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写作交流
《演说之禅》读书笔记 —— 禅学和演讲的结合

《演说之禅》读书笔记 —— 禅学和演讲的结合

作者: 小蒋不素小蒋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12:35 被阅读10次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一、介绍篇


    哪些情况没必要 PPT 演说?

    并非所有的演说都需要使用多媒体。打个比方,如果你面对的听众数目不多,且内容大量涉及和图表数据有关的讨论的话,那么下发讲义以及自由讨论等形式就要比幻灯片演说更为实际和有效。记录着详细数据的一面黑板或一张纸在许多情况下,反而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具体问题应给予具体分析。

    现在公开场合的活动使用 PPT 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但你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判断到底什么形式更适合,如上文提到的讲义、自由讨论其实都可以。

    PPT 的诞生

    人们似乎对 PowerPoint 的使用已经习以为常,但其真正被广泛使用还是最近十五、二十年的事情。1987 年,PowerPoint 1.0 在硅谷问世。其最初是为了在苹果 Mac 电脑上演示图画。事实证明,该软件的效果的确不错,而且运行稳定。软件作者罗伯特。加斯金斯(Robert Gaskins)和丹尼斯。奥斯丁(Dennis Austin)随后将该技术转卖给了微软公司。几年后,PC 版的 PowerPoint 也孕育而生。世界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一直以为是微软原创的,没想到也是收购的。

    PPT 演说的六要素

    (1)设计

    设计不等于装饰。

    我觉得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设计这个思想吧

    (2)故事

    我们在说故事和听故事时会表现得异常兴奋。科学家马克:特纳(Mark Turner)把说故事称为“叙述想象”,而那恰是一个关键的思考方式。

    但不知何时起,“故事”变得等同于虚幻,甚至被称作谎言了。于是,为严肃人士所不屑的故事及其叙述便淡出商界和学术界。可是我从大学生那里获知,讲述真实故事的大学教授往往是最受欢迎的

    《人类简史》里提到过,善于讲故事和喜欢听故事才是智人能够从其他人猿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3)整合

    优秀的演说者能够阐述未被发现的关联,能够“看清关系间的关系。”整合能力要求我们更透彻地看待事物一即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任何人都能演示大量的信息,并重述屏幕上呈现的内容。

    演说中的整合并非指“简化”信息,使其像电台广播或电视里常用的话语那样“标准化’ 。整合能力是在演说之前,将我们所有的思维一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直觉一调动起来,从而看清周遭的事物(比如演说的话题等),然后归纳出要点,分清主次。这也是一个对有用与多余信息进行取舍的过程。

    每个人因为经历和成长的环境的不同,处理信息的习惯和联想相关事情的产出结果都不一样,这就是每个人的演说都值得被分享的原因。

    (4)移情

    一位具有移情能力的演说者能够根据自己对听众的解读,而对演说做出适当的调整。

    其实移情对我来说还是蛮难做到的。这个学好了也对人际交往、恋爱有好处。

    (5)幽默

    许多人以为严肃的人最适合做生意,因为他们更具责任心,“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过去老套的思想,爱笑的人更有创造力,因而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人们不光喜欢听故事,还喜欢听幽默的故事

    (6)意义

    为展示自我、和他人分享重要之事而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为他人所接受。

    人们不光喜欢听故事,还喜欢听有意义、发人深思的故事

    PPT 的内容

    幻灯片上的内容不应是你叙述要点的重复,而应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定要记住,演说的目的是为了动之以情,使听众为你所讲的而动容;而书面文档则可以晓之以理,使听众为你所述而折服。绝不要把一套幻灯片打印出来发给听众。没有你的解说,这些幻灯片就是废纸一张。

    这也解释了我一直的疑惑,就是为什么要有演说这个浪费大家时间形式?演说者把自己整理的知识点整理成讲义发给大家看看不就行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也有自学能力,这样的方式反而更快速。

    然而我忽视了几点:

    (1)你肯定在以前学习的经历中有过这样的感触,看教学视频比看教科书吸收知识更牢靠,理解也更好,这就是为什么课堂需要有老师,视觉+语音的吸收方式天然是最好的(当然实践是比这个更好的,最好学完后马上可以用起来)

