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善与反思,才能掌握人生方向。
作者塔拉十年的成长经历主要归功于她善于反思,这部回忆录能呈现出来,主要得益于她记日记的习惯。初入杨百翰大学,她听不懂老师所讲内容,她就以笔记的形式记下来,比如关于“大屠杀”、“解读名画”等,班级里记笔记的学生没有几个,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怪物,之后她会借阅一些书籍了解自己不了解的地方,由于怕别人嘲笑,不敢求助于同学,她只有记——思考——记——思考,也许正是这种良性循环,使得她的论文独到而深刻,获得教授的欣赏。
塔拉的日记本随身携带,有一次受到哥哥肖恩的威胁之后,她想偷偷逃跑,当母亲看到她来不及收拾衣物,而是把日记本装在车上的那一刻,母亲就知道塔拉要走。对母亲来说,日记本就成了她走或者留的标志物。对塔拉来说,当她倾诉无门,又不想在校园里展示自己内心的脆弱,那么日记本就成了她长期压抑的情绪发泄所,承载了她所有的是非对错、内心挣扎、愤怒和欢乐。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塔拉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她会不会抑郁?会不会成为狂躁症爸爸控制下的附属物?毕竟她几乎具备摆烂的所有条件。日记恰恰成了她情绪的出口,反思让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四、寻找个体的归属感,在群体中认同自己。
塔拉刚走进大学时,她惊讶地发现她周围的世界与她认知的世界几乎完全不同:女孩儿竟然可以穿背心,上完厕所没有尿到手上竟然还要洗手,同学们竟然了解很多她连听都没听说过人物或事件……。她不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她不认同周围的环境,她总是独来独往寻找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她总是以父亲传授的观念或者标准评价一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的深入,她觉醒了,逐渐形成了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剑桥读书期间,她找到了归属感,但却与她的家庭越走越远。
有一次父亲到哈弗看塔拉,其实不是真的看望她而是救赎她,父亲觉得她已经被魔鬼控制,所以要解救她。但这一次塔拉依着自己的感受勇敢的说了“不”。从此,她与父母决裂,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年的噩梦,父母四处散播父母认知里的坏孩子,塔拉失去了亲人,她内心恐惧,坐立不安,几乎影响到了博士毕业。就在这时,哥哥泰勒又一次帮助了她,让她明白他们的家庭其实已经走向分裂:她和她的两位哥哥——泰勒、理查德,都获得了博士学位,已经脱离了原生家庭。而另外四个哥哥和姐姐还都要依靠父母生活,他们的观念和认知就是父母的观念和认知。
塔拉的内心在撕裂和斗争中逐渐强大,尽管没有的到父母的认同,但是她寻找到了能接受她给她安全感的群体:外公和安琪姨妈家。
我想塔拉离开原生家庭这个群体在精神上是一种解脱,她也同时接纳和认同了原生家庭这个群体观念,并不再反抗,因为反抗已无任何意义。就像接受教育后的我们不认同父母的观念,并不意味着否定父母的观念,他们的观念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铸就的。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根据内心的真实感受选择哪个群体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属,并依靠群体的力量成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