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小节里谈过,感性的肌肉与生俱来且强壮有力;理性的肌肉弱小且需要后天的训练。婴儿时期的我们也许只有感性的肌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通过学习,学到了基础的理论与原则,学会了分析的方法,理性的肌肉开始生长。这也是教育最为根本的作用之一:“训练理性的肌肉”。所以,当一个人缺乏教育的时候,他就会缺少一种最为可贵的思考方式,只剩下天生的感性思考方式。因此一个人是不能不接受教育的,不能不学习的。为了不让理性的肌肉萎缩,我们反而应该一直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不喜欢学习的人,只会剩下强健但无用的感性肌肉,它在绝大多数领域会把你带去错误的地方。
理性和感性这两种思考方式在生活中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表现呢?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的快与慢》这本著作中谈到的一些信息对我们很有帮助。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其标题就是: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例1:给出一张人脸照片,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判断出人脸的表情;也可以在一秒钟判断出这张人脸是不是自己的熟人。
例2:给出一个随意的两位数乘法,除非是受过专门训练或者是速算天才,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在一两秒之内算出答案。
脸部识别与四则运算,前者明显更难,后者更容易。假如要写程序解决这两个问题,前者的程序肯定比后者复杂得多(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即便抛开计算机编程不谈,只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这两个问题,“人脸识别”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远远大于“两位数乘法”。所以,这就引出一个疑问:为啥咱们的大脑对于“人脸识别”这种问题,可以轻松且快速地搞定;而对于“两位数乘法”却显得缓慢且费力。上述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回答。最近几十年,得益于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咱们开始能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关键在于大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机制。心理学家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就像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无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使生活简化,让我们不必每天早上起来都思考一遍如何套上衣服、扣纽扣、拧开牙膏盖、挤牙膏。系统1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变成可一键执行的自动程序,节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力损耗。系统1也能够察觉一些简单的关系,比如“这两个杯子的外型是一样的”、“哥哥比弟弟高一点”。但是它无法处理多个独立话题。它可以快速反应出“2+7=9”,但是遇到“27×56=?”这类复杂的问题就会立地蒙圈儿,无法给出答案。
系统2:将大脑的注意力分配到碰到的难题上,集中精神处理该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系统2的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就像你在散步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地随便想一些东西,但如果此时有人请你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请用5分钟浏览这本书并概括书籍主旨”,此时你往往会发现自己散步的脚停了下来。因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系统2会将它们优先使用在当前遇到的难题之上,同样的道理,假如你以极快的步速散步,你也会发现因为需要更快辨别更多眼前转换的景物,你就无法同时在脑中盘算事情。系统2十分谨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处理多重任务,这就决定了通过系统2运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更靠谱。
系统1是无意识的运作。系统2是有意识的运作。系统1是全天候24小时在线,且无法关闭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系统1先出面,迅速给出解决方案。系统1依靠的是直觉,潜意识,感受层面的东西。系统2却非常懒惰,只有你故意且费劲的去启动它时,它才会启动起来。系统2要想完成某个任务,需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面对的任务越困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就越高。而为了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需要动用自控力。为了长时间地维持自控力,你就需要消耗能量。可以看出,理性的人所要使用系统2思考是多么的不容易的一件事。
当感性思考方式启动系统1工作时,其主要特征就是随便一想。然而理性思考方式启动系统2工作时,其主要特征就是有理有据的费劲。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在他的著作《理性和反思性思维》(Rationality and Reflective Mind)中对系统2作了进一步探讨。他谈到拥有系统2的人,对每一件事情都会有一个“算法”。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算法”。我随后的章节会谈到。下面我们会通过一些例子,让你意识到系统1有多么的不靠谱,系统2有多么的靠谱。
下面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难题。别费力去分析它,凭直觉做做看: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
球拍比球贵10美元。
球多少钱?
(请先快速想一下这道题,再往下看)
你会马上想到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当然就是10(即10美元)。这道简单的难题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能引出一个直觉性的、吸引人的但却错误的答案。计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如果球花费10美元的话,总共就要花120美元(球10美元,球拍110美元),而不是110美元。正确答案是5美元。我们可以假设:那些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的人也想到了这个错误答案,只是他们不知通过什么办法成功抵制住了直觉的诱惑,最终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你看系统1的直觉思维总是首先启动给我们错误答案。
同样概念的两句话:
A. “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为90%”;
B. “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0%”
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让人更觉安心。像这样本质含义一致,但因为表现同一含义的框架不同,就会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认为它们有差别的现象,就是框架效应。这也就是感性的思考方式给予我们的错觉。
当我们通过统计发现:一个消费者在我们的商店里逛的时间越久,他就越有可能成单且购买更昂贵的商品。简单的想一想,系统1就会告诉我们,为了提高成单率和交易额,商家应该想办法让消费者在商店里待得久一点。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聪明的系统2也许会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本来就想购物且购买昂贵商品的消费者,才在商店里多逛逛,多比比价。所以当现象同时发生时,到底谁是因,谁是果,不是随便想想的系统1能够回答的。
例如对小明的描述如下:小明热爱小动物,看到动物死去都会伤心流泪。请问小明长大后更可能成为:
A. 牙医
B. 素食主义的牙医
很多人会选择B,但实际上B发生的条件“素食主义”、“牙医”涵盖了A发生的条件,可能性更低。但人们往往会受到启发联想的影响,认为B更可能发生,这种认为多重条件“甲且乙”比单一条件“甲”更可能发生的认知偏差。这都是系统1带来的认知偏差。
当问实验对象“你是否愿意花费5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20美元。当把问题换作“你是否愿意花400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143美元。只是把初始的锚定值更改了一下,获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这种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我们的后续决策作出暗示的现象,就是锚定效应。在日常购物、商业谈判中,大脑的直觉思维就很容易受此影响,人们容易因为被锚定而接受不合理的价格。
还有很多的例子:
问题1:以下选项你会选择哪一个?
