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正式看《全唐诗》,前两年在四川师范大学进修的时候,曾经打算想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唐诗给翻一遍,结果拿到第1本开头一看就是唐太宗的诗,唉,说句实话真的不怎么样。
继续翻下去,发现居然整整的第一卷一百首左右都是他的诗,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文采,没有让人惊艳的感觉,满目对仗,味同嚼蜡,那么就不再想看,放弃了。但是这次呢,我有个打算,如果每天阅读100首左右,到时一年多就可以勉强看完,所以把这个作为我的一个目标,希能克期完成。
今天按捺着自己的耐性,终于把它打开,约略扫了一遍,这100首之中呢,大部分都是游记,还有咏物和赐臣子的诗。所以遣怀为主,但是总体上来说呢,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文采文辞,基本上呢就是空话,套话,想李世民这个人在历史上啊,人家有人评价他说是最“二”的皇帝,(悲喜,有人讥讽,有人赞扬,都喜欢哭)或说是虔诚而刻苦,却不大聪明的中学生。也的确是一位英才明君,但是呢,感觉到政事武功之盛远胜他的文采。
顺便说一下他的书法,终其生酷爱王羲之,他的书法也是称得上是在皇帝之中,前三之席,文章以《圣教序》为代表,华章焕采,天纵其才,但是感觉他的诗作,的确也就是平平无奇,当然比乾隆是要好得多了。
纵观100首,可说没有一首足以名传千古。好在这是第1卷嘛,忍耐着把它看完,我们就可以一探唐诗这条大龙之骊珠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好看的诗句跟大家一起分享。
唐太宗李世民政治上雄才大略,这个是不用说的,他的文章、书法、善用人才也是出名的。关于他的词,我们于本集没有看到他写的,就算是有估计也很少,但为着位高权重,帝王之尊,所以直接录入第1卷,全录了他差不多100首的诗。水平一般,主要原因呢,是他个人的风格和气质问题,以至于在历史上有胆子大的直接说他是女郎诗。
为什么呢?当然这也可能是时代风气使然,初唐诗坛难免稚嫩,大体如此,比如说装饰性太强,太注重对仗,陈词铺排,假大空,给大家随便举几个例子。
这5句给人感觉都不怎么好的,第1句是: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看起来一本正经的样子,是不是啊?我们再看第2句,叫做: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平平无奇。第三句,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假惺惺的样子。这三句都来自于《帝京篇十首并序》。我们再看一下他的《重幸武功》:瑞气萦丹阙,祥烟散碧空,他的《赋尚书》: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可说是死板抒情,尬抖机灵,这感觉都不是怎么好的一些,我们再看一下,也有较好的一些句子,比如说《秋月即事》: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这句就有那种武功高超,沙场良将的味道了。当然也有写的好一点的整首诗,虽然不多。我们来看一下,《赋得临池柳》: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这是清丽可诵的那种小诗的感觉,当然人家称之为女郎诗的好像也就这种。
阅后很是奇怪,何以至此?我觉得这第一他对诗歌看样子并不是非常的喜欢,第二呢,据说武则天一辈子真正爱上的男子也就是这个李世民吧。为什么呢?盖世英雄,雄才大略,英明之主,这样的男子哪个女子不喜欢呢?完全符合我们心目中对于英雄和男子汉的定义吧,除了这些之外呢,李世民算是皇帝中比较有个性的一个,我们有人曾经给他概括称他是“二”。是四川话方言“二杆子”里边的那个字,就是二百五,不搭调、不靠谱的那个味道,我们知道他是比较喜欢哭的,也不能说他是完全的虚伪,为什么呢?有人称赞他,他要哭,有人骂他他也要哭,有人造谣他更要哭,所以给人感觉,这是一个很有点个性的人,所以我个人觉得像唐国强演的电剧中的李世民,不管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都的确符合他的那种很二的那种气质。也就是说若是个废太子,官二代啥的,诗倒好些。既为九五之尊,言行浪一些,诗歌或许反倒收敛些了。
当然这样的男子是很可爱的。所谓的不乖的男子吧,但却非常的有魅力,能让万千少女为之倾慕啊,除了这之外呢,我们还可以说一下有人曾经这样讽刺性的说,李世民的诗歌方面他是很虔诚的很刻苦的一个中学生,全唐诗以他也开始我们可以理解为不衫不履,尽得风流,因为虽然他的诗歌不是那么好,但是我们看一下他的文章和他的书法也可以弥补了,再加上他的赫赫武功,加之提倡文学之功不可磨灭,影响深远,所以,我们再想一下,如果生在宋朝,说不定他能成为一个大诗人,为什么呢?因为在宋朝的时代那好多人还是学习唐诗,那个时候的诗歌已经发展到非常的完善,那么他如果去以自己的那股子良将气质主动的去学习李白啊杜甫啊等等,那么我相信他的诗歌将会在宋代或能别开生面手段,所以全唐诗以他开卷,虽然才华不逮,但依然有可取之处。
好,谢谢大家的关注。
全唐诗咀华小记(一)盛世英主女郎诗-李世民 全唐诗咀华小记(一)盛世英主女郎诗-李世民 全唐诗咀华小记(一)盛世英主女郎诗-李世民 全唐诗咀华小记(一)盛世英主女郎诗-李世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