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也要讲基本法

作者: 拉普拉斯妖kk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12:15 被阅读61次

    本文内容较长,前面内容主要是一些方法论,实在看不起进去的可以直接拖到文章最后一段育儿小技巧、小建议部分。

    道可道,非常道。
    任何事情想要做好它,都要了解其基本法,也就是所谓的道。道之下是方法,在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我们会碰到对于具体方法如何选择的问题。这时,依照道所定之基本原则来做具体选择,比之各执一词久久无法决定要好很多。
    再来说育儿,育儿这个事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对夫妻双方的事情,而是一个家族的事情。育儿之道,育儿的基本法是需要在整个家庭中统一的,并且需要在亲戚朋友间同步的。这样,一方面我们能避免因家庭中的溺爱而带出的所谓的“巨婴”或者“妈宝男”;另一方面,也能避免亲戚朋友无意间给小孩带来的伤害。

    核心:自主

    本文脱胎于一本书——《育儿基本》,这是我作为一个准爸爸为我们家庭挑选的育儿之道,也是我送给即将到来的小家伙的礼物。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如何培养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在小时候,让他能成为自主、快乐的孩子,长大后,让他能成为独立、幸福的成人

    首先要确认的一个观念是给父母的,养育孩子是选择和责任,不可将其视为一种投资,不可以宣示所有权、控制孩子的人生、期待孩子的回报。在被控制中长大的孩子,很难发展出独立、健全的人格,而且成年后,会延续父母那里习得的控制习惯,继续成为控制者。这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是相当可怕的。如果一定要说养育孩子我们需要付出什么,而收获的又是什么,那么毫无保留地对孩子付出爱意,收获当他成长为独立、自由、快乐、幸福的人时你将获得的幸福感于成就感吧。
    不控制孩子也就意味着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从小自己能做主的孩子会更独立,懂得负责,不执拗,不会唯我独尊,也不会盲目从众。父母需要做的是尽早让孩子拥有责任意识,自己做的决定,自己就要负责,但我们给予孩子的是有限制的选择权。在孩子有能力做主的事情上让孩子自己做主,同时做父母的需要明智的消除掉所有引起孩子任性执拗的条件。全家共同践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会意识到他人的选择权利,以及权利的边界,这样的孩子必定不会唯我独尊。当然,从小自己有主意的孩子,长大了当然也不会成为毫无主见、随波逐流的人。

    父母基本守则

    要培养出自主的孩子,爸爸妈妈的第一守则是,让自己成为不断成长的父母。不是所有人生来就会为人父母,为人父母这件事也是需要学习的。父母需要学习的第一件事就是所谓的“叛逆”其实是孩子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你自己没有跟上他的成长速度。当亲子关系出现冲突时,应该从双方身上找原因,而不能仅从父母单方面的视角出发,基于父母并不应存在的“威权”,把一切判定为孩子的叛逆。在所谓的“叛逆期”,父母应该学会理解孩子,随着孩子一起加速成长。
    要了解,做父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担当改变、担当压力、担当责任、担当辛苦、放弃任性,并且终身学习。孩子的教养,仅仅把他送去学校,交给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教养的一小部分,而来自家庭的教育,才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为人父母需要担当的最重要的责任。
    学做好父母,需要通过不断阅读,从他人经验中获取自己可借鉴之处;需要通过不断思考、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或充实或改正;需要夫妻二人经常一起讨论,沟通想法,发现问题,达成共识,共同摸索出自己家庭稳定、成熟的教养理念。
    身为父母还有一个观念需要统一,就是在家庭中,夫妻关系是在亲子关系之上的,经营夫妻关系,应优先于经营亲子关系。夫妻之间,珍视彼此的感情,认认真真地相爱,是好的家庭氛围的基础,既可以为孩子创造充满爱意的成长环境,也会为孩子未来的感情生活、家庭生活做好的示范。在平常生活中让孩子看到相亲相爱的父母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情感教育。

