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孩子为什么爱吃手吗?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为什么不断扔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为什么总爱玩水?为什么总爱玩沙子?为什么总是爱说“不”?还有很多很多的为什么......
今天我将为您解读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被誉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本土原创早教经典。也是中外教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这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孙瑞雪点评。这些真实的案例足以引领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帮助孩子顺利渡过每一个敏感期,并释放出内在的新的生命力。也会帮助到每一位家长少一点育儿的焦虑,多一点静待花开的耐心。
书中提到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那究竟什么是“敏感期”呢?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看看孩子们会经历哪些敏感期
第一个阶段:0岁—3岁
一出生孩子的敏感期就开始了,并且会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当宝贝呱呱落地,睁开眼睛的那刻,他就开始了他的视觉敏感期,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如果你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小婴儿总是对灯光,窗口等明亮的地方盯着看。
当他发现,手能够放到嘴巴里时, 他就会迷恋般的,不断尝试将手,将脚,将袜子,或者任何他能拿到的东西放到嘴巴里。这就说明他开始进入口腔敏感期了。他将用口来开始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用口来激活他的手和脚。遗憾的是很多爸爸妈妈在这里就开始介入宝贝的探索了。爸爸妈妈们会开始阻止宝贝把东西放到嘴巴里,认为不卫生,担心宝贝生病。当你发现宝贝在口腔敏感期时,你可以尽可能给他提供干净的可啃咬的环境和自由选择并享用食物的机会。
如果口腔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会怎么样呢?书中提到这样的孩子会抢别人的食物,会随意拿别人的东西,会捡掉到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无法学习,甚至会出现咬人的情况。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成年人经常爆粗口,说脏话也有可能是小时候的口腔敏感期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造成。
当宝贝6个月后开始接触辅食,你就会发现,他们酷爱玩饭,会把你准备的食物面条,水果或是其他,先抓,先捏,然后再决定是否食用。当然这一步也有很多妈妈们担心食物被弄脏,而阻止宝贝,或者不给她这样的机会。8、9个月时,宝宝会非常喜欢抓捏软的物体,他们喜欢黏糊糊的感觉,他们开始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请不要阻止他们,请给他们充分的探索机会。整个探索过程也是宝贝在锻炼手部灵活能力的过程。他会从最开始的一把抓,到最后的三指抓,再到后来两指抓,可以捡起来及其细小的物品。而很多成年人手比较笨拙,不会拿筷子,不会按键,不会用手点钞,不会栓绳子,这都和他们童年时期手的敏感期发展受到阻碍有关。
当宝贝会扶站之后,他会开启新的探索之门,开始到处走,出门哪里有坡走哪里,也还会在同一个地方重复上下坡好几次,也许还会来来回回爬楼梯,我们说宝宝进入了走的敏感期。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跟着宝贝的节奏走。
你曾有过被孩子扔东西扔到发火的感觉吗?我有过。他啪的一下,把一个东西给扔了,然后又想要,希望你给捡回来,好吧,捡给他,啪,又给扔了,来回次数多了,心里的火气也不断往上冒了,最终你拒绝捡了,娃哭了,你吼了。这一幕,家里有娃的人,估计都不陌生,呵呵。其实这个行动,标志着宝贝空间敏感期的到来。
从最开始的不断扔东西,到喜欢玩各种瓶子,把东西塞到瓶子里去,再从瓶子里倒出来,然后喜欢不断把家里的抽纸抽出来,喜欢各种各样的“洞洞”,再大点喜欢垒高积木,再推到,再大点就喜欢爬高,跳跃,旋转等“高难动作”这些都是孩子的空间敏感期的表现,空间敏感期会从孩子的0岁持续到6岁,这是孩子自我创造的过程,也是突破极限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自由,足够的信任,足够的理解。
有时候小朋友很喜欢手里攥着一些小东西,比如说小珠子,小球,小纽扣等。一旦,这个东西从他手里掉了,或者不见了,他就会非常着急,必须找到,不然就可能情绪失控。这就说明孩子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到了。观察微小的事物需要更多的耐心以及专注力,需要时间,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掌握细节的能力。
在孩子2岁多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秩序敏感期,表现为:某个时间必须做什么事情,或者是某样物品必须如何摆放。比如我们家孩子小时候回家,必须他走在前面,然后开门,打开灯,放包,换鞋,这是他已经认定的程序,如果哪天这个程序的顺序被打破了,他就会哭闹,甚至要重新来过才可以。
秩序敏感期时,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就可能会觉得孩子很矫情,觉得孩子事情多,不懂变通等,很可能就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了。你入过这样的坑吗?我曾经入过,觉得我家孩子太能作。
