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无数的教育理论、名言,最能让我会心一笑的是理学家朱熹那句:"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贴切幽默,还超有画面感!
但笑里不知不觉会带泪。脑补一下,与一醉人纠缠不止,在一个叫"应试"的烂泥塘里摸爬滚打,场面何等壮观何等狼狈!那就是我,我们这些"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自画像?
心酸自嘲之余,不得不以冷静专业的态度反思:扶醉人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当然,前提是我是"醒"着的人,我得自己走得正,行得直,才能附带着把那"醉人"给扶正,否则……
教学的道理应该也类似: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矛盾中,努力让一切回归其本位其正位,问题或许就迎刃而解!
可精准把握教学中各种要素的恰当位置又谈何容易,那考验的是真正的专业啊!
自己在教学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时就经历了一番曲折,获得了一点领悟。
众所周知,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厉行改革,使北大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术至上的最高学府,是近现代文化史上扭转乾坤的大事。
可这篇课文却普遍地被一线教师边缘化。为什么?或许因为它编在了现代文单元却是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不太好懂;或许因为它偏于道德说教缺少审美价值而显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又或许因为……总之认为这是一篇教学价值不大的课文,一笔带过就好。
果真如此吗?厘清以下五个问题后,才能让这篇课文真正"如其所是"地呈现给学生。
一问:一篇演讲稿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前几天组织学生观看了一期《超级演说家》(乐嘉风格的),个个都很被打动,当我向ta们抛出这一问题时,基本一致地认为是有激情有感染力(意料之中)。
那不是音乐会更有感染力吗,演讲主要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慢慢有同学意识到了,哦,主要还要能明白一个道理。
对!如果单纯"煽情",那叫"心灵鸡汤",听着舒服,却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而表达观点,传播思想才是一篇演讲中的"干货",是演讲的核心价值所在。
齐读了演讲单元导读内容之后,进一步请学生回忆上次看的那几篇演讲的观点,大部分学生都印象深刻,于是他们真正有了恍然大悟之感。
可见,纲不举,目不张。只有帮助学生对各种文体每篇课文的核心价值能有精准的理解,生成恰当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整个学习的过程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
二问:逻辑严密地表达观点的语言,美不美?学生会不会感兴趣?
习惯性地认为,语文课就该上得美美的,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而感性的、形象的、情感的才是审美的,才是学生感兴趣的。而逻辑的理性的就是机械的枯燥的,是语文课之大忌。
其实,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必然既承载着形象的审美的也包含了逻辑的理性的成分。而高中学生正处于逻辑的理性的辩证的反省的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顺应这一发展要求,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成长。
事实是,学生在老师帮助下理解了因果类比对比的逻辑之后,由衷地喜欢上了这种我们误认为会枯燥的文字。
可见,只有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才能顺势而为,把学生扶正;而不是背道而驰,以致费力不讨好。
三问:以大篇幅议论进北大应为"求学"而来,是否多此一举?
用了超过全文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讲这个不言而喻老生常谈的观点,让人实在难以看出有何高明之处。这也是我们不愿意多讲这篇课文的重要原因。
其实学生细读课文之后,马上就发现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当时的学生普遍是为"升官发财"而来,这和最高学府的宗旨背道而驰的,所以澄清这一错误认识极具现实的针对性,如同习总书记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一样振聋发聩石破天惊。
而这正好凸显了演讲稿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也和当前课程改革和新高考中特别强调的情境化的表达和理解的要求高度吻合。
很多时候,正是自己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教学中的别扭。而我们常常却不自知。
四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堂好课的必要条件吗?
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一时间,似乎这种教学方式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公开课比武课中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目标不等于过程,为达成目标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适合教学内容的相应的最恰当的教学形式。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逻辑理性思维能力还较薄弱,类似说理为主的文章也还不太容易理解到位,所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完全可以是主要的。在示范模仿中慢慢让学生领悟其要义和真谛,为以后真正能自主阅读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不是流于形式。
所以,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一味排斥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是愚蠢的。发现每一个具体情境中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机智,是我们扶正醉人的最好抓手。
当我们为"扶得东来西又倒"而抱怨不止时,该提醒自己了,可能是"扶人"姿势压根不对!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扶”得恰到好处时,也许“醉人"就不扶而自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