    要培养出自主的孩子,爸爸妈妈的第二守则是,给孩子充足的陪伴。古人云“言传身教”,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不要给自己找理由。爸爸妈妈,要尽一切可能,亲自、一起,给孩子日常的、用心的陪伴。父母应该尽可能的让孩子在自己身边成长, 把孩子全权的交给祖辈甚至异地带娃都是不可取的。在夫妻带娃过程中,爸爸是不可缺席的,每个人男人都应该有做“超级奶爸”的觉悟。事业和工作不能影响生活品质,一旦有冲突、需要权衡,那么放弃或者调整事业和工作中影响到生活的那部分。时间确实不够怎么办?一是提高效率,二是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为陪伴孩子腾出时间。
    陪伴孩子需要人在,心也在。做父母的可以陪孩子聊天,认真听孩子说话,做好吃的陪孩子一起吃,带孩子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在孩子想出去玩时陪着出去玩,在孩子求助时反应“爸爸妈妈在”,以及时刻准备着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向你展示他的成就时,父母要分享孩子的快乐,并且给予及时的赞美。其实,小孩子会慢慢地学习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如果没有大人的误导,这种评价会很客观,很有原则。
    我一直认为,现代女性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工作的圈子,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爱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全职妈妈并不是一个女性很好的归宿。在家庭中,共同工作,共同养家,可以更好地保持夫妻二人之间地位的平衡,避免出现妈妈指责爸爸真钱太少,养不好老婆孩子,而爸爸指责妈妈啥都不干还带不好孩子的状况。爸爸也应该充分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一个男人如果错过了孩子的成长,也就错过了做一个好爸爸的机会,这是无法后悔的。孩子是两个人的孩子,他需要和父母同时建立亲密关系,需要同时从爸爸妈妈哪里得到足够的扶助、支持。

    要培养出自主的孩子,爸爸妈妈的第三守则是,充分尊重孩子。我们需要确立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尊严和思想,也需要来自外界的尊重。尊重孩子的起点,是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是他自己,乐于让孩子发展出他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爸爸妈妈为他规划的人生。爸爸妈妈所要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让孩子能够拥有属于童年的快乐,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分,能够发展出健康的个性和人格,至于学习,应该培养的是对知识、思考的热爱,而不是把知识和各种各样的学习形式强加给他们。
    要充分尊重孩子,这里有几个原则可以参考。一、不给孩子贴标签,二、避免孩子被评头论足,三、用温和代替严厉,四、停止唠叨,五、别逼孩子改改改。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尊严,他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尊严不被侵犯,而当他置身于一群长辈当中,没有办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对自己的评头论足时,新一代的爸爸妈妈应该懂得帮助他避免和摆脱这种窘境。
    父母都应该记住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是由深层原因的。我们需要接受,不断遭遇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常态;不断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孩子成长,正是父母的责任。要想娃越带越省心,越带越有成就感,做爸爸妈妈的应该学会抓大放小:抓方向,放细节;抓本质,放表象;看到真正的问题、彻底解决问题,而不是反复花心力处理那些不断重复的麻烦。

    要培养出自主的孩子,爸爸妈妈的第四守则是,和孩子平等交流。亲子之间需要更多的是“交流”,而不是“沟通”。“亲子沟通”更偏向于以承认为主体,由成人主导,对孩子进行有既定目标的引导;而“亲子交流”则更注重交流双方角色上的平等、彼此输出信息、思想、情感,各有贡献,也各有所得。良好的亲子交流是良好的亲自沟通的基础。
    如果还没有掌握亲自交流的更多技巧,那么就从最简单的倾听孩子做起。在倾听时,不要嘲笑和贬斥孩子的说话方式和内容,如果有不同意见,应该在孩子充分表达完后,再给出自己的意见,和他讨论。爸爸妈妈需要时时留意孩子的情感表达,并做适当的回应。在家庭中人人地位平等,大人不可居高临下。
    有一点无论对孩子还是夫妻双方都非常重要:说这一次的事,那么就就事论事,不计前尘,不揪过往,不胡乱联系,不上纲上线,不打脸,不揭短。
    不要对小孩说“XX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吓唬,威胁都不可取。经常“不被喜欢”的孩子,很难感到被爱、感到安全、感到自信。要么变得胆小、自卑,要么慢慢“学乖”,一味迎合大人。这对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我们应该把“XX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换成“XX不喜欢你这么做!”,就事论事。
    如果大人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认认真真和孩子说话,在和孩子对话时保持专注、倾听,表现出兴趣并作出积极的反应,大人之间经常聊天、讨论,大人能做到和孩子聊天时不打断、不反驳并适当推进和引导话题,孩子会更乐于和爸爸妈妈说话、聊天。

    和孩子建立自主规则

    爸爸妈妈能做到以上四条,一个家庭,就具备了让孩子自主的必要条件。但没有爸爸妈妈的刻意引导,孩子不会自然形成自己做主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作为充分条件,爸爸妈妈还需要做三件事:

