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2月初,加拿大卫生部长明确表示:“加拿大不会跟随美国和澳洲限制中国人(或去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我们认为禁止入境的做法现在没有支持的证据,也并不合理。” 在加拿大学习和生活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我,对于加拿大政府的这个决定一点都不意外,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友善、包容和慷慨的国度,并不是某些人口中的米国的应声虫。
但这个消息出来后,还是有点替不设防的加拿大人民担心的,毕竟在SARS期间,除中国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加拿大是感染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2020年3月12日,加拿大总理办公室发布新闻通稿,总理及夫人正在自我隔离。总理夫人出现流感症状,经检测,对新冠病毒呈阳性反应。新冠疫情在加国迅速蔓延,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
前不久,我还开玩笑地说:钟南山爷爷所说的“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隔离防疫法“,发生在中国,还好一点,如果这事情,发生在加拿大,那就惨了。因为中国家庭的高储蓄率还是能让大多数的家庭在经济上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问题,而在加拿大,人们一旦受疫情隔离影响,失去收入,那么,后果将不堪想象。
2017年,加拿大一个民间组织调查显示,如果当月开支超出200加币(折合人民币1040元左右),有超过50%的家庭是无法支付的。2018年,加国家庭储蓄率跌到了1.4%的新低,而家庭债务和可支配收入比率则到了170%。如此之低的储蓄率和如此之高的负债率,让加国很多的家庭一旦作为经济支柱的家庭成员失业,就会无法偿还到期的房贷和信用卡债务,失去房子和濒临破产就在所难免。
看完上述数字,你可能会有种感觉,加拿大经济很差,国民收入状况很差。其实不然,在过去的几年里,加拿大的GDP增长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2019年的失业率更创43年以来的新低,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很多省份的每小时最低工资达到了人民币75元。那为什么加拿大经济表现如此强劲,但人民却深陷债务泥潭?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加拿大的家庭储蓄率曾经达到15%,而家庭债务和可支配收入比率也只是90%。
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在这个高福利的国度里,教育和医疗基本是全民免费,政府对于老有所养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因此,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都相当的高,积谷防饥的意识当然是欠奉了;第二、在低利率的推行下,加国人民屈服于诱惑,过度的超前消费,不断推高的楼价,让他们一方面享受了高水平的生活质量,而另一端,则是不堪一击的经济状况。
加国人民面对的严峻形势,对于我们来说有需要吸取教训的地方吗?可能有人会说,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储蓄率都超过了50%。关于这个数字,我们要来做个科普。近年来,我们在很多媒体和某些经济砖家们得到的信息是:中国居民的储蓄率高,要促进消费。这主要是他们把国际货币组织公布的中国国民储蓄率当作了居民储蓄率,国民储蓄包括的是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储蓄,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储蓄是远高于居民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2017年中国居民的储蓄率仅为12.74%,相对于2012年下跌过半。
改革开放前30年,大多数劳动人口普遍对消费的要求不高,习惯将收入储存起来。而如今80,90,00后成为了中国消费的主力。很多年轻人不仅是没有储蓄的“月光族”,而且相当多的人在负债消费。根据一份研究报告,38%的90后没有储蓄,36%过度消费,只有26%有适当的储蓄。另一个针对39岁以下年轻上班族的调查显示,27.3%的年轻人正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更有13.4%的年轻人为“零存族”。2010年以来,居民消费性贷款,尤其是短期消费贷款,在居民贷款余额中的比例由不足8%显著增加到接近15%。
在我们辅导的个案中,我们发现有非常高比例的年轻人从大学开始,就有刷爆信用卡的问题。无法控制的消费欲望与糟糕的财务状况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工作和生活都陷入了困境中,根本无法专注于事业和人生的规划、发展与行动。
加拿大人民不需要担心孩子的教育经费,不需要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不需要担心老无所养。即便失业了,也能拿金额不低的失业金。找工作,不会有性别与年龄歧视。即便破产了,过几年又能重新再来。
想弱弱地问一句:现在,如果中国的年轻人失业了,不靠啃老,平均能撑几个月?
积谷防饥,未雨绸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丢不得啊!
在未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持续不断地和大家探讨如何建立财务管理意识,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工具,以及制定可行的财务管理方案。能让你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只是目标之一,我们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拥有健康的财务状况,开启美好生活之旅。
如果你对个人财务管理的话题感兴趣,可以找我们聊聊你的想法或疑惑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