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偶然地又重看了一遍《蝴蝶效应》,影片中主人公一次次地回到过去想要改变结果,很简单地以为回到过去某个关键节点重新做个现在看来似乎正确的抉择就能把未来变好,事与愿违,一次次变得更加糟糕。
因为在时间的“过去”作出的任何一点改变,都会导致时间的“未来”无可预知的剧变,所有意图通过改变过去而影响现在的唯一结果就是不可预料!因此,对过去选择的后悔和假设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能选择相信,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最好的选择。
而在我当年休学后不能再回去继续读书的好几年里,我一直后悔当时没回去,一直心里有个结,甚至隔不了多久就会做梦回到学校,在学校的路上开心地跑着,醒来依然是无比怀念,其实后来也慢慢接受了,也不做梦了。
今天这个电影更加地让我觉得人生没有假如,每一个选择指引不同的轨迹,或许大相径庭,但无法同时体验,也就无从比较,所以一旦我们做了一种选择后,要努力去接受,并且知足!
当你在设想假如的时候,十之八九你心底是在后悔,悔字通常词组有悔恨,悔过,悔恨是我们觉得如果过去做法不同,当下的状况就会更好更幸福。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是人总难免会做错事的,这时我们会说,假如......就......,假如当时我不学这个专业,我工作不会这么累;假如当时不和他谈恋爱,我现在不会这么受伤,这是我们不接受目前的现状而假设了一个美好结局,自然地,后悔产生了,情结严重的话甚至常常自我埋怨、自我谴责、以致自我惩罚,心理一直十分痛苦、内疚、懊恼。
其实完全没必要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过错而悔恨,况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情哪有绝对的对错呢,哪怕是大错,既然错已铸成,无法弥补,就只能接受了,这些道理很简单,但有些人对于过错就是无法接受,人能淡然接受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算是一个天大的本事了,前年做义工的时候遇到一位爷爷,无法接受奶奶的离世,觉得自己本可对奶奶更好,本可做得更多,一直歉疚不已,好在爷爷会自己处理不良情绪,后来看书看到一句话“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而顿时开悟。
前几天我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车祸,车在空中翻了一个圈,马路上的护栏被撞倒10几米,车子要修1-2月,我自己后悔不呢,说完全不悔是假的,反正当时我自己是有点不能接受的,不能接受怎么就这样出车祸了呢,后悔自己下大雨还开那么快,后悔自己开车一直没有养成稳稳当当的习惯,后悔怎么就刚好遇到了一个对面的远光灯,可再后悔事情还是发生了,还是得接受,甚至得感恩呢,感恩自己车虽然伤得比较严重,但好在车里只有我自己,也无大碍,感恩当时人行道也没有人在等过马路(有时刚好走一半,变红灯过不去),感恩路边有很多好心人帮我叫救护车,给我打伞,给我买拖鞋,当然这种事情不去后悔也不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然是对自己不负责,对行人不负责,所以我想说的是,所有过失不要悔恨,对结果接受,对过程反省。
史铁生先生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一种,甚或算的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我们犯的过失也是一种生活体验,犯过失也可能再加一个“更”字,那就别去悔恨吧,别去想假如吧,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