    • 和孩子一起,确立孩子自己做主的范围。
    • 从孩子小时候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己做主。
    • 引导孩子面对内心,学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一个家庭中的事务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例如像孩子今天想穿绿色的外套还是红色的外套,想读什么书,过生日吃什么口味的蛋糕,去餐厅点什么菜之类的,孩子的个人事务。这些应该由孩子自己做主,大人只在必要时提出建议。
    第二层,比如为孩子房间添置大件家具,这种与孩子关系很大,但是由于涉及家庭财务,且关系家居风格,显然这种不是孩子能作出合理决定的,孩子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大人结合孩子的意见,做最后的决定。
    第三层,复杂程度超过孩子的理解和决策能力的与大人相关的事务,像爸爸要不要喝酒,妈妈要不要买衣服这类的事务,孩子无需参与更不可主导。
    要让孩子在“我的事”和“你的事”之间,建立明确的界限感,大人孩子坚守界限,彼此不可逾矩。

    培养孩子自主这件事要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做起,从出生开始,从喂奶开始,孩子想吃奶了就让他吃饱为止。到长到能自己拿勺子吃饭了就不要喂饭了,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怎么吃,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将孩子安排在安全的座位上,将勺子和饭交给他,剩下的就是等他吃完收拾场子了。这样做除了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做主,还有一个非常直接的益处——不会带出一个将来需要满世界追着喂饭的娃。想想一个当你看到一个自己努力喂饱自己的小娃时,会多么的开心!所以,在孩子开始萌生自我意识、试图参与和主导自己的事时,就应该鼓励他、为他的参与创造条件,而不是限制他、制止他。
    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一个关键的窍门就是“提供选项”,不就无选项的事,问孩子“要不要”“是不是”。在孩子自主遇到困难时,大人需要的是给建议而不是直接上手包办。如果孩子对自己的选择不满意了,大人需要提供的是一些支持,帮助孩子学会面对不满意的状况。这样做,一是慢慢教会他明白什么是选择、什么是结果、什么是责任,二是教孩子学会理性面对和接受不理想的状况,三是帮助他调整方法,以利于下次做出更好的选择。

    教会孩子与自己内心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纯真的,是能分得清善恶的。大人需要引导的是让小孩感受到这个世界中的良质。
    你热爱阅读,是因为你自己享受阅读的乐趣,不是因为可获得学校的阅读奖项;你认真做事,是因为认真做事是你自己的内心准则,你不能接受自己不认真做事;你善良、你守规则,是因为你自己认为善良和守规则是美好的价值,和自己是否被评价为“好人”无关。这些都是良质!所以,请多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并且尊重孩子的安静独处。
    面对内心,和内心对话,是一种自我的心理训练,也是心智成长的必要途径。一个人只有具备直面内心的能力,才能获得坚定的内在力量。这种训练,如果在成年后进行,那将是非常痛苦的过程,而从孩子小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着意培养,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理成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培养孩子四个方面的自主能力

    父母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主要在四个方面,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分别是:自主生活、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情感。

    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事自己做,日常生活琐事无需依赖爸爸妈妈照顾;二是了解并遵从基本的“社会化”规范,为他们未来顺利地成为社会人做初步的准备。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大人需要做到的就是提供帮助,而不做监督,不提过高的要求,只提醒、建议,不批评,并且要赞美孩子的劳动成果。这里的赞美不是那种居高临下的表扬,而是真心实意的像赞美一个成人的成就一样的赞美,这很重要。
    培养孩子不娇气,也是培养孩子自主生活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因为,一个娇气的孩子,很难适应幼儿园和学校的集体生活,而一个娇气的成人,更是难于面对生活必然会遇到的大小困难、挫折、艰辛。要孩子不娇气,大人就得掌握一个原则:只看受没受伤,不要怨东怨西。受了伤,只看伤势如何,不要表现夸张。告诉孩子,磕磕碰碰是正常的,而且是自己不小心,怪不得桌椅板凳小石子,也怪不得大人,下次自己小心就好了。
    孩子小时候生病很正常,孩子生病了,大人首要任务是理性地分清轻重,做合适的处置,该去医院去医院,该在家休息就在家休息,而不是把表现自己如何如何心疼,如何恨不能以身相代当成第一要务。打针吃药切不可哄劝,告诉孩子疼一下就好了。孩子在家养病时也不要随身侍奉。不可因为小病而轻易的不去上学,对于学生来说,严肃认真地对待上学这件事,是个底线。
    孩子情绪不佳时,大人只需要问问情况,并告诉孩子,偶尔不开心是正常的,大人也常常有不开心的时候要学会自己面对不开心的事、自己转移注意力、自己把不开心的事慢慢放下。
    培养孩子自主生活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培养孩子守规矩。守规矩,对孩子健康成长是必要的,而且越懂得守规矩的娃,越会享受到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并从中受益,自然,父母也会更轻松、省力。孩子在一岁以后就会有更多的外出活动,这时只要是在公共场合,大人都应该注意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且大人要首先自己懂得规矩,让孩子做到的同时,大人自己一定也要做到。没有从小就淘的没边的孩子,只有从小被惯坏了的孩子。父母应该学会区分,孩子的“淘气”行为中,哪些是纯粹的好奇、探索行为,哪些是攻击性、破坏性行为,前者应该得到正确的引导,后者则应该尽早制止。
    我们希望孩子从小就明白:你的自由,不能侵害他人的自由;你的利益,不能凌驾于他人的利益;你的快乐,不能建立在对他人的不尊重和对规则的破坏之上。这些都是一个人的基本教养。
    最后,父母需要培养孩子懂得分享。不吃独食,要学会在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分享美好的事物。要教会孩子节制,避免贪欲。

