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桐山硖谷有一条长约三华里的青石路。青石路伴随着黄泥江蜿蜒而上,最后到达桐山中学。在我少年时期,每天天麻麻亮从家里出发,沿青石路走到学校,傍晚又从学校回来,经青石路走回家里。这一来一去,就是三年的时光,除了节假日学校放假,风雨无阻,无论是酷暑烈日,还是严寒冰雪,每天两趟是雷打不动的。这条青石路,记录了我初中三年的喜怒哀乐,及成长。
遥想当年,为了赶学校的晨读,我基本上是凌晨六时左右,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结伴出发,有一种披星戴月的浪漫,伴随着蛙虫的鸣叫及雄鸡的高歌,我们背着书包,行色匆匆,你追我赶地向学校出发。为了赶时间,是允许欣赏山林清晨的美景的。只有在傍晚时分,迎着下山的夕阳,我们才有机会欣赏夕阳下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景。傍晚,金色的阳光照在山林之中,照在黄泥江上,给山河镀上一片金黄。江水微波粼粼,在夕阳下分外的妖娆。
有时,我会坐在青石台阶上,望着金光闪闪的江水,感慨大自然的美丽。这种情形一般不会很多。当时,父母在下午出工时会把牛赶到山中,等我们放学回家胡乱吃点东西填饱肚子后,再去山中把牛赶回家中。不过,我很喜欢走在青石路上听着江水潺潺的声音,有如天籁之音般缓解学习的劳累,给自己寻找一些生活的乐趣。
初中毕业后,很少再走这条青石小径了。再后来,到处通了公路,出门大部分时间都是坐车,走这条青石路的机会更少了。好在这条小路临河,山势险峻,所有的公路基本上都避开了它,保持还算完整。只是因为几乎无人行走,杂草和小树生长到了小路的中央,假如不认真观察的话,你还真看不出这是一条小路,而且是古代湘黔古道东线的必经之路。
我比较念旧,在今年清明时,特意去重温了一次少年上学时的情景。那天,下着小雨,我穿着雨靴,打着雨伞,行走在杂草丛生的青石路,听着江水呜咽,寻找着四十年前上学时匆匆的路步声。
杂草上的雨珠打湿了我的裤脚,在迎面而来的江风的吹拂下,虽然已经是四月,气温还是有点的冷,但我的心却是火热的,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求学时的光景。
青石路很短,我的记忆却很长,沉吟细细的雨中,我少年时的青石路,又一次被我踩在脚下,向着远方延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