    (2)课堂有老师的另一点就是可以提问,形成互动,而文本资料是死的。以前看不懂只能瞎琢磨或者自我欺骗的理解他,现在有了搜索引擎还好一点。

    (3)每个人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表述出来可以碰撞思维的火花

    (4)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那么好的演说者会深入浅出的介绍,给你搭建一个良好的基础,形成大概的印象,也可以让你避免很多的弯路

    (5)现在有很多热门的文化脱口秀节目,如我喜欢的《晓说》和《罗辑思维》,他们自己也承认,自己并不对这个领域有多深的研究,可能也是二手贩子听来的或者看来的,但是他们用他们诙谐的演绎方式,人们可以很津津有味的吸收知识,虽然这个知识是片面的、不客观的,琐碎的,不成体系的,甚至是有偏差错误的,但是它很好的激发了观众对这方面的兴趣,他们可以去搜专门的书去看。我觉得这样它的使命就达到了。

    所以还有一个原则:幻灯片从简,讲义求繁系

    PPT 得多用图

    高效沟通的技巧重要其一为视觉沟通

    借鉴漫画和电影,因为它们都是用图画讲故事。

    二、准备篇


    1、创造、限度和约束

    不要怕犯错

    犯错和具有创造力虽说是两码事,但你若不愿犯错,真正的创造力又从何而来?

    犯错中孕育着创新。

    要有创造力

    发现公认的方法有时的确奏效。但是选择业已被公认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绝非习惯使然,而是经过内省,以全新的眼光和角度来思考问题的结果。

    初学者可包容万物,而老练者则反之。 —— 铃木俊隆(Shunryu Suzuki)

    所谓具有创造力,并非指穿时尚衣,听爵士乐,饮卡布奇诺咖啡。它是指唤起全部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创造几要素:(1)包容万物的心态(2)内省(3)不走寻常路(4)不要浮于表面,而是用内心去寻求

    得在约束中创作

    在约束中创作才有方向。

    艺术家都是带着镣铐跳舞。

    约束的类型如截止时间、主题方向、演绎形式、老板需求等。

    2、一切从构思开始

    用纸笔构思

    我认为在设计前期用笔在纸上“模拟”出构思的做法更好,那样思路会更清晰。 如果注意力都在幻灯片制作上,那么心思是难以平静下来的。

    “我认为,电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具。有了它,人类的心智好比装上了飞轮,可以任意驰骋。” —— 乔布斯

    然而在构思阶段,电脑所起的作用却适得其反,变成了自行车。

    表面原因是在电脑上构思没有在纸上涂涂画画来的方便。

    本质上是因为目前的电子产品技术,没有办法很好的模拟真实的手写体验,所以暂时纸笔没有被取代。而写作方面的话,我打字的速度比写字快得多,能更跟得上我的思维,所以我已经不用本子去写文章了而且全面转向了电脑。

    有了思想,没有机器也能办事。有了思想,机器才开始为你效劳。 一一 阿伦 凯(AlanKay)

    工具只是思想的载体。就像自媒体时代发展到今天,大家幡然醒悟,还是内容最重要啊。

    独处

    于 2004 年去世,享年 71 岁的心理分析教授艾丝特。布赫兹(Ester Buchholz)对“独处时间”做了毕生的研究。她认为,人们低估了独处的作用同时高估了群聚的作用。她认为,挖掘创造的潜力,独处很重要。她说,“独处是解决生活中疑难问题所不可或缺的”。

    “他人激发我们,知识哺育我们,实践提升我们;但我们仍需独处,在独处的时间里,冥思静想,进而寻求新解。 —— 艾丝特 布赫兹(Ester Buchholz)

