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说过,中国文学的最高审美是“尽善尽美”。前者强调思想性,后者讲求艺术性。
道德是文章的基础。杜甫可以当仁不让地被尊诗圣就在于其可以忠君王所忧,悲民众所苦。当代中国上得殿堂的小说,无不切实反映着现实的期待或疾苦。没有道德立意的文章,犹如无根浮萍,断线风筝,纵使飘渺婀娜,也终究浮幻逝去。古代,对于道德的要求,从文章扩展到了文人,就是风骨。诸如贰臣不忠,狂妄不谦,淫欲不节这些道德缺失,都会把作者和作品打入冷宫。近现代以来,文学的专业化和学术化,让道德标准逐渐被限制回作品。拜倒石榴裙的依然可以是文豪;谄媚鼓呼的依然可以把题字挂在故宫后门。
以文字为基础的文学,从艺术性而言,重点讲求两个方面。一个是脱离音乐以后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节奏与韵律。悠悠荡桨,咽咽喇叭,都是文字可以带来的可听之美。另一个是从字形,句式到结构带来的视觉之美。重章叠句,骈俪对仗。这两种美并不割裂,时常融合在一起,共同成就可感。
中国文学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就是惯用代指。一个人,一件事或一种场景会有众多代指。一方面不同的代指可以将人、事分割为多个不同的面向,择适情适景的代指,可以提高文字表述的精准与效率。另一方面,代指蕴含着丰富的背景信息,利用代指背后共通的文化积淀,能推动读者参与到文章的创作当中,提高作品的可读性。例如称皇宫为紫禁城时,就透着官对民的威严;而称之为大内时,则是官宦阶层对中枢之地神秘的敬畏。
求善致远,追美达臻。弃善非美,无美损善。文学史就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善兼备的历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