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

作者: cakehong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21:29 被阅读0次

      一个人的生命主要有两个维度:自恋展开的维度和关系构建的维度。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最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一般人都属于前三种中的一种,表现比较稳定,但有人会在这三种中不断变换,这种就叫做紊乱型。依恋是怎么发生的呢?最简单的理解是: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小孩、猫、狗、鹦鹉等动物,都是天然地在寻找对情感对象的依恋。如果说,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依恋最好是在孩子的时候完成,如果是一位成年人,还没有学会依恋,这就会变得很麻烦。这是因为人都是自恋的,而依恋意味着你要低头。所以,最好是在孩子时学会依恋,学会低头,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又善意的情感对象。

        “ 依恋你,排斥它 ” 。“ 我 ” 并不希望控制一切,那太孤独了,而是希望 “ 我 ” 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 “ 你 ” 存在;可我更惧怕的是,在 “ 我 ” 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敌意的 “ 它 ” 在那里。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外部世界是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是信任。

        以上是我觉得本周对我印象最深的内容。以前对“依恋”这个词的理解只是对于字面意思,现在看来“依恋”链接着情感,还和“自恋”结合在一起,真的让人茅塞顿开。我其实很模糊在小时候是属于哪种状况,但很清楚自己小时候还算听话,和父母的情感互动算还可以,反而是现在年岁大了,又接触了这么一段时间的心理学,觉得现在已经快不了解自己了,哈哈…之前一直想打破原有的印象,但发现思维层面还是没能改变过来,我还是原来的我,那么就慢慢来,试着接受自己,把心态放好。

相关文章

  • 依恋依恋

    上了初中以后,父母再也没有替我做过一个决定。报班,买学习机,学文科,在离家近的省份上大学,去上海工作,回家乡做小学...

  • 心理学知识小卡1:婴儿依恋很重要

    婴儿依恋的类型有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三种。 安全型依恋属积极依恋,后两种依恋属消极依恋,又称不安全型...

  • 人的依恋类型分类及其意义

    人的依恋类型大致可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性依恋、拒绝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1、安全型依恋,65%: 当妈妈(泛指主...

  • 对依恋关系的反思

    应老师说依恋关系有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 矛盾型依恋,紊乱性依恋。我们光知道这四种依恋关系还不够,我们应...

  • 第十篇:心理学的邀请——(6)依恋

    当你看到“依恋”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是对父母的依恋?对爱人的依恋?对孩子的依恋?只有人类才有依恋吗...

  • 亲子依恋

    亲子依恋 亲子依恋是一切依恋关系的基础,有四种依恋方式: A安全型依恋:与妈妈分离有焦虑不安,见到妈妈后寻求安慰,...

  • 依恋的四种类型

    依恋,最初指婴幼儿对妈妈的情感方式,它有四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紊乱型依恋。 设想幼儿园要放...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三章玛丽美:心理表征、元认知和任意依恋访谈

    阿斯沃斯的陌生情境实验主要是对婴儿的依恋关系进行探索,从而发明了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四种...

  • 1.7武志红心理学:我可以不依恋任何人吗?

    我们都是生活在关系中,有关系就有依恋,孩子依恋父母,妻子依恋丈夫,这是不变的,因为信任才有依恋,没有人可以...

  • 依恋

    呼啸 风在窗外疯狂地笑 你安静地聆听 加速玲珑的心跳 时间 慢慢度过的每一秒 沉默的越久 越想要触碰 画面 任思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依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gyn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