A. 肯定会得到900元
B. 有90%的可能得到1000元
问题2:以下选项你会选择哪一个?
A. 肯定会损失900元
B. 有90%的可能损失1000元
大多数人在问题1中会选择A,而在问题2中会选择B。丹尼尔·卡尼曼做了大量类似的实验来研究这一现象,及其中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最后他总结出了前景理论:
① 确定效应: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的收益。
② 反射效应: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赌一把”。
③ 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要更敏感得多。
④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0~5%(小概率),我们常常会过度重视这个不大可能发生的风险,发生低概率结果的可能被过高权衡,这就是可能性效应。当一件事发生的概率为95%~100%(大概率),我们则会无限放大它实现的希望,而忽略95%包含的意义——有5%的可能不会发生,这就是确定性效应。这两个效应常使人们高估或低估风险,从而错过机会或盲目冒险。人们通常受到过于乐观的想象所启发,不切实际地制定过于理想的目标和计划,例如在制定目标数字时,看到对手或前辈定下的目标远高于自己,于是在没有做实际分析的情况下,也盲目提高自己的目标数字。人们乐意冒险是因为觉得胜算大。也即人们常乐意承担风险,并非因为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足够强大,而是受到联想启发高估了利益,且低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
从上面的这些例子可以看出:
由于“系统1”是根据固有模式作出反应/反馈;所以,“系统1”的运作没资格称之为“独立思考”。换句话说,只有当你运用“系统2”来解决问题的时候,才有资格称之为独立思考。通过以上的阐述,当你理解了“运用系统2的难度”;自然也就理解了“独立思考的难度”。“系统1”的运作是放松型,当你的大脑中只启动“系统1”,你就处于“心理舒适区”(Comfort Zone)。“心理舒适区”具有某种成瘾性:你停留于其中的时间越久,你就越难以摆脱它;反之亦然。所以,“心理舒适区”会导致一种“马太效应”:越经常思考的人,就越来越善于思考;越少思考的人,就越来越难以思考。
在《思考的快与慢》中提到如果某个任务可以由“系统1”搞定,就不会再让“系统2”参与。基于【速度】的因素,“系统2”的速度太慢。既然“系统1”已经搞定了,大脑觉得没必要再动用“系统2”。基于【节能】的因素系统1是无意识的,不需要动用“注意力/自控力”。而系统2需要动用“注意力/自控力”,会显著消耗能量。
这可以用来解释摆脱偏见很难。当你形成了某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通常说明这种偏见已经成为“系统1”里面的固化模式。你接收到的信息如果匹配该模式,直接被“系统1”处理掉了(此时“系统2”被绕过)。关于“系统2”的理性程度(勤快程度),前面已经说过了。有些人的“系统2”更加勤快,这类人出现【直觉型错误】的概率会显著低于那些“系统2”更加懒惰的人。“系统2”的勤快程度,就像前面反复谈到的,跟“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的。你频繁地动用“系统2”进行思考(尤其是复杂思考),“系统2”就变得活跃起来。至于如何锻炼,方法非常多,最简单的是阅读。消遣性的内容,通常不需要动用“系统2”—这也就是“消遣性”一词的缘由。如果某个内容需要频繁动用“系统2”,就会造成【认知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无法达到“消遣”的效果。所以,对消遣性的内容,偶尔看看问题不大;但如果你把大量的业余时间用来阅读消遣性内容,对“思维能力”有害无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完全避免直觉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每时每刻都必须小心翼翼,那么这样的日子也很容易让我们疲倦。所以,我们划归一定范围的琐事,交给系统1去打理,哪怕出错也没关系,但在重要的事情上多加小心,尽可能减少“本可以避免”的谬误。
我在本节最后,要特别感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是他开启了我认知思维模式的升级。让我意识到下面这句话:
你的经验,感受和直觉都只是你的“经验自我”,跟这个世界没有丝毫的关系。这个世界的真理就在那,就在那,不在你简单的头脑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