    如果问人一生中养成哪个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呢?我觉得是阅读。阅读虽简单,却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无论我们多大的年纪,阅读都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不断成长。我现在非常感谢我考研那段时间对于一些所谓的杂书的阅读经历,那是我人生观、价值观完善的阶段,尽管有些晚,但是这段启蒙的经验是让我受益终身的。所以对于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我觉得要从出生开始培养!
    这里的自主阅读是说,读什么书由孩子自己选择,孩子买书不设预算,不给孩子阅读设目标,做计划,不给孩子讲书,在孩子要和我们分享书中内容时积极参与。开卷有益,不要认为那些所谓的课外书就是无用之书。要记住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硬知识”更重要,而阅读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能力。甚至可以功利的讲,会读书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
    阅读是一种内化的习惯和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积累,需要沉浸式的影响,需要家庭内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父母要做的是尽早开始,让孩子与书保持亲密接触,让阅读成为孩子自然而然的习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图案很大,色彩鲜明的书,不要那种识字的,这时的阅读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为主,不以教知识为目的。记住一个原则:在阅读上大人需要做的就是初期的正确引导,让孩子从心底里爱上阅读这件事情,后面的事情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当然,父母自己也要培养阅读习惯,否则孩子在读书,你在旁边看手机,看电视之类的,我想最终孩子也不会热爱读书的。
    那么,关于引导孩子读哪些书,不该读哪些书,这里有几点小建议。
    心灵鸡汤、公主王子的故事、充满暴力的故事,这些,孩子越少读到越好。
    儿童通识教育,像儿童百科,儿童历史书,儿童自然书,儿童奇幻读物这类的书可以引导孩子多读。
    总之,有助丰富常识的,有助了解生活的,有助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的,有助认知社会、历史的,有助发展学习能力的,这类书都是可以引导的。