其实对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固定的程序和秩序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会内化为孩子的逻辑,在此基础上以后才可能发生变化。一旦有了良好的秩序感,自我的形成就成为了可能,内在就是和谐的,而秩序的破坏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带来混乱。所以在孩子秩序敏感期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协助孩子,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秩序的外在环境。
秩序敏感期和执拗期以及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会一个接一个到来,有时也会一起到来。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听不进任何劝告,情绪容易过激,大人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被激怒的。
书中提到面对处于秩序敏感期,执拗期的孩子,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难点在于变通,毕竟生活中很多事情不可逆,也没有那么多完美的东西,所以在行动前,一定要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和小朋友沟通,请耐心的对待他,理解他,这会让你早点收获天使宝宝。
2岁多的小朋友还非常喜欢模仿,模仿大人说话,模仿妈妈做家务,甚至会模仿小朋友摔倒,只有顺利的通过“模仿期”孩子才能够进一步形成自我。有的父母能够理解孩子去模仿大人的行为,但是对于小朋友之间,看似无聊的模仿,比如 模仿摔倒,再摔倒,,,就无法理解,就会出面制止。其实只要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去阻止孩子,模仿没有对错,尽可能的去满足孩子模仿的需要,平稳的渡过这一时期。
当小朋友2岁半左右,会痴迷于某些概念,比如说:也许不再满足,你告诉他这是一辆车,而是需要知道这是什么车型,什么牌子,然后开始区分各种车,不再满足你告诉他这是恐龙,而是需要知道这是什么恐龙?是吃肉的还是吃草的?2岁半到3岁的孩子会特别痴迷于这些概念性事物,只要他感兴趣,他就会不惜一切地反复进行,我们做父母的只要尽可能提供准确的概念就好。
3岁左右的孩子会出现一段时间“我的”,“我的”,“我的”,“全都是我的”。这个时候,就更不愿意给别人分享了。然后当我们自己感到尴尬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给孩子贴上“自私”“霸道”的标签。其实宝贝只是处于自我意识产生的阶段,他只有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别自己和他人,只有不断的重复,享受这种完全的“我”。他的自我才会诞生。而这种自我的建构会持续到6岁,有的孩子会持续到12岁。请温柔的对待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建构自我的开端。一个拥有自我的孩子,会拥有独立的意志,长大后也才不会人云亦云。而所谓的分享,随着成长,他们会自然习得发自内心的分享。
第二个阶段:3岁—4岁
3岁娃依然会延续2岁的秩序敏感期,甚至会出现执拗期以及追求完美,这3个敏感期总是手拉手一起出现的,也总是因为它们的出现,导致爸爸妈妈们一次次的崩溃。孩子们会追求事物的完整性,也许会因为食物的不完整而大哭,也许会因为️日常️事件顺序被打乱而大哭,总知也许你不知道哪个点没对,娃这已经崩溃了。然后莫名其妙的火就想往外发。我曾经一度以为我儿子实在是太能作妖了,一度以为我就是生了一个磨娘精,直到现在我看完这本书,直到现在娃基本快渡过这个敏感期了。我才明白,孩子就是在一次次“作妖”中,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律,去构建自我认知,那么咱做父母的在孩子该作的时候还的让他作,只是要小心别上火。当然原则问题还是需要温柔而坚定的执行到底。
进入3岁的孩子会开始有意识的使用工具,比如说剪刀,贴纸,涂颜色等。他们创作的意愿以及想法会越来越明确。对色彩也会产生感觉,也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喜好,比如会开始要求自己来搭配衣服。同时这里面还有审美的敏感期,对于自己服式的要求会越来越明确,这一时期也会长期伴随孩子的成长。从最开始要求食物的完整,到对自我形象的要求,上升到对环境,对内在气质,对艺术品质追求完美等。
3岁到4岁的孩子会有一个特别的敏感期,叫诅咒敏感期。他会发现语言是带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是诅咒。有一段时间,我的孩子,总是将“死”挂在嘴边,谁惹了他,他会说我要把你“打死”等。后来我和他聊了一下,这个字眼真正的意思,他可能明白了这个词不太好,不能随便说。后来他就不说了,但是没几天,他开始说“狗屎”,动不动就说,你是坨“狗屎”之类的,我明白,他找到了一个新的替代词。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我们听到孩子说类似的话时,反应越是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因为他觉得爸爸妈妈有反应,说明这个词是有力量的,会不断找机会说。我采取的办法是诚实的告诉他,他说这个词不好听,我不愿意听,如果你这样和我说话,我不会理你的。除非你好好和我说话。最初儿子不断尝试,当他发现,他说“狗屎”之类的,我真的不理他,慢慢的,现在说的越来越少了。
不断追问“为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是3到4岁的孩子的又一特征,逻辑思维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会有很多奇怪的为什么,这时请保持耐心,尽管很多问题,也许你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就请诚实的告诉孩子,你也不知道,但我们可以一起找找答案,一起整明白到底怎么回事。爱学习的娃,好奇心充足的娃,就是从这里开始培养的。
第三个阶段:4岁—5岁
有一天你的孩子问你,妈妈我从哪里来?怎么生出来的?恭喜你,你的宝贝开始对“生命的诞生”感兴趣了。开始对性别有所区分,这个时候请大方的和孩子讨论 男女的区别,以及如何正确的保护自己,尊重他人。这也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的好时机。书中提到对0-12岁的儿童来说,认识性别,性器官,以及孩子们之间的情感,就像是认识眼睛,鼻子一样,稀松平常,我们爸爸妈妈不要想太多就好。
