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凝望者
校对:麒芸小主
发布平台:简书
参考文献:《幻想即现实》曾奇峰·著
最近啊,有些同学常向我诉苦,说为什么恋爱中另一方常常无理取闹,特别是女方(不仅指生理上的女方,也指相对社交关系上的女方)。
后来从一丁点儿米粒儿大小的小矛盾,直接上升到了国家级辩论赛啊。
最重要的是,这个辩论的时候,另一方还不讲道理,说什么都听不进去!(你说这个辩论赛也应该讲点流程啊)后来弄得频繁分手(分了复,复了分)。
结果闹到最后,双方疲累。一开始是说什么也不听,现在是连说的想法也没了——想想也是够可悲啊。
这个问题啊,虽然遍布我们社会各个阶层的青少年群体中,但真要解释起来,还得牵扯到情感与理智的辩证关系。
先不直奔主题,我们先就做个简单的选择题。
1.在恋爱的大部分时候,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哪一点?
A.获得观点认可
B.满足对方心理
我相信,大家对选B这个答案没什么异议吧?要知道,你是在追求爱情,不是在作政治诉求啊。
如果你真觉得要选A的话,那纠结这个问题真的太埋没你的才能了,你应该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哪。
有些小伙伴听到这里,【杠精职业素养】就开始爆发了: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观点不一致的人,相处都难,还怎么满足双方?”
其实这话啊,说得也有道理,但不能说得这么绝对。
观点相悖的两个人,能不能相处,关键要看是什么观点。
如果这两人价值观和人生观整个是相矛盾与对立的,别说相处了,见了一面就不想见第二面了。
举个例子,一个人以造福全人类为人生目标,另一个人以灭绝全人类为人生志向。你说这两个人怎么相处?
但如果是学术观点相悖,比如一个人认为【人性本善】,另一个人认为【人性本恶】。
这两个人一碰到这个问题就要吵起来,一吵就是一下午。
但这种观点并不阻碍他们之间关系的进展啊。
巴金和沈从文互相讽刺对方文学观点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啦,吵架都能吵到报纸上。
他们一辈子的文学观点都不一样,但你说他们是死对头吗?
不见得。他们在情感上,反而是最好的朋友。
所以,回归开始的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不仅体现在男女交往过程中,而且存在于所有社交活动中,对爱人,对亲人,对朋友,对家人。
即便你与对方的观点不一致,倘若没有一致的必要,就让它们不一致得了。
另一方面,你难道能保证你观点就是绝对正确的?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区分情感与理智在较大程度上的对立性。
学术讨论时的理智,不要搬到社交上来,特别是谈恋爱的时候。
谈恋爱是用什么在谈?用的不是脑子,用的是多巴胺心!
所以令对方认可自己所有的认知,有一定重要性。但令双方在这段关系中感到舒适,绝对比前者更加重要。
②感受第一,事实第二。
假如女友问我“我美不美”之类的问题。
我们是回答:【你的颜值在整个社会审美取向的大前提下处于中下,但因为我对你的熟悉程度,我会在大脑中认可你的样貌,因此,我会认为你更美】呢?
还是回答:【在我心中,你永远最美】呢?
前者是事实,但并不是对方想听的,也并不能增进双方的情感亲密度。
后者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但要记住,在情感社交中,善意的谎言永远优于逆耳的忠言(除非你背叛了爱情,那你说谎就是道德问题了)。
总结:所以我们会发现,喜欢独自钻研学术,满脑子理工知识的纯知识分子,或是满脑子哲学构想的“理论学家”,若是毫无情感交流的意向或是技巧,往往都是单身哪——除非遇到同类。
所以,作者目前还在大口吞人家家撒的狗粮啊(不要学我)……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早日脱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64016/85b965feb7d7a95d.jpg)
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点赞是第一动力,我们下期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