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睁着的那只眼睛去放大孩子的优点,发现他的长处,挖掘他的潜力。对孩子的缺点、不足和问题,如果能闭起眼睛,别老是盯着、念着,久而久之,孩子的缺点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我班有一个女生,由于她爸爸在东北当兵,妈妈随军去了东北,从小她就在东北长大,上了三年级才转回老家,虽说是转学生,她一点也不胆怯,性格比一个男孩还要调皮,上课随便说话,你说她一句,她有好几句理由要讲,下课和男生打架从来也不含糊,打得男生不断告状。不是学生来告状,就是家长打电话告状,而她还威胁人家,你再告诉家长你就死定了。一开始我很头疼,每次处理她和同学的纠纷,她都会信誓旦旦地做保证,结果保证完了继续犯同样的错误,越是这样,其他同学有点小事也要告她的状。我知道我和同学们都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放大了她的缺点,导致她破罐子破摔了,我得改变策略了,于是我把班干部和平时与她多次有冲突的同学召集起来,向他们表达了我的想法:我们每个人从现在起就开始发现她身上的优点,在班上大力表扬她,不给她留犯错的空间。第二天,还没等她犯错,我就在班上当着全体同学的面表扬她:你看,xx同学现在表现多好,上课认真听讲,能团结同学,事事让着别人,遇事能做到忍让,相信我们这个班就是个团结的大集体,大家再想想,你们发现她还有什么优点,我们事先有沟通,大家纷给夸赞起她来,我悄悄地观察了她,发现她脸红了,并且低下了头。我认为她一定会想:老师这么“抬举”我,我还好意思和别人打架吗?我能让老师失望吗?
还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上课也不积极也不主动,是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特别对数学更不感兴趣,拿他妈妈的话说就是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我曾在班上讲我以前的学生从不喜欢数学到成为数学学霸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了几道题,也不算多难,当我改的时候发现他全做对了,我就对他说:你看今天的数学题你全做对了,老师相信你,你也会像我以前那个学生一样成为数学学霸。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就这样随便说了一句,他可当真了,回家后他告诉妈妈说:“我们老师表扬我了,说我像他以前所教的那个学生一样,能成为一名数学学霸”。就是老师那句善意的“骗”成就了一个未来的小学霸。
其实我们的这个“骗”也就是“期待效应”。罗森塔尔通过做过一个实验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待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
老师和父母正是有意或者无意遵循了这个原理,他们把孩子先定为优秀的、聪明的、有爱心的……,当孩子受到了肯定和鼓励,就会朝着老师和家长期待的方向去努力,最终孩子真的成为了这种人,那么老师或父母的教育也取得了成功。
当你不断告诉孩子他不够优秀的时候,其实你也是个骗子,只不过把孩子骗成了一个不优秀的人而已。
为了孩子,让我们都来做骗子老师、骗子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