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处女作《道林格雷的画像》改编的2009版电影。美少年道林格雷来到伦敦,继承了外祖父的爵位和财产,和画家巴斯尔和亨利勋爵成为了朋友,开始了他的社交生活。 追寻艺术至上的画家巴斯尔被道林的美貌所震撼,精心为他创作了一幅传神的肖像画,亨利勋爵青春易逝及时行乐的言论,让涉世未深的道林轻易在画像面前许下了愿意用灵魂换取永驻青春的誓言。于是一场践行及时行乐的“盛宴”和不时阴风阵阵的画面开始交替上演……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3011/337c5c0ce91d588a.jpg)
及时行乐意味着纵情声色、奢靡堕落?从乡下来的道林,青涩、害羞、心怀善意,由亨利勋爵引导着入了社交场后,渐渐接受了亨利的对美貌的极致尊崇和享乐主义的诱导,似乎不用对不起“天赋”。所以不断上映着人类原始欲望的诱惑,欺骗爱情、肉欲横行,周围的女(男)性,不管老妇人还是小妇人或是小姑娘都对他俯首称臣,各种点到即止的情欲画面,粗重的喘息溢出屏幕,让我不禁汗颜,看的绝对不是那啥片,是商业片。及时行乐,也意味着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可导演呈现的新鲜真是太狭隘。只有回到原始的欲望才能寻得到快乐?堕落的生活对得起无与伦比的美貌?行乐,如果定义为追寻人生的快乐,是极度需要智慧的践行。人的欲望无限,人的生存环境、道德规范、生活理念限定了人的生活区域和方式。在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大多数人生活中,寻找乐趣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有人追寻短暂的欲望满足,比如道林的肉欲体验、手机游戏的通关快感;有人会追寻长久的精神愉悦,比如酣畅的沙龙,沁人心田的展览或者是深度思考的文字。无论是短暂或者长久的乐趣都会在人的心理储存能量,而空虚的乐趣往往负能过多,容易乐极生悲。更何况没有无限的永生和机遇,那么就在有限的生命和道德框框内,心安地寻求乐趣,为平凡的生活找些亮光。
为灵魂背上十字架的永生美貌,有心之人要不起。道林之所以敢似乎忌惮地玩弄感情,甚至杀人,是因为他身体和心灵所受的伤害全部由他的肖像承载着,时光和罪恶会在他的肖像上刻下痕迹,而他自己将永保美丽的皮囊。将丑恶的灵魂掩盖于美貌下,道貌岸然的生活会怎么样?事实上,如果心理足够冷酷,真善美早已弃如敝履,道貌岸然的人依然会世俗的过的贼好,比如各类未发现和已发现的巨贪,批着两张皮生活的厦大田某,还有狂妄占座的博士……可秘密本就是没有公之于众的事实,经不起挖掘和探寻。被画框框住的道林的灵魂画像在他十年旅行回来之后,已变得秃顶白发,丑陋无比,明显要冲破禁锢,犹如魔鬼出世,让道林无法直视。电影中道林良心发现、善意又起源于什么,不得而知,最终秘密被发现,道林刺死画像,身死火海。对于追求心安一世的人,灵魂的安宁,心境的平和,比美貌、财富更重要。抛弃了坚守的生活理念和道德准则,不择手段地掠取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怀揣一个惶惶不安等待的心,能否安然过着五光十色的生活,也是艰难的考验。付出什么,换取什么,天平两边的重量虽因人而异,可失衡之后的后果一视同仁。
电影的评分不高,改编的不甚理想,反而让人更想读王尔德的原著,不知道书中的道林是怎么过他的享乐人生,为何要幡然悔悟,电影没交代清楚的就只能从源头找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