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报一时之仇,出一口恶气放弃任何一个可结交的朋友。为他人留尊严,就是为自己多留一条路。
胡雪岩出身贫困,却敢赠500两银钱,为王有龄搏一个做官的机会,可谓有胆有识。
王有龄也实在是到了转运的时候。先有胡雪岩赠银进京,后偶遇故人何桂清,为其铺平做官的道路。
王有龄成功为官,荣归故里杭州,便来寻胡雪岩报恩。可因之前忘问住址,托人几番打听,全无下落。
若不是因一次偶遇,王有龄可能还要寻更久。
胡雪岩早已不是当时所见那样“小资”了,虽穿长衫,却只能在路边摊吃些饭。
王有龄一番询问后才知。胡雪岩只是一个钱庄伙计。当初的赠银,并非他胡雪岩自己的钱,而是他刚追讨回的一笔帐。这笔账钱庄本催讨过几次无果,被归为烂帐,放弃了。胡雪岩却意外收回来了,便想着先赠与王有龄用,对钱庄也无损失。
可终究还是东窗事发。胡雪岩被钱庄辞退,声明也深受影响,无同行会要他。故落魄至此。
王有龄一听不乐意了,自己的恩人为了自己遭遇如此处境,便拿了银钱,拉起胡雪岩去钱庄还钱,用自己的身份好好为胡雪岩出一口恶气。
扬眉吐气,把钱狠狠砸在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势利眼脸上,肯定痛快。
胡雪岩有这个机会,却没有这么做。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道墙。
朋友多了路好走,敌人多了,那就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了。
胡雪岩只是让王有龄自行前去归还银钱,却不要提他们两已见过面。一是为自己化解困境,二是避免钱庄人的颜面尴尬。
钱连本带利归还,胡雪岩名声重拾,钱庄的人知道他与王有龄的关系匪浅,自然对他重新重用。当初赶他出来之人的颜面未受损,亦不必为一口恶气针对于他。反倒他胡雪岩还落得个眼光长远、不计前嫌的好口碑。
果不其然,之后的大事他那位赶他出来的钱庄同事派上了大用场。
胡雪岩的处事方式,不在乎出一时恶气。
为了出一口恶气,得罪人,就断了路;忍一时之气,为他人留足颜面,方可在用人之时共谋事。这样,路才不会越走越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