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王尔德是浪漫的,也是尖锐的。在他的笔下,仇恨与爱情一样美好,自私与伟大一样令人惋惜,他的浪漫令人迷恋,他的尖锐扎得人心慌,却又让人欲罢不能,如同他对美与纯粹的偏激一般,纵使因为那个令他目盲的美,夺去了他熠熠夺目的一生,想必他在囹圄中,或也是一边叹息,一边回味着浪漫与美好吧?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奥斯卡·王尔德唯一的一部长篇之作,从高中的初读,到大学的重温,对于书中的很多内容我至今费解。也或许是,对于美这件事的理解,我纵使偏向于更为粗犷而野性的,而奥斯卡随追求的美,是细腻而惊心动魄的,因此,在他所沉溺的艺术世界里,我总缺少感同身受的那种执念与不甘。
前两次的一知半解,让我在这次的重读中,显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又像八戒吃人参果一样,还感知到味道,东西都已吞咽到肚了。也或者是因为,我实在是太缺少这样的关于某本书籍的深入阅读,让我在书写的时候,总是浮于表层?对美或者也是吧?毕竟,这些东西的理解与获得是更为简单的,拆吞入腹需要太多的毅力了。
而如今的现实是,我似乎必须得逼迫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因为,即使面对一本自己如此熟悉的书本,我都无法流畅的表达出,我对其中内容的见解。
或者,这个月的重要内容,我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从道林·格雷入手,开始我的书札、剪辑、音乐等等的相关拆解,慢慢的去习得深入阅读一本书的乐趣?
说实在的,本来应该是一篇读书笔记,却因为自己的无从下手,而变成了一篇关于读书的反省?而这样的反省,其实我写过很多很多。只是勇于面对,怯于改正的现状,会让自己陷入周而复始的懊恼之中的,希望,还是可以认认真真的去阅读,去改正吧!毕竟这已经是30岁了,这封写给30岁的信,从18年开始写,那些希望自己可以纠正的缺点,依旧存在。那些希望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务,依旧只是目标。
这真的很令人沮丧!如果说,不知道怎么开始,我决定还是从刘瑜和毛尖开始,学习模仿。这两个是目前而言,我相对觉得可以令我比较舒适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过于中庸,但也不会激进,而又有思考于见解欸,不同于网络上那些文章,将已经嚼了稀巴烂的东西,又反反复复的拖出来加工,再送入读者的嘴巴里。或者,对于一些阅读量少的人而言,会觉得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东西,而有新奇感,但对于大部分有阅读基础的人而言,阅读那些文章简直让人恶心,那种沾过别人口水味后,再从嘴巴中拿出来重塑成丑陋形状的观点,怎么能够称之为阅读呢?
这样反思来,这或许就是我未来的奋斗方向了吧?
不说到出书著册,但至少所输出的东西,应该都是肚子的思考与见解,无论对错,至少无愧于心的。那仔细说来,我这篇拖延了的《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也不一定是坏事,开始对未来想要走的路线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以前只是懵懂的知道,自己想要依靠撰稿养活自己,现在有了一个相对具象的方向,成为哪一个方向的专家,磨练哪一种行文风格,那就一点一滴的开始积累吧!这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很重要的。
还有就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怎么再去系统的构建整体的知识体系,怎么树立思考的思维模式……一系列的问题也都还需要继续去寻找答案,希望在以后的阅读与写作中,再去慢慢的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