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文理不分家

文理不分家

作者: HEROCJJ | 来源:发表于2016-05-22 23:18 被阅读151次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才子,自幼家庭富裕、父母亲都位高权重,但才子却不恃宠而骄。相反,却文武双全、与人为善,甚至淡漠避世。只因后期受情感上的波折,郁郁寡欢,三十一岁就逝世了。

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曾评价这位才子“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其实他就是康熙年间很有名的,后来被称作满清第一大才子----纳兰性德,字容若。

这里说他,就为引出一本书《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本书是安意如(当代一位女作家)的作品,以细腻的清晰的描述故事的手法,一首一首解读纳兰容若的词。其姐妹篇有《人生若只如初见》和《思无邪》,前者主要是以叙事手法讲解古时有名诗词,后者则是以叙事手法讲解诗经中比较有名的篇章。

讲解古典诗词的三姐妹篇

而我最开始接触这类书是在高一时,文理还未分班,我同桌是一位偏文的女学霸,她送给了我其中一本《人生若只如初见》并附上手写的这篇词。那时觉得她真是人又漂亮、学习又好,并且字还写得很美的人。带着对她崇拜的心情看的这本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省吃俭用又买了这三本的套装。

虽然后来,她选了文,我选了理。但是我依然喜欢这类明显具有文科性质的书籍,因为不同的人会教会我不同的做人道理,不同视角的书也会教会我不同的处世态度。

好像有点跑题了,其实我最初只是想给大家推荐一下这三本书。希望大家每日在经过缜密的逻辑思维脑力运动后,也能有一些细腻的情感(简称 文艺细胞)在脑海中运行。

最后送上一首纳兰词《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词可以讲成一个简短的故事)

相关文章

  • 文理不分家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才子,自幼家庭富裕、父母亲都位高权重,但才子却不恃宠而骄。相反,却文武双全、与人为善,甚至淡...

  • 生涯笔记二:唉!纠结的文、理分科

    唉!纠结的文理 + 上高中,对部分家长与孩子来说,第一件纠结的事儿就是分文理吧。但这也是最后一届这样纠结了...

  • 北大孙振宇

    观点:数学、科学不是枯燥的计算、背诵,而是很有意思的科学,需要用心体会,用心感受其中的乐趣。文理不分家。 数学:代...

  • 这些文科专业比较热门,前景不错

    文理不分家,没有什么理科文科的优劣之分,理科有理科的优劣势,理科报考的专业多就业机会多,这不错,但主要是它难呀!要...

  • 文科生就业压力大?这些专业很适合文科生!

    人们总说,文理不分家,可在选文还是选理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更偏向于理科,在很多人眼里,文科只会死记硬背,文...

  • 爱错与错爱——爱的八大误区

    参加智慧家长课堂,高老师开讲就问:“大家都爱自己的孩子吗”?因为看到今天要讲的主题吧,部分家长尬笑不语,部分家长不...

  • 左右半脑与全脑协同理论

    历史中所有伟大的“杰出头脑”都是能够做到文理不分家,科学艺术两相融的人。他们都拥有一个整体激活率相对较高的全脑,而...

  • 分家

    镜头一: 二弟:大嫂,这几棵树什么意思? 大嫂:没什么意思,就是种几棵树 二弟:大嫂家地空了不少,为什么不种那里 ...

  • 分家

    黄姓是我们这个方圆几公里地方的大家族。听老人说:“他们黄姓那个家族是‘公田八户’,在旧社会是八家的雇户都耕种黄姓大...

  • 分家

    在摇晃的车厢里,我眼神呆滞的看着前方。两边的树木像固守长城的士兵一样威武挺拔,随着车的前进,它们都接二连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理不分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ca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