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154708/5b4d5d97665ae4d5.jpg)
和文化心理咨询中心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1287天第1366篇
咨询累计:本周16次,总2178次
【咨询感悟】
提到“足够好的父母”,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的确,这正是由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温尼科特认为,父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理想父母,足够好就够了,而所谓的足够好,指的是能对婴儿的需求有足够的理解和响应。心理学家曾奇峰更是直接把“足够好”定义为60分,即成为一个60分的父母,便足可以了。
足够好的父母,善于透过现象,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甚至潜意识的需求。“同时,又能够接受孩子因不成熟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问题的事实。”
家长很多时候会忽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孩子就是孩子,ta不是成人。如此显而易见,却常成为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足够好的父母会去了解孩子的动机,尝试理解他的想法和愿望,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是因为我们只能按自己的理解读懂语言,却很少有人有能力读懂弦外之音。所谓弦外之音,指的就是动机、想法、愿望、需求等等。
包括亲子沟通的所有沟通在内,都误会重重。家长容易站在自己的河流里理解孩子,而这种理解,大概率无效。贝特尔海姆认为,给家长讲道理是没用的,他们需要回想自己在孩子的时候的经历,那样就会很容易跳出现在的思维,共情到孩子。
而深刻的理解和交流,必须建立在真正的共情基础上。
2023.9.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