    我是个大部分时间比较宅的人,也不喜欢聚会,我深知独处的作用。我从独处中放松、积攒生活的能量、自学提升自己、思考问题、寻找灵感并记录下来。

    移情

    (1)可以多站在观众的角度问自己一些尖锐的问题。

    就像看专业书的时候想象自己万一被面试官问到这样的问题会这么答。可以避免自己有侥幸心理而囫囵吞枣。

    (2)或者试试“电梯测试”,以检验你对演说的核心是否清晰明了。这个测试办法迫使你在 30 到 45 秒内说出你演说的实质内容。试想以下场景:你在一家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工作,一次你已做好给公司市场营销部的负责人阐述一个新想法的准备,虽然时间安排和预算都很紧张,但能否获得决策层的认可事关重大。当你来到副总裁办公室外,在会议案前一切准备就绪时,她突然拎着大衣和公事包走了出来,说,“抱歉,我临时有事要走,我们边走边说吧。....”此情此景,你能够在乘电梯到达停车场这段时间里,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获得她的赞许吗?当然,发生上述情况的概率很小,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现实中更可能的是你被临时要求缩短演说的时间,比如从 20 分钟缩减到短短的 5 分钟(或从 1 小时减少到半小时)。对此,你能够从容应对吗?的确,你也许不会碰到这些突发情况,但是通过模拟类似的情况,就能够使演说内容变得更加紧凑,条理更加清晰。

    3、讲述内容巧安排

    演说六原则

    简单(Simplicity)、意外(Unexpectedness)、具体(Concreteness)、可信(Credibility)、情感(Emotions)和故事(Story)。没错,这些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刚好能拼成 SUCCESs(成功)。

    (1)简单

    如果每件事都是重要的,那就没什么是重要的了;如果每件事都须优先考虑,那就没什么优先权可言了。你要毫不留情地简化你的信息(不是过度简化),努力做到去其浮华留其精华。

    让我想到中学的时候,老师看到某个学生用高亮笔把历史书的段落80-90%都标上颜色了,于是说了句:“你这样等于没有做批注,因为全都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

    在构思故事时,要尽可能地做到简短有效。构思之后还要对所选材料进行适当地取舍。有用则留之,无用则删之,绝不要手下留情!有时作出删除的选择十分困难,但必须这么做。 千万不要抱着炫技的心理。

    所以 PPT 并不是越多页越好。

    (2)意外

    使听众意识到他们知识上的一个漏洞,然后通过向他们提供解答或加以引导,从而填补这个知识漏洞,这就是解惑这就好比你带领听众开始了一个探索之旅。

    对“传道授业解惑”有更深的理解啦。

    (3)具体

    不要使用抽象化的概念,多举些实例使说话内容具体化。谚语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它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有说服力、令人难忘。此如说,“一石二鸟”这个谚语是不是要比“通过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生产力达到最大化”更加简化却更有说服力呢?

    所以在描述概念的时候听众可能会懵逼,但是这是时候加上 case(实例)就会好很多。

    (4)可信

    但是多数人并没有那种可信度,为了证明某一说法,就必须以事实说话。 比如,“五小时的电池时间”和“拥有足够的电量,使你从旧金山飞往纽约的途中用 iPod 无间断地观看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两种说法哪个更具可信度呢?建立可信度的方法有许多,比如援引某客户或媒体的话语等

    为了装逼(增加可信度),可以适当引用名人名言。

    引述他人的话确实能够提高故事的可信度,它的作用就像一块跳板,帮助你进入下一个话题或者论证你的观点。记住,引用的话一定要短小精悍,大篇幅的引用只会让观众厌倦。

    (5)情感

    人是情感动物。仅仅向观众放一遍幻灯片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唤起他们的内心感受。使观众真切感受所讲内容的方法非常多,图片的使用就是其中之一。

    请记住,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很大。任何人,甚至是机器,都能向观众说出一长串信息或一条条事实。但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充满智慧和情感的人去教导我们,激励我们,并使我们对所学的终生不忘。

    有魅力的人对 PPT 的演说有很大的感染力。

    (6)故事

    在日本,新员工刚入厂,往往都会由老员工带,从老员工那了解公司的历史、文化以及如何工作等。老员工们使用的就是讲述故事的方法。拿戴头盔为例,师傅们会说某某某在工地没带头盔而发生了惨剧,这样徒弟们一下子就记住了,每次去工地时都会记得带上头盔。相比死板的条文条规,故事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容易牢记。好莱坞、宝莱坞大片也好,独立电影也罢,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看电影呢? 伟大的创意和精彩的演说都是有故事元素的。

    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往往清晰有趣;中间部分内容翔实,感人肺腑;结尾部分则简明扼要。

    为什么大家不去使用搜索引擎而是听你嘚啵嘚?

