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14 星期日 晴 溪边树 69/365 53/91
昨天伙伴们的平台周总结帮我们把对绩效工程模型(又称吉尔伯特模型)的理解揉碎说透了。80分钟下来感觉能量满满的,我是一路奔波在回家路上,一路插着耳机参与,没有错过总结的周末是有意义的……
影响一个团队绩效表现有两个因素,环境和个人,环境占了75%,个人占了25%。在环境中,有三个影响因素,分别是是信息35%,资源26%,激励14%;在个人中,有三个影响因素,知识11%,才干,8%,动机6%。也就是说对于高绩效,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个人,要想改变我们的绩效表现,我们从环境入手成本低,风险小,效果好。要是从个人手,成本高,风险大,效果差。信息就是清晰的目标,有效沟通,顺畅的反馈;资源,就是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空间和工具;激励,就是完成任务可以得到的物质和非物质资励。
我们作为个体的时候考虑往往会过多的限入考虑自己的能力,知识层面,而对于自己从环境层面帮忙拿成果的考量会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会期望请到一位高人能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其实如果不致力于改善企业或个人的上三层(信息、资源、激励),建立一个良好而有效的大土壤,一个新的种子高价引进的种子,在你原来的土壤里也很难不被固有的风气与文化同化。由此吉尔伯特模型带给我们新的思维方式与视角,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不同的面,同时不局限于常规的下三层,而是跳过只能带来25%绩效的下三层,来看到能创造75%绩效的上三层。当我们致力于上三层的改善时,我们的绩效表现更容易拿成果。
当一个人,一家企业开始意识他的土壤时,他的上三层建设时,他将开始腾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