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职业规划,我觉得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的。我的爸爸是个很好客的人,家里总来很多人,有一次,我听见爸爸和客人说,“还是男孩能做大事”,我就特别生气,暗暗发誓,我这个女生将来也一定要做个大事,给爸爸看看,让他知道,女孩的厉害!三年级的时候,有个同学叫王寿松,深得爸爸喜欢,后来听妈妈说,爸爸想要从外面抱个男孩回家来,我就整天担心自己会忽然多一个弟弟,然后,我就要担任照顾他的职责,然后就让他来当爸爸心中的第一名位置,我就只能靠边站了,什么好吃的好穿的,甚至念书的机会都有可能被剥夺。虽说我的确是家里的独生女,但,我心中一直在和一个即将要到来的弟弟竞争。为了不被比下去,我努力读书,努力为家里分担。妈妈不让我分担家务,那么,听妈妈爸爸讲那过去的事情,成为我的职责。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我是做了很多年的义务心理咨询师啊。他们的原生家庭故事,之间的婚姻故事,我都能倒背如流。这是我小时候常做的事情,是我在35岁之前,都不知道我已经做了这些事的。
再回到小学四五年级,我记得那会电视剧“外来妹”“北京人在纽约”等等,还有现实生活中的华西村,这些新闻都是在说怎么带领大家劳动致富的,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就有一种,我要挣很多很多钱,让父母物质上充裕充裕再充裕的念头。我觉得等我要是买上大别墅啊,开豪车啊,爸爸肯定会说,呦,女儿也很厉害的嘛。为了这个目标,我首先得好好念书考大学,一是为自己在爸爸心中的地位能更上一层楼,二是为了光宗耀祖,妈妈家的亲戚每次都说我很不同,以后能上大学时,我都特别自豪的。
于是,追分数,上大学,是17岁之前的目标,其他什么干扰,都往后放。17岁得知自己能上大学了,超级开心,憋了那么久的梦终于实现了。然而到了大学,我就开始慌了。我的同学好多都是调剂到这个学校的,他们本来都很牛,只是考的不够好,来到这里的。而我则是撞大运一般,超常发挥来到这里的。我很想开心,但我要是开心了,就显得我很拉一样。他们抱怨时,我就不吱声。学业上我没啥兴致,因为学了那么多年了,真的是累了。倒是学校里有各种社团,让我兴奋不已,太新奇了。于是,大一,我投入各种社团活动,很好的展示了自己艺术的特质。但我又有负罪感,总觉得这些都是不学无术的样子。于是,大二开始,又回归了图书馆自习室的节奏。那时候,我开始在图书馆看哲学,想寻求出路,探讨人生该怎么过才好,迷茫的不得了。还去其他系旁听,却发现国际贸易做生意仿佛不适合我,那我到底适合什么?看到有师姐直接毕业去学校对面中学当老师的,有师哥考研后将来负责出四六级的,还有师哥因参加省里的比赛直接被省外事办公室招去做公务员的,还有出国的等等,仿佛都不是我想要的,那我到底想要啥?我发现我还是想要挣钱,做生意赚大钱,于是,大四快毕业前,我的求职方向都是外贸公司,总觉得和钱打交道,做生意赚钱才是最正确的,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感恩的是,终于有一家国企外贸公司要了我,还提供了员工宿舍,虽说目前工资低一点,但我还是很愿意开启实习生涯的。公司经理对我很照顾,还带我买了日用品,他说,招我进去是想让我考个“报关员”证书,以后让我跑关税之类的活。我一听,啊,不是我小时候看的谈判桌上那种商务谈判啊,没有飚英语的场合啊。脑海里的虚构的英雄画面和现实有差距啊。但,我还是忍头皮实习去了。同宿舍的两个小姐姐说,我适合当老师时,我很生气。我觉得他们都在说我“没有钱途”。因为多年来,我想象中的老师都是特别凄惨的燃烧自我,点亮别人的牺牲品,而且学校里刚出来又回学校去,多没劲啊,这一辈子都不知道外面是啥情况。我想要有挑战型的工作,而且和小时候的环境不一样的地方。老师这个职业天天见,有啥新意和挑战啊,再说也没钱,我才不要干!
转折点来了,老爸忽然通知我,要我回家面试一个学校,还来南京的公司里找我,把我在宿舍里的东西收拾收拾,拖着箱子就走。当然,他还是和公司领导,还有党委书记都打了招呼的,才把我彻底弄回家。按照爸爸的安排,我去做了笔试,试讲还有面试的环节,最后体检,就入了学校了,我成为一名有省编制的大学教师。按理说,我应该开心,这可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啊。可是,我心中很惶恐,我怕我一辈子就在这里,一下子就成了等待退休的老教师。心中有很多的不甘心。那时候唯一的出路就压在了大三时就认识的男友身上。我期待他可以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户口安家都在北京,这样我出来投奔他,父母也不会太担忧。
2007年,我终于可以辞职,开启新一轮的求职之路。这一回,我瞄准了世界五百强的外企,因为我们住的地方周围好多外企呢。我想着,怎么着,我也能进去一所吧。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骑着个小单车,到处跑啊,现在想来,年轻的时候,真是精力旺盛。但,同时也非常愚昧。我不断的向外求,从不审视自己的特质,就算有人告诉我适合做教师,我也都是一副气呼呼的模样,觉得自己被鄙视。当然,为了生存,我也做培训机构的兼职老师,至少可以保证我有收入。但,我不愿意做全职的。我使劲折腾就为了进入企业。后来,我还真进入一家企业,呆了有一年的时间,居然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内训,说白了,还是教育培训。但由于员工们的不配合,内训不了了之,我转岗做了给员工上保险跑流程的。好像不是做培训就是跑流程,和当时的“报关员”一样。但,这家公司到底要做什么,好像大家都不知道,我总觉得整天没事做,是一种生命的浪费。对中年人同事来讲,很好,但对于我这种想要找寻生命价值的年轻人来说,就特别受不了。
2008年,我终于开启了在北京的正式职业之旅-----国际教育领域,一直到2018年。这十年,我真的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倾倒所有,甚至损害了身体健康和家庭关系。这期间,我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非常多的金钱,倒是见到很多让我心疼的青少年。2018年我猛然要停下来的很大原因,就是,我惧怕我的女儿将来也会是其中一员。我意识到“家”的建造对于一个孩子成长太至关重要了,就算我这个非常有爱心的老师陪伴他们,那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就算是我倾倒所有,能帮到他们多少呢?如果我再在自己的岗位下坚持下去,一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二,眼睁睁看女儿成为他们当中一员。我作为明白人,不转回的话,我则非常清晰女儿会成为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很感恩我的工作经历,也许不是像我小时候想的那样,给我带来很多的收入,但,带来给我的视野和警戒是非常非常棒的!
我知道,家庭的建造与陪伴青少年成长,这将是我后半生一直要从事的工作。找到这样的使命,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