    当今世界,更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整合,并赋予其含义和见解。毕加索曾说,“电脑很没用,因为它只会给出答案。”通过谷歌搜索引擎,我们的确可以获得日常所需的各种信息。但我们希望从眼前站着的演说者身上获得的,不是单纯的数据或信息,而是隐含于这些信息和数据背后的深刻含义。

    就像手机公司,大家都是方案整合商而已,但不妨碍做出差异化的、好的产品。

    什么是故事板?

    如果你偏好使用故事板,可在主模板中创建六张空白幻灯片后打印几份,这样你就可以拥有和实际幻灯片相同比例的故事板了。 然后在上面用纸笔构思你的想法。

    学会聆听客户的潜在需求

    在为客户进行构思时,聆听他们的要求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去领会他们没有提到的潜在意图。在与他们交谈时,你可以在纸上进行同步构思,诠释其言外之意,并设法思考三个反应客户讲话内容的独特想法。

    三、设计篇


    1、简单是一种美

    乔布斯 vs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的 PPT:

    乔布斯 的 PPT:

    不是说比尔盖茨的 PPT 就一定不好,但是乔布斯的简约设计美学理念真的是深入人心啊。

    见隐

    川名幸一博士在谈到日本庭院时说:“设计师必须遵循‘见隐’ 的原则,因为日本人相信,若将事物的一切都表现出来的话则有损观众的利益。

    有这么一个故事:

    维杰开了间鱼铺,为此他在门口竖了块招牌,上面写着“我们这儿卖鲜鱼”几个字。他父亲见后说:“我们”二字可以去掉,因为站在顾客的角度,卖方是显而易见的。招牌于是变为“这儿卖鲜鱼”

    维杰的哥哥见状,提议把“这儿”二字也去掉,他觉得那根本就是多余的。维杰同意了,招牌于是又变为“卖鲜鱼”

    后来他姐姐也来了,建议再把“卖”字去掉,只剩下“鲜鱼”二字。鱼铺“卖”鱼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再后来,他的邻居赶来恭贺开张。可他发现所有的路人都能分辨出鱼铺的鱼十分新鲜。在招牌上写着“鲜鱼”反而给人有不真的嫌疑。既然鱼确实很新鲜,那千脆只写“鱼”就行了。

    维杰在一次返回鱼铺的途中注意到,在离店很远的地方虽看不清招牌,却已经能够闻到鲜鱼的味道了。他觉得招牌上的“鱼”也是多余的了!

    现在大家都在一个信息严重过载的社会,减少废话就是节约大家的时间。

    2、幻灯片形式设计:从方法到技巧

    设计不是装饰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设计是最后一步才要做的事情,比如蛋糕制作完成后,最后浇上一层糖霜并写上“生日快乐”的字样。但我所谓的设计并非如此。我以为,设计不是最后的事,而应在一开始就给予考虑。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种组织信息的方法,使事物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是说服他人的媒介。好的设计使观众或用户感到轻松自如。需要强调的是,设计不是装饰。

    设计跟装饰恰恰相反,更多关乎于“减”而不是“加”

    信噪比

    信噪比(SNR)其实是个专业术语,常见于无线电通信或电子通信领域。但信噪比蕴含的理念几乎可以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设计。为确保使幻灯片中相关内容与无关内容的比率达到最大值,幻灯片的内容应力求清晰明了,还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削弱主题的内容。

    例如下图:

    尽量少把公司logo印在每张幻灯片上

    如今,“品牌效应”成了最容易被滥用和误解的一个词。许多人认为,只要通过不断堆砌品牌的商标就能提高“品牌效应”。然而,品牌概念及品牌效应远不止商标或标识的堆砌那么简单。如果你为某个组织做演说,除了首末两张幻灯片以外,其他的幻灯片上不要出现你公司的标识。你如果真想让别人了解些什么并且能记住你,那就踏踏实实地把演说做好。公司标识对你的演说起不到半点帮助,更无法帮你阐述要点,反而它们会增加画面的“噪声”从而降低幻灯片的信噪比,同时还会使你的演说充斥商业广告的味道。你在与人交谈时,难道张嘴闭嘴都要报一遍自己的姓名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要在每张幻灯片上都摆放公司的标识呢?