    父母的绝大部分烦恼、劳累,都来自于孩子的学习。父母对于孩子的管教也主要在学习上。其实,学习这条路终究是需要孩子自己走的,父母在孩子学习上,真正应该花费心力的地方,是从小培养孩子真正“独立”上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像吃饭,你得让孩子自己会吃饭,而不是每天自己喂孩子吃饭。
    让孩子“独立”上学,首先,从不帮孩子背书包做起。其次,对于书包的管理也应该交给孩子自己,每天该带什么书是需要孩子自己解决的事情,父母可以教的只是整理收纳的方法,切不可直接上手。最后,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作业是你的,不是我的。一定不要每天从头到尾盯着孩子写作业,帮孩子养成独立写作业的习惯,不单可以节省父母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大有好处。但是一定要告诉孩子,遇到自己不会的困难题目,先自己动脑筋,实在做不出来的,要找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定会帮你,不可以空着去交给老师。对于这些孩子觉得困难的题目,一定要好好总结,找到孩子的薄弱环节,以后才可重点加强。
    认真是孩子自主学习的基本素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心流,这种状态其实往往就是人认真做某件事时能体验的一种状态。而对于孩子来说,认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素质。父母想要培养孩子认真的素质要做的主要在三件事:
    第一,给孩子的日程流出充分弹性,让孩子有充足时间,专注于同一件事。
    第二,孩子做事时,不要催促。
    第三,孩子挑战有难度的事时,不给孩子泼冷水。
    孩子能自主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乐趣,这是需要正确引导的,爱学习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如果整天逼着孩子学,可能会扼杀孩子一生的学习意愿。父母首先需要做到两点:一时不问孩子”爱不爱学习“,二是不给孩子贴爱不爱学习的标签。然后,不要把学习限定为”有用的学习“。学习是通过视、听、动手、思考等手段,获得知识或者技能的行为和过程。一个人一生中,各种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行为和过程,都是学习。父母需要多鼓励孩子广泛的学习和探索,积极回答孩子的所有提问,肯定孩子从学习中获得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且让孩子看到爱学习的大人。
    记住,每个宝宝在刚出生时都是好奇宝宝。没有天生不爱学习的孩子,孩子从一出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探索的欲望,而且在不断地学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慢慢消失,常常是大人的错误做法所致。只要爸爸妈妈方法得当,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以学习为乐的孩子。
    扼杀孩子学习热情的一个很重要的错误示范就是逼着孩子学学学。除了上课、写作业,孩子放学后、周末时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休息,爸爸妈妈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这些休息时间也是孩子能自主安排的时间,而自己合理安排这些时间,是孩子一种重要的能力。大人不能只看孩子花没花时间,而要看这些时间花在了哪里,是不是需要花这么多时间,然后帮助孩子,找到方法,提高效率,让孩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都成为有效时间。父母需要引导孩子找到真正的能让其保持一生的爱好,切不可盲目的逼着孩子什么都学。还有,记住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孩子具备终生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他送到大学就完成任务。
    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父母应该做到理性讨论,多表扬,少批评。不要抓着分数不放,要看差距,看进步空间。另外,不要把孩子的成绩当做谈资在亲戚朋友中谈论、比较。更不可当众对孩子的成绩评头论足。
    孩子上学后父母需要与老师建立有效的沟通,记住这十六字真言:充分尊重,认真倾听,如实表达,平等讨论。就事论事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和老师沟通一定要把握要点,聚焦问题。另外,如果爸爸妈妈能在和老师的沟通中,帮助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会对老师和孩子都很有帮助的。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尊重老师的专业,这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除了生活、阅读、学习上的自主,孩子情感上的自主表达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和家人、朋友建立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他的情感不是在父母的严密控制下发展的。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孩子的情感发展,尊重孩子的情感,不干涉并尊重孩子发展情感和建立亲密关系的方式,表达对他们良好情感发展的赞赏。父母要在两个方面重点引导:

    • 感受和付出善意:乐见孩子能在生活中那些细小的地方感受到别人待自己的好,也能在力所能及的小地方,付出小小的善意。这些无关得失,但关乎人生美好。我们并不欣赏那种“绝对利他”的价值观,同样,也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
    • 恋旧于长情:让孩子能从他们小时候起,就能体会和感悟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美好人情、亲密关系,并且一直珍视,让他们的内心,永远拥有一个丰饶、温暖、柔软的情感天地。

