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们阅读鲁迅先生文章的感受,那一定就是“孤独”,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是人群之中,举目望去,没有一个同类的寂寥;是茫然四顾,不见开路,也不知去向的绝望;却也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我们头顶最亮的一颗星。
这本《人间孤独:鲁迅的百年觉醒》,收录的也正是这样的好文,用《仿徨者》、《求乞者》和《孤独者》为关键词,收录了先生四十多篇经典杂文,带我们重温先生的名言警句,敲醒那些沉睡的灵魂。
不管你看不看鲁迅,不管你何时看鲁迅,不管你看得多还是看得少,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从书本传导到心上。
先生说孤独可贵
我曾经很惧怕孤独,恨不能时时刻刻都能有人在旁陪着,很多人也因为讨厌孤独,而和并不合适的人在一起。
殊不知,孤独是逃不掉,躲不开的,不是你逃进人群中,就能摆脱孤独,它就像影子,只要你低头就能看见。
而先生也用文字给予我们力量,他说孤独可贵,“猛兽一般独来独往,牛羊才是成群结队”,而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有自我的意志,就一定需要我们独处,热闹的时候,是练不出秉性的。
先生有多爱国,骂得就有多狠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学《记念刘和珍君》,那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背得滚瓜烂熟,现在还会用来调侃别人。
而时过境迁再读《刘和珍》,印象里最深刻的却已经变成那句“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很多人,很多事,我们都是有多爱,就有多恨,有多少无奈,就有多少深情,那是先生心头泣血的文字,力透纸背,他希望能够用文字的力量,唤醒民国时期麻木不仁的中国人,他孤独得做着当时看起来根本就没有多少希望的事,那是有多孤独呢,我竟然无法联想,或许就像大师曾经说过得那样,你知道天总会亮,而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黑的吧。
我现在作为看客,感受到的一些触动,心里发出由衷的惊叹,很是佩服先生能写出这样宏大的气势。
那个“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的时代,已经被彻底推翻,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前段时间居然有人羡慕民国时期的姨太太军阀风,喜欢民国的穿衣打扮,我可以勉强同意,想成为军阀的小老婆,我很是不能理解。
其实先生在《灯下漫笔》里说的很明白了,那个时期就是人吃人再被吃的时代,那样人肉的宴席,你以为自己能是高高在上的食人者,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被消耗的食材。或者一时是食人,转过天就能变成食物!
那个被我们革命先烈破坏了的肮脏的宴席,毁坏了的腐朽的厨房,有什么值得怀念的,就应该被丢进历史的垃圾桶,我们可以铭记历史,但是千万不能重蹈覆辙才是!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