馈“教训”了老鲍:只有挥别曾经的辉煌,才能从优秀迈向卓越。
一般说来,企业的创始人——开国太祖,凭借其强烈的创新意识、超强的执行力和战略勇气,开辟了一个盛大的局面。而他的成功,更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继任者。
“太祖”开国,需要“做正确的事”。“太宗”则要凭借超强的执行力,“正确地做事”,将企业的潜能发挥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微软“太宗”鲍尔默非常优秀。
“太祖”是从0到1,创业维艰;“太宗”是从1到N,守业不易。而执行者通常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他的使命之一,就是消除不确定性。
但是,当一个企业的掌门人对不确定性、对风险本能规避的时候,他实际上就是在回避CEO最重要的职责——推动变革。
微软曾经为何存在?——让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电脑。这样一个使命和愿景,想想都令人心潮澎湃。
现在呢?云计算、移动终端、人工智能,大趋势之下,微软的新使命是什么?鲍尔默交的答卷,恐怕是不及格的。
回到原点,我们的疑问——鲍尔默是一个合格的CEO吗?
(刘润《5分钟商学院》、吴伯凡《伯凡·日知录》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