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记忆

作者: 惠诚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9:48 被阅读0次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来自杭州的一家三口,水草、晖哥和他们的儿子淡淡,卖掉在杭州的房子,来到偏远的乡下,建造了一间民宿,叫做“草宿”,位于浙江台州临海的胜坑村。通过几年的努力,一家人实现了诗意栖居的梦想。他们和周围邻居也非常友好,比如,他们刻意不种菜,直接和老人家买点,增加老人们的微薄收入。老人们看到来往的客人,也多了一些生机。文章引发了我关于村庄的记忆。

    我的家乡也在农村,奶奶家、姥姥家都在村子里。奶奶家的村子离镇上近一些,交通稍微好一些,生活条件也相对好一些。姥姥家的村子就在伏牛山下,之前村子里用水也有些困难,交通不方便,整体生活条件差一些。

    我小时候是个流动人口,1-3年级,好几个村子的小学我都待过。奶奶家所在的小学在村子通往镇上的路边,学校有一定规模,各科教师配备也很齐全。姥姥家的学校很小,只有几间小教室,依稀记得,我带的作业本、有形状的橡皮等学习用具,其他孩子们都很好奇。

    小学的记忆是很快乐的。奶奶家门前有个池塘,每年暑假就在里面疯玩。门前两棵皂角树枝繁叶茂,树桩下总是栓的有牛或骡子。每逢过年或过节,总会有热心人做几个秋千,让孩子们快乐地嘻戏。那时的小孩子可玩的东西也挺多的,摔泥巴、叠面包等。那时的游戏,孩子们玩起来非常投入。就拿摔泥巴为例吧。其实很简单,就是拿一团泥巴,用小手团成碗口大小的形状,然后猛地向地上(较平滑的水泥地,一般是找家里的石板)反扣过来,这样泥巴下面的那一层就破了一个洞,对方就要用他的泥巴把洞补上,谁最后的泥巴最大最多就算赢。所有的小朋友都睁大双眼,看着你甩出的那一刻,听着那啪的一声响。形状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将你的“碗底”摔出一个足够大的洞来。简单的游戏被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的村子里,还有很多柿子树和小山坡,任你奔跑。有一年暑假,家长们都去田地里工作了,这时村子里要分柿子树(为了公平,村里的柿子树一年分配一次)。我那是第一次代替家长去抽签,心里还有点小激动。记得那年抽到了离家里挺远的一颗柿子树,品种是方柿子,果实很多,但是口感一般。小山坡上面有一些果实可以吃,比如酸枣、小蒜等,小伙伴们经常偷偷地爬到山顶去玩。立秋时分,第一场雨后,地里总是有很多水牛,小伙伴们会约着一起去抓水牛。儿时的记忆像闸门被打开,太多了。

    我在想,如果让现在城市的孩子们回乡村,他们会喜欢这种感觉吗?多年前的农村,干旱季节时间长了,需要从坝上引水到田地里。谁家不想多引些水呀。妈妈为了让干旱的土地喝水,一直守在地里。我和妹妹看天黑了,妈妈还没回来,就到田地里。晚上,妈妈守着引水,我和妹妹就在田间睡着了。今年暑假,我带儿子去草原玩,想躺在草地上发呆,可没一会儿,草地上的蚂蚁虫子就来骚扰,儿子赶紧蹦起来立即撤离。在草地边,有个蚂蚱飞过,他有些害怕,我就轻轻抓了一只给他,告诉他蚂蚱不会伤害他,他却躲的远远地。是不是他还没有体会到自然的美,没有适应?

    我们如何再次回归田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sh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