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一篇新闻刷屏,“95后天才少年一天两登Nature”:伦敦时间5月6日,24岁的曹原与其博导Pablo Jarillo-Herrero
背靠背连发两篇Nature
文章,介绍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除此之外,曹原曾在2018年因发现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而被誉为“石墨烯的驾驭者”。他还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并被一些报道称为“中国潜在的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看到上面的新闻,谁没有狠恰几颗柠檬呢?毕竟天才的24岁在手握顶刊冲诺奖,一般的科研狗这个时候都还是在“article虐我千百遍,我待article珍重如发际线”。
图片来自:https://goo.gl/images/r3YMHu
说到发article,都会经历下面一个或多个处理阶段:“拒稿”、“小修、“大修”、“接收”。谁都期待第一次投稿就是“接收发表”,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往往需要两到三次修改后才会接收。在知乎或者生信宝典讨论群中“如何回复审稿人意见?”之类的问题就不少见且关注度都颇高(别再让投稿信耽误你发稿啦!(附cover letter模板))。
图片来自:https://siop-online.org/blog/my-first-peer-review/
Reviewer意见回复不再难
说到投稿的难,其中最难的环节之一是回复审稿人的意见,这时如果能看到别人怎么回复的给个参考岂不可以学习下?
Home for Researchers
的“审稿人/回复信”模块收录了IF>10
的期刊的10万
条问答语料、总量已达112万
个问答段落。用户输入英文或中文进行查询,参考与自己遇到的reviewer意见相关意见的回复方式。
专业英文句式简单得
Home for Researchers
中的三大神器 — 场景写作工具模块、AI写作助手模块和图例写作工具模块能很大程度地解决文章各部分写作痛点。
与其它工具不同的是,Home for Researchers
的英文语料全部来源于已发表文章,可通过中英文关键词查找其在文中的具体用法和写作案例,以缓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困境。
示例则以常见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简单全面的最新教程)展示。
从上图可以看到每个结果都能链接到关键词句所在的原文。
图例不知怎么写
图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图例则是关键部分的点睛之笔。一份专业、清晰的图例描述是留给审稿人好印象的基本点。这可以参考“图例写作工具”中成功的案例:
投稿期刊大赏
找到原文所在的期刊后,还可以用网站的期刊查询工具查看期刊的影响因子、国人占比和自引率等信息,用以核实期刊是否值得学习或投稿(遇到这个工具前我都是建议文章写好就先投Cell?)。
在这里分享刘老师每期扩增子课程都会推荐的一个期刊-Protein & Cell。Protein & Cell
是每月一期的开放获取期刊,发表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特殊意义的新颖研究,重点是蛋白质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特点是免费、开放获取、还高分,而且支持国产杂志也是顺应国家趋势。Home for Researchers
就收录有Protein & Cell
,搜索结果显示国人文章占比77.76%,影响因子也是连年攀升。
除此之外,网站还有专门的生信之友模块能够方便用户实时掌握生信可投期刊及其关键信息,具体可查看每个期刊的分区/IF和文章类型/历年发表量走势图。下图展示的是网站收录的IF>14的生信可投期刊。
指路
科研者之家:http://www.home-for-researchers.com/static/index.html#/
小编和网站的工作人员还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福利:分享本文并截图发给生信宝典编辑(微信号:shengxinbaodian),可获得一个月内不限次数使用的一个账号,共计50个,先到先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