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中,我最爱戚风。
戚风是生日蛋糕的胚子,我每次吃生日蛋糕,都会先找个喜欢奶油不喜欢蛋糕的人一起合作,把奶油刮给他们,再把他们那份的蛋糕拿过来。偶然一次吃到了闺蜜亲自烤的戚风蛋糕,蓬松湿软,口感细腻,甜味柔和。自此,就再不愿意吃蛋糕店的了。
本来,我不是个有毅力的人,特别是不当学生以后。曾经想提升英语水平,早起练听力,晚上记单词,但没有坚持下来;想做自媒体,计划每周两篇文章,也没有坚持下来;办了健身卡,锻炼了两周,就变成了洗澡卡……所以,当我购买烤箱尝试烘焙的时候,老公非常不看好,觉得烤箱会和我购买的面包机、榨汁机等小家电一样落个束之高阁的下场。不过,入手烤箱两年有余,因为对戚风的着迷,我可以在“坚持”二字上略有谈资了。
大部分烘焙初学者学习的第一课都是戚风蛋糕,本以为戚风很容易,但至今,我还没有做出一个完美到极致的戚风。虽然严格按照配料和步骤进行,但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次的问题最多,蛋白打发欠佳,蛋糕只爬升了一点点,烤箱温度没有摸清楚,糊了一整面且开裂,蛋糕内部粗糙、有气泡、口感干燥……很快,我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但只比第一次在爬升上强了一点。然后,就有了第三、四、五次,打发蛋白的手法越来越熟练,有那么一两次,竟然也能打发的刚刚好了。为了解决细腻问题,我从网上找了很多个视频,尝试了三四种翻拌手法,其中不乏错误的教程。在做第六个戚风的时候,我换了一个配方,再加上相对熟练的技术,竟然真的做出了湿湿软软柔和细腻的口感,除了顶部稍糊和开裂,其他指标显然已经及格了。然而,之后的蛋糕,试了很多个温度和时间,还是不能避免烤糊和开裂,闺蜜安慰我说:“你家烤箱的脾气不太好,慢慢相处吧”。



除了戚风,我偶尔会尝试其他甜点,比如脆皮蛋糕、曲奇饼干、木糠杯、布丁……但是,最有个性的还是戚风蛋糕。烘焙第一课普遍选择戚风,可能是因为戚风的制作过程能让新手初步了解烘焙,并得到最为全面的练习。做好了戚风,其他甜品也就相对容易了。但是,初学者做戚风,普遍会被气疯,我甚至觉得“戚风”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戚风蛋糕需要熟练的分蛋、打发、翻拌技术,需要足够的细致和耐心。往往,即便奉献了百分百的专注,也不一定能达到百分百完美。但是,相比蛋糕店流水线做出来的成品,双手亲自去烤,虽然有些许瑕疵,但却多了几分亲切。戚风就是这样,让你真切感受到不完美中的小确幸。










因为喜爱,所以坚持。戚风之于我,就像风筝之于春天,是生活中一个温馨的点缀。而烘烤戚风的过程,则能酣畅淋漓地释放一周工作的疲惫,汲取周末的欢愉。最享受的是倒计时结束后烤箱的那声“叮”,好像在提示我做好准备,迎接一个蠢蠢欲动的未知。
诱人的戚风,我会一直做下去,仗着一份喜爱,成就一份执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