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作者: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读其他人的诗词尚可以不论身世背景,读辛弃疾却一定要了解。二首词,一首写在他33岁时,一首写在66岁,距离生命结束还有一年。生命已至尽头,然而家国无望,此生无望,意难平,意难平。
再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几句,之前一直被忽视的句子。之中所包涵的辛酸悲苦,如何能说尽!
人到一定岁数,就会容易回忆起往事。也不用刻意去想,岁月之中的细微的事、画面、场景,就会不由地,恍然间,极清晰的跳出来。
人生之中,什么都逃不过“总”,逃不过“就算是”,逃不过“又”“再”“纵使”,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多么无奈,无论你多么挣扎,多么奋发。“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站在生命的尽头,回望过去的四十三年,四十三年的辛弃疾正是踌躇满志,鲜衣怒马的少年;四十三年后的辛弃疾历尽祸凶,脑海里跳出的是什么样的画面?是无数次的登高凭栏,把栏杆拍遍吗?是儿时和祖父一起游览时的山头斜阳吗?是多少次欲进不得,辗转奔屣吗?是那揾英雄泪的红巾翠袖吗?意难平,意难平!又或者仅仅是耳边响起了,当年建康赏心亭上,落日楼头,那失去同伴孤独的鸿雁的一声声呼唤,一声声哀鸣。无人会,无人会!脉脉此情向谁诉?
四十三年,可堪回首?不堪回首,怎堪回首?凭栏却怕,可惜流年。但又奈何不了生命中一幕幕画面再现出来,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都涌现出胸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