4岁——5岁的小朋友,交起朋友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呦,最开始他们会通过分享好吃的,或者交换玩具等方式来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但是到快5岁的时候,他们终于发现,交朋友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我们拥有相同的东西,比如我们爱好和兴趣相同,或者双方能够互相理解。这是一种人际关系敏感期,也会让孩子们成长的更快。
当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会展开一段有意思的婚姻敏感期,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可能会爱上一个伙伴,也有可能会面对失败的感情。婚姻敏感期会在4岁多5岁出现一直延续到6岁多。当孩子们说喜欢某某同学,长大想嫁给谁谁,要娶谁谁,家长们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取笑孩子。一定要平等的,正常的,科学的和孩子交流。这可是给娃建议正确爱情观的好时机,请把握好哦。
儿童时期的婚姻敏感期是孩子们已经认识到婚姻是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要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认识到婚姻是两性间的,有年龄特征等。孩子们的婚姻敏感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是纯心理,纯精神性的,让孩子在童年顺利渡过婚姻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
家里如果有4岁到5岁的孩子,就一定会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尤其喜欢角色扮演,男孩喜欢恐龙,喜欢超人,喜欢奥特曼,女孩喜欢各种公主,他们都喜欢动画片里的角色。孩子们的这种喜爱甚至崇拜其实是一种身份确认的过程,自我创造的过程,在内化这些人物背后的人格特征,积累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 当我了解到身份敏感期这个词时,似乎对我那个成天奥特曼打怪兽的儿子多了一份淡定,多了一份包容,也许他正在内化奥特曼的正义与爱,你家孩子喜欢谁呢?正在内化什么呢?
第四个阶段:5岁—6岁及以上
5岁到6岁的孩子会自然的对文字,符号,涂色,数学逻辑,阅读等感兴趣,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敏感期。这里书中提醒我们,不要让孩子在不适合的年龄认字。
0-6岁成长的主旋律是创造自我,建立强大的人格力量和心理力量,而不是去学习一项技能。当孩子5岁多出现文字敏感期时,有了认字的愿望,是他发现生活中的所有都可以用文字来替代,这种配对的发现,会让孩子觉得欣喜不已,这时我们再让他们学习认字,就会事半功倍。学习的方式和知识的难度都必须和孩子生命的成长阶段,认知状态以及每个孩子的兴趣想吻合。
6岁的孩子会真正理解规则,并且会在活动中充分的体验规则,开始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随着孩子们长大,会结束他们一对一的交往,而进入到三四人一组的交往中。开始学会承受,判断,如何说话,如何把握他人的心理,如何找到感觉,孩子们会在一次次的交往中形成自己的处事方法。
5岁以后,我们要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 自然环境。在自然中,在生活中去学习。因为一般这个时候孩子们会表现出对自然界的狂热。我们只要顺势而为就好。
6岁以上的孩子,开始进入到小学阶段了,会有对“钱”开始感兴趣的时候,会想办法赚钱,也是父母对孩子启发“财商”的好时机,这个时候一定要适当的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这会让孩子多一些自信,也多些掌控感。
10岁左右,孩子们会开始进入青春发育阶段,也会为之着迷,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坦诚的和孩子们去聊这些正常的生理知识,不需要遮遮掩掩。这也是你进行正确的青春期教育以及性教育的好时机哦。你越是遮掩,他越是好奇,反而可能会越糟糕。现在各种小孩子发生性行为的新闻屡见不鲜,请不要再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就什么都不说。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敏感期就是在给你机会养成自尊自爱的孩子。
结束
以上提到的各种敏感期,也许并不一定在刚好的年龄阶段出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个体就会有差异,可能有的敏感期会提前出现,有的会延后,有的敏感期会呈现螺旋状伴随着孩子一直成长到12岁。比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对空间的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等等。
开始时,我们就提到了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那错过敏感期的孩子该怎么办呢?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太焦虑,书中提到儿童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0-6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到了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在6—12岁期间,孩子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这本书就是想告诉我们一件事,知道了孩子的敏感期,我们要给孩子更多理解和支持,以及耐心。在这个什么都追求快速,快节奏的时代,《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给了我,慢养孩子,静待花开的勇气。
(本文结束)
读有厚度的书,写有深度的字,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气度的人。我是洛祺,感谢您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