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诗歌手法,提到借代手法的时候,举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例子。
结果,学生都笑了。我一个,他们是想起了最近热播的同名电视剧。
自从有了孩子,我是从来不追剧的,更不用说做了班主任之后。
但是,有些剧真的是火得不要不要,让你即使不追剧,也会有所耳闻。比如《琅琊榜》,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比如《延禧攻略》,比如《如懿传》……
我想,这样火的电视剧,大概是有缘由的吧?或者本身就是网络畅销小说,或者制作规模宏大,或者演员自带流量……
但是,今天我不想去讨论它们大火的原因,我只想说一声:不管怎么样,请尊重一下观众!
晚上看公众号的时候,读者平台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它的题目是:《知否》病句“赏析”大会,语文老师已经气晕在办公室。
文章来自读者公众号这是一篇新媒体文,一个题目,就抓住了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心,勾起了我的兴趣。
打开文章看起来,里边列举了好几处《知否》里的台词,比如“手上的掌上明珠”,比如“听过一些耳闻”,比如“恃宠不骄”,比如“满城文武”,比如“只要你走了,蹊跷才能露出马脚来”……
除了这样有语病或生造词语的,还有说话谦敬不分的。比如送客时说“款待不周”,比如夸别人家姑娘时说“小女不错”……你到底是谦虚还是炫耀?你到底夸的是主人的女儿还是自己的女儿?
客观来讲,一部剧制作再精良,也难免会有些错误,但是这种低级错误只要细心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些病句一下子拉低整部剧的质量不说,也影响剧迷的观感不是?
还记得有一次我到健身房去,跑步机前正在播放《如懿传》,我看了不到十分钟,就因为听不惯里边人物对话的尊卑不分,从此对这部剧敬而远之。
作为一部面向观众的电视剧,当然不要求你像教科书一样宣传中国文化,宣讲中国礼仪,但至少也请你尊重一下中国文化、中国礼仪,尊重一下你的观众!
虽然观众就是来看电视剧放松休闲的,但我们也不能用这样粗糙的作品来敷衍不是?更何况,还有很多年轻的观众,你们的疏忽大意,就可能给他们造成误导,不是吗?
看看现在学生作文里随处可见的病句,大概和这种混乱的语言环境不无关系吧?不要以为我是在为语文老师推脱责任,毕竟古人也说一傅众咻对吧?
我不能想象,当这些话从演员口中说出的时候,他们不别扭吗?没发现有问题吗?
我更不能想象,当编剧、制片人、导演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自己的作品时,看到这些低级错误,他们又有何感想?
我想,这大概也是缺乏敬业精神的缘故吧?因为没有敬业精神,所以才可以粗心大意,放任这种低级错误存在。
看看那些经典老剧,服装没有现在漂亮,特效没有现在炫酷,但是整部作品的细节,却可圈可点。
也许这就是以前艺术家多,而现在却是演员多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