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一直按部就班的活着。该上学上学,该工作工作。
该上学的时候上学,从学期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虽然高三复读了一年,但是我知道其实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没有一丝波澜。
也不是真的喜欢读书,也不是真的在努力、在认真、在刻苦读书。
也许只是相对比一般人幸运,也许有些聪明是天生的。比如数理化,完全不用努力,不需用心,甚至不用好好听课,只是按时完成课后作业,甚至这课后作业有时候都会有些许敷衍,但是考试也能取得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甚至有那么很长一段时间,数理化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当然也取得过不少次满分答卷。我真的很用心去学习了吗?其实并没有。
当然学习生涯并非有着那独一无二的幸运,英语成绩就一直很拉胯,这期间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干扰,有计划好好学习,也自认自己的聪明拿下英语是不在话下的。但是事实是,如数理化一样用心不起来,刻苦不起来,努力不起来。两年高考,英语成绩一年70,一年71。
虽然高三复读那年并没有努力多少,英语成绩也没有进步,也可能是因为高三第一年离二类线并没多少分,复读了一年后,顺利过了二类线,甚至离一类线并不远。对于这样的结果,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但是谈高兴也是没有的。因为自始至终,我只是按部就班的生活罢了,除了按社会大多数人的步伐走,并没有什么想法,并不知道要干什么。
到了大学,学习氛围变了,对于自己来说,再也没有早晚自习了,再也没有升学压力了,再也没有独木桥了。虽然对于大学之前的我来说,这块的压力也是不存在的,但是毕竟在高考的大环境下,耳濡目染,难免还是能受到一些影响的。但是到了大学,虽然还有研究生、硕士之类的,但是对于我的世界,它们是显得多么的遥远。本就不爱读书的我,突然就像是脱缰了野马。
上课认真听讲是不存在的,课后作业也是不存在的,逃课是可以的,旷课也是可以的,英语依旧不好。
同样收益于那个时期的大学的流水线生产,学习态度如此之差的我,尽管英语重新了多次,最后清考,四级也未过,最后顺利毕了业,且拿到了学位证。
工作后,听不少人谈起学校的学位证和英语四六级挂钩。可能我一直相对比较幸运吧,我们学校没有挂钩,否则可能学位证都拿不到吧。
校园生活随着大学毕业戛然而止,没有丝毫留恋、没有丝毫不舍,有的只是逃离。
然后就是工作。我还是很幸运。
同学考研的早早准备着考研,找工作的也早早的各种面试、投简历。
而我,根本就没找过工作,最后被一个考研失败的同学拉去隔壁学校校招投简历。结果同他一起很顺利的面试进了,还是一家上市公司。
现在回想,可能是由于岗位竞争小,专业又对口,加之公司刚好业务扩展,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吧。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