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神秘历史萌物惊现许昌华夏之中的博物馆

神秘历史萌物惊现许昌华夏之中的博物馆

作者: 驴来驴去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18:03 被阅读0次

    作为热爱一切未知神秘与充满灵异能量的天蝎座,小驴对历史和文物的痴迷已达“重症晚期”。古迹、遗址、墓葬、石窟、博物馆,成为出门旅行必到之处。自记述海昏侯和妇好墓的展览游记一炮而红后,小驴探访各种博物馆的文章便一发不可收拾。来到曹魏故都许昌,又怎能不将博物馆众多神秘萌宠一网打尽,献给同样爱历史的你们呢?

    观历史独爱品三国,至许昌怎不话春秋?不畏知识权威的天蝎姑娘总是会打乱展线,独辟蹊径,另类解读。从华夏之源到汉魏之昌,从门阀士族到钧瓷异彩,一眼万年,尽览许昌春秋。

    夏之源:从许昌人到钧台之享

    从距今200万年的巫山人到距今1万年的山顶洞人,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繁衍着远古的人类。但其中的智人遗存却寥寥无几,在考古发现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时间断层。出土于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古人类化石,距今8万-10万年的“许昌人”被发现,进而填补了这一历史空白。从而,为“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许昌人灵井古人类遗址发掘中,除了古人类头骨外,还出土石器和牛、马、鹿、犀等动物骨骼化石约3万件。此时的许昌人已然可以轻松从事日常渔猎采集,制造极其精细的石器工具了。

    伴随着生存经验的积累,生活在许昌的石器时代先民掌握了射箭和制陶的技艺。食物获取更为容易,烹饪方法更为灵活多样。营养来源愈发广泛,我们的祖先也愈发的聪明起来。

    大约距今1万年前,人类步入了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保留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文化遗存。用来为谷物脱粒的石磨盘与石磨棒,便是裴李岗文化独有的代表性器物。

    公元前5000年左右,以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影响中原地区。纷繁的几何图案被绘制在器型各异的粗陶上,诠释着祖先精致的审美。

    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将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推向了顶峰。磨光蛋壳黑陶成为了这一文化遗存的典型代表。古人的制陶技艺越发纯熟,生产力大幅提升,人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此时的考古时间段已与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重合。

    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已经占卜过的卜骨。含有某种神秘力量的巫术或原始宗教悄然而至。也许,这就是商代甲骨的源头吧。

    曾做过尧、舜、禹老师的许由是上古时代一位高尚之士。史书记载:“尧知其贤德,欲禅让于许由。”许由却坚辞不就,颖水洗耳,隐居山林,与后人繁衍于许地。此处的许地便是许昌。大禹置九州,许昌之地位于中原之中,九州之中。禹的儿子启会诸侯于钧台,建都夏邑(今许昌禹州),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许之昌:汉唐颍川门阀士族的兴衰

    这件残存的东汉石辟邪是许昌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石辟邪大多为陵墓前仪仗石雕,身若虎豹,羽化双翼,能够驱邪除秽。与希腊神话中格里芬神兽的形象如出一辙。汉代的丝绸之路搭建起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路径。西方希腊罗马文化,经过中亚古印度佛教文化的改造,传播至中原。由此看来,石辟邪出现于东汉便顺理成章了。

    世人皆言秦砖汉瓦,砖瓦似乎已成为了秦汉时代具有历史意义的遗存。从这件汉代的阳翟瓦当来看确实如此。阳翟是夏的都城,说明直至东汉时期,禹州一带依然被称作阳翟。历史就这样经由一片残瓦而连贯了起来。

    两汉时期陶瓷的进步和漆器的发展,虽然代替了青铜器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制铜工艺并没有衰退,而是转向了制造铜镜等方面。因此,两汉时期铜镜的铸制业获得了重大发展。

    青铜制造的货币虽然依旧沿用,但在汉末已大量贬值。经济凋敝,世风日下,斗争频仍,汉代通行的五铢钱在东汉末期的铸造愈发劣质。衔环五铢、剪边五铢、更有董卓小钱使得经济秩序逐步混乱。曹操迎奉汉献帝至许县后,经连年征伐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曹魏治理下,发行足量的曹魏五铢,将破败经济秩序逐步恢复。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汉魏故都“许昌”由此得名,成就了许昌曾经的辉煌。

