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贺给自己点个赞,这么枯燥无味的书竟然可以耐下心来去读。
当你不想读时,告诉自己:再读五分钟就停,然后奇迹的发现自己是可以读完的。
本书作者埃克哈特托利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的简单深刻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
这是一本需要你不断去读去做,再去读去做的书,第一次可能你理解不了很多内容,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感受,在感受的过程中做,循环往复,最终做到作者说的专注当下,摆脱痛苦,内心平和。
1.你不等于你的大脑
开悟是一种简单的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本体是超越了所有的生命形式,更深深的根植于每种生命形式之中。当你思维静止时,当你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你就会感觉到本体。
开悟是思考的终结。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观察思考者:这是一种自我存在的感觉,而不是思维。
小我:虚假的我,它们是我们无意识的认同与思维而产生的。对它来说,当下时刻几乎不存在,只有过去与未来。
无念:有意识但没有思维,只有在这种方式下,你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思考。
你的观察者意识越少,你的情绪能量的负荷就越强。
除非你停止从思维认同中获取你的自我感,否则你将不会从痛苦中解放出来。
2.意识:摆脱痛苦的途径
当下时刻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把你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到当下这一刻。
痛苦之身只能以痛苦为食,它不能享用欢乐。取决于你对它无意识的认同,以及你面对内在痛苦时,那种无意识的害怕。
临在:观察它,感觉到它在你体内的能量场并关注它。
恐惧是小我源于对死亡毁灭的恐惧。一端是焦虑和害怕,另一断是不安和威胁感。
情绪是身体对你思维的反应。
小我:人们会不有自我的去追求一种自我的满足感和可供认同的事物,以便弥补他们内在感到的空虚。
3.深深的进入当下
所有事情都只发生在当下,过去和未来没有现实性。
苦难只有在时间中才能存在,在当下它无法存活。
观察你的想法,感受你的情绪,关注你的反应——宁静的临在观察者。
心理时间:认同过去,并持续的,强迫性的投射到未来。对应的是钟表时间。
问题是思维创造的,它们需要时间来生存。
改变你做事的方式,如何做比做什么更重要。
4.思维逃避当下的策略
从时间中解脱:从你在过去中寻找认同感的心理需要,以及在未来寻找满足感的心理需要中解放出来。
衡量意识水平的最好指标:你如何应付生活中的挑战。能不能全神贯注于当下。
瓦解一般的无意识状态:变得有意识。自我观察来养成自己思维和情绪状态的习惯。
摆脱消极心态:保持你的临在意识之光,不需要这些无意识模式。
!!!离开它,改变它,完全接受它
臣服:放下内心的所有抗拒,完全接受你的此地和此时。
你的生活状况是由你所处的环境和你的体验组成。
人们总是用一生来等待开始新的生活。
5.临在状态
闭上眼睛,等待你的下一个想法出现。
只要你强烈地处于临在状态中,你就会从思维中解脱出来,注意力松懈,思维就会乘虚而入。
临在状态可以比作等待。
在思维开始活跃的那一刻,你所拥有的一切只是对思维的记忆而已。
当你意识到你的本体,本体就会意识到它自己,这就是当下的临在。
沉默是进入当下时刻最容易最直接的方法。
小我会被更大的小我吸引,黑暗无法认出光明,只有光明才能认出光明。
永恒不是只无止境的时间,而是无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