    小心使用要点列表数目

    要点列表尽量少用,或者是考虑过所有其他表达方式后再用,这是幻灯片设计的一条重要法则。千万别受模板里某些默认格式影响。但列表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在你总结某新产品的规格或者某工艺的生产步骤时,要点列表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很好的选择,清晰明了。因此,何时使用要点列表还应视演说内容而定。此外,如果每张幻灯片都是以要点列表的形式出现的话,观众很快就会感到厌倦。因此,使用要点列表式幻灯片需要格外小心。我并不是让你完全摈弃要点列表的使用,但是实际上,真正需要用到要点列表的地方可以说非常少。

    如果不可避免的出现,也尽量控制在 3-5 条之内吧。

    3、幻灯片运用范例:图文并茂

    图效优势

    图效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营销传播方面,比如海报、布告(栏)板、宣传手册和年报等。你在设计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时,也应遵循图效优势的原则。

    图片跟文字更好的融合:

    图片跟文字需要建立联结:

    四、呈现篇


    1、全身心投入

    音乐家在演奏钢琴等乐器时,时而弹奏,时而陶醉。他们的目标不是重复乐谱上的音符,而是要奏出美妙的旋律。也就是说要沉浸其中,而不是将自己与音乐分离。杰出的音乐家在演奏时无不沉浸和陶醉于自己的音乐之中(即便可能在技艺上并不十全十美)。做演说也是这个道理,演说者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达到忘我的境地。你可能在演说技艺方面无法达到完美,但是只要陶醉于演说,你便可与观众搭起沟通的桥梁。

    “只有当你真正沉浸于音乐之中时,”乌兰德说,“人们才能真切地听见你,并为之动容。”达到忘我境界的演奏是发自内心的,不做作、不虚假,令人信服,而这些仅仅凭借才能和遵循音乐规则(乐章、乐谱等)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因为,观众会因演奏者的感动而感动。

    在这一时刻,这关键的时刻,我们要有所贡献,那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可不是为了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是为了寻求下一份工作,只是为了贡献出我们的某些东西。 —— 本杰明 赞德(Benjamin Zander)

    2、建立沟通的纽带

    讲坛最好不要

    但是,并不是说讲坛就是多余的,实际生活中还是有它的用武之地的。比如在正式庆典上,一群人需要轮流上台发言时,就需要在舞台中央安放一个讲坛,那样合情又合理。但如果是观众专程赶来聆听你的演说,并希望从中获取知识、得到激励时,你则必须竭尽一切可能推倒阻隔在你们之间的那道“墙”没有讲坛的掩护,你必须直面观众。这可能会令你觉得有些害怕,但通过不断的操练和努力,克服它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相信我,你为此所付出的努力绝对是值得的。

    想要树立自己威信的人才会要讲坛吧。

    别关灯

    克里夫:阿特金森曾说,“当你看着一个人讲话时,你可以根据他的面部表情探寻出他接下去要说的内容。”因此,如果观众能够一边看着你,一边听着你的讲解,演说的效果一定是最好的。《为何商业人士讲话如此愚蠢》(Why Business People Talk Like Idiots)一书的作者也提到,“人们从说话者本身获取的信息要比其讲话的内容更有意义。”这毫无疑问是真的,但前提是演讲者能被看到。

    现在的投影仪技术发达了,也不需要彻底关灯才能看的清楚了。

    用遥控器

    不要频繁的返回多媒体台用手笨拙的翻页,这样只会干扰你的表演。


    我的书评:

    为了下周五我的演讲而针对性看的一本书,我曾经的演讲经历时好时坏,好的特别好,坏的特别坏,搞得我怀疑人生不知道自己到底会演讲还是不会演讲,而这本书好的在于不是 ppt 的技巧书,而是一本心法书(当然也提到了一点 ppt 的技巧),能让我内省下,好的习惯我继续保持,坏的习惯我得改掉按照书中的来。希望下周我能演说顺利吧。感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演说之禅》读书笔记 —— 禅学和演讲的结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hyx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