    育儿小技巧、小建议

    • 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就可以让他自己选吃的,而且要求,自己选的,好吃不好吃,都不可以要求再买别的。
    • 如果父母有孩子难于控制的忧虑,不妨夫妻两个人坐下来,花上一两个小时讨论下,我们为什么要害怕孩子有主意,害怕孩子自己做主,想要控制孩子呢?这种讨论有时候要回溯到自己的童年,要触及不快的经历,但想清楚了,会是做父母的又一大进步。
    • 家务活爸爸妈妈会做好,但是小孩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好。孩子想参与家务,可以给予一定的金钱奖励充实孩子自己的“小金库”,但“小金库”的开销需要到爸爸妈妈这报备。
    • 爸爸要出差,妈妈偶尔有事出门做不了晚餐,不能正常陪伴孩子,要提前和孩子“请假”沟通。这样孩子和大人都会把陪伴孩子当做一件“要事”来看待。
    • 如果爸爸乐于参与照顾宝宝,但技能还不够强大,怎么办?多鼓励,少批评。
    • 爸爸妈妈们要节制“给孩子用最好的东西”的欲望,接受“我尽力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观念,合理控制育儿支出。
    • 做一个“慈父”,对孩子细致、耐心,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总是看他的好处,偶尔不太好、需要提点的地方,可以心平气和的找他“谈谈”,而不是责骂一番,更不用说打孩子。
    • 和孩子做朋友,一起看电影,听相声,讨论好玩的事情,用孩子东西时说“借”,受到孩子帮助时说“谢谢”。
    • 大家族聚会,尽量少谈论孩子。尽量不参与谈论别人的孩子,也尽量不把话题引向自己的孩子。无论是以炫耀的姿态,还是自谦的姿态。不可避免地谈到孩子时,只简略地说些最基本的信息。对包含评价的询问,尽量做含混的描述性回答,例如“还不错“。
    • 对于乐见孙辈好成绩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以不当着孩子的面,将孩子的成绩汇报得详细些,但是要叮嘱,一定不要在孩子之间做比较。
    • 对于婴儿,哭是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如果在一岁以前,父母能够做到识别孩子哭闹背后真正的需求,并且迅速满足,就能避免孩子发展出用哭闹表达需求的习惯。
    • 夫妻之间要多就如何带孩子展开讨论。这种讨论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也不需要孩子的祖辈参与,只是夫妻之间,认认真真地讨论咱们该如何做父母、如何带孩子。当两个人意见不一致时,不要争吵,要坐下来原原本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共同分析,就行同事讨论工作一样。夫妻间培养出理性讨论的习惯,对于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育儿方式,非常重要。
    • 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言行,其实是来自于大人的坏示范。大人一旦在自己身上看到孩子不好言行的成因,要做的不是要求孩子改,而是马上要求自己改,减少、停止那些不好的言行。
    • 教孩子明理,是家庭教育的一项基本工作。孩子做了错事,如果确实是孩子还不能正确理解的事情,就需要大人跟他讲明道理,而不是一味的责备。
    • 要求孩子,没有特别紧急的状况,不要满屋子大叫大囔”爸爸妈妈“,有什么需要,要走到大人身边来说。
    • 给孩子喂饭时,如果孩子抢勺子,就给他一把安全的小勺子让他胡乱挥舞。
    • 自己做作业,自己收拾书包,自己记着带齐上学要用的东西,自己换衣服,自己把换下的衣服防到脏衣篓,自己添饭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需要他自己去做。
    • 孩子学走路时,可以让孩子穿着长裤在平坦、没有障碍物、没有突出尖角的地方练习,大人只在一旁提供必要保护,目的是保证没有危险,不是时刻准备着扶孩子起来。孩子摔倒了,只要没受伤、没危险,即便是哭了,也不要去扶,告诉孩子”没关系,宝宝自己起来啊“。
    • 如果孩子生病在家休息,大人在家陪着,那么大人该做家务做家务,该工作工作,孩子也该干嘛干嘛,觉得困就睡一觉,不困就起来看书玩玩具,到吃饭的时候起来吃饭,到吃药的时候起来吃药。
    • 和孩子聊天时,遇到不守规则的案例,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讨论那样做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 如果孩子多,对于好吃的,能计数分开的,就明确数量,计数分开,不能的就大家一起吃,不可以一人抢吃,也不可以计较谁吃得多,谁吃得少。
    • 孩子从三个月开始就可以接触一些图案很大、色彩鲜明的布书,在加上一些彩色的识物大卡。
    • 将”课外书“这三个字,从家庭词汇中清除出去,也从父母的教育理念中清除出去。
    • 甭管房间多小,给孩子一个自己的书架。
    •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先尝试,有困难时再找爸爸妈妈。同样,孩子在做事时,父母也不可未经邀请就上手去帮忙。
    • 不允许把手机带到餐桌上,边吃边看;正在玩的玩具、正在看的书,吃饭时不允许带上餐桌;孩子的电脑桌和书桌分开,不可以到电脑桌上写作业。。。(杜绝一心二用的条件,培养孩子认真、专注)
    • 鼓励孩子玩乐高,建筑模型,航模等等这些能按图索骥的玩具,培养孩子按部就班的能力,这其实也是专注力的一部分。
    • 给孩子”自在小鹅式“的假期,不要报课外班 ,可以参加兴趣班。无论周末还是假期,电脑可以玩,但必须限定时间。

    推荐育儿书籍

    • 《怀孕圣经》
    • 《完全傻瓜指导系列·做个好爸爸》
    • 《从出生到三岁》
    • 《国际母乳协会关于母乳喂养的建议》
    • 《斯波克育儿经》

    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育儿也要讲基本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ld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