    东汉时期画像砖艺术盛行。估计也是受到佛教文化石窟艺术的影响吧。也因此为后世保存下众多精美的石雕艺术。

    其风气至北朝,更是带来了佛教石雕艺术的大发展。这座北齐时期的千佛幢便是最好的证明。

    石雕顶部描绘了一幅盛大的宗教活动场景。护卫侍女,仪仗前行,恭迎佛像,僧众随后,颂祷祝念。

    东汉时期的贵族士大夫崇尚“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之风。一些奇奇怪怪的萌萌哒陶瓷陪葬品就此孕育而生。捏个猪圈竟可以用来陪葬。看来只有大户人家才可以做到,毕竟猪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拥有的!

    要想让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吃喝不愁,生活富足,仅仅有猪圈是不够的。一切萌萌哒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家禽、家畜、灶台、磨坊、亭台楼阁、生产工具、粮仓,还有人类忠实的朋友——看粮仓的狗狗。

    满足了墓主人的物质需求,但也要有人来陪伴照料,精神世界更是需要抚慰的。家丁、奴仆、乐师、舞者,一个都不能少。

    延续了秦汉风格的百戏俑展现着市井百态。毕竟日子无聊需要打发时间嘛。就如同现在烧个装好各种应用和游戏的纸iphone过去解解闷差不多吧!

    更有财大气粗者,还能用得起西域的呆萌异族奴仆掌灯。想来也不奇怪,东汉时期,匈奴被彻底击垮,民众四散,俘虏难民流落到中原为奴再正常不过了。

    在今许昌境内出土了如此众多的东汉陪葬精品并非偶然。要知道,由于汉代任用政府官员采取举贤良及征辟制度,自两汉而始,颍川一代便是士族大家云集的地方。其中不乏如袁绍“四世三公”一般世代公卿的大家族。

    东汉末年的陈家就是其中之一。陈元方,名纪,颍川人,官至尚书令。其父陈寔曾官拜大将军,其弟陈谌也颇有高名。成语“梁上君子”、“难兄难弟”皆出自《世说新语》中记载的陈家故事。

    陈寔与同邑的钟皓、荀淑、韩韶等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魏晋时期的许多文人谋士及学者名家,皆出自颍川的大家族,例如荀彧、贾诩、钟繇等人。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南迁,故如今广东潮汕、梅州等地有不少陈姓的“颍川旧家”。

    隋唐科举初兴,虽然门阀士族的时代并未完全没落,但寒门庶族亦可跻身朝堂了。世人皆慕颍川之地的文人风气。隋唐文人们曾在许昌留下足迹与诗篇。褚遂良、卢照邻、李白、白居易等都与许昌颇有渊源。

    瓷之变:唐宋明清的异彩瓷章

    估计,许昌之地汉代制瓷工艺的发展,与供应世家大族的生活所需不无关系。许昌东汉时期的随葬品中出土了不少青瓷器物。汉末青瓷工艺的发展及南北朝世家大族的南迁,奠定了隋唐时期中国制瓷业“南青北白”的基础。

    许昌出土的唐代随葬的三彩陶,制作颇为精致。

    镇墓兽、力士、奴仆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唐代禹州一带已然烧制出了带有窑变的花釉瓷器。

    北宋一代钧窑釉色异彩,是许昌的制瓷业的又一高峰。也在此基础上,传承延续了许昌一带制瓷业自唐宋至明清的发展脉络。

    金元时期风格变化,主要烧造白地黑花的磁州窑系器物。这件婴戏娃娃枕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品。

    明清时期,胎釉极为轻薄细腻的白瓷成为了市场主流。这尊德化窑系的水月观音就是当时的力作。

    穿越时空,从华夏之源到汉魏之昌再到瓷韵华章,沿着许昌的历史一路走来,尽览中原大地的时代变迁。雄踞于中原之中的许昌,仍立足于古时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共谱今日许地之昌。

    驴来驴去,哏都姑娘,历史系90后森女一枚。搜狐旅游金牌作者、乐途旅游专栏作家、驴妈妈旅游达人、途牛大玩家。完全算不上“旅行达人”,也并非“典型性”历史爱好者。EEYORE驴子控,醉心于收集各种驴子玩偶。爱清新范儿,喜小众事物。关注驴趣时光机,记得点赞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秘历史萌物惊现许昌华夏之中的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kl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