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的心情很是纠结,原因来自最近比较火的那篇朋友圈文章,咪蒙的《致贱人》。
我早就将朋友圈屏蔽了,知道这篇文章还是因为知乎。有人提出问题,如何看待这篇文章。我当时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点进去看了一下别人对这篇文章的看法,也顺便看了一下文章本身。
坦白讲,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屑:这也算是文章?
然后看到高票答案全都是批评咪蒙、批评这篇文章的,我也是开心得不要不要的,好像自己的价值观被认可了一样。
我会在每天睡觉之前,思考一下今天做了什么,属于纯粹的开上帝视角审视自己。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为数不多的好习惯之一。
话说,当天晚上,我想到这件事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不屑是真的,但是更多的,是嫉妒。
咪蒙的这篇《致贱人》的确不是好文章,这没什么可辩驳的,不屑即源于此。但是,它是一篇好文案。
我刚刚转行文案编辑的时候,认为文案需要灵感。后来才知道,文案其实是一门技术——至少技术要在灵感之前。一篇好文案,至少要做到两点:说人话,抓痛点。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致贱人》可以引爆朋友圈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它用一种发泄性态度说出了无数人的所曾经遭遇过的抓狂——而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不是文中说的那个“贱人”,只会回忆起别人对自己犯的“贱”。
“选择性失忆”或许是人的本性。
这样的文字其实我也能写出来。曾经在律所工作的时候,我负责从零开始运营公司的微博。我其中的一篇微博,就是这一类的,以一种发泄性的口吻,用一些与脏话擦边的文字写就的。
然后转发几百,带来超过五千的粉丝。当然,我当时at了一群律师、律所。不过,这仍然可以证明这种文案是非常之有效的。
不过,我从来都没有在自己的文章中运用过这种技巧。
不是不能,而是不想。我不想在我自己的文字中,运用那些商业化的,技巧性的营销手段,因为我认为那是一种自贱。
然而,成为一个可以用自己的文字来养活自己的人,又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要有内容,还要有粉丝。当然,咪蒙之前就拥有百万左右的粉丝基数,这也是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保证文章、文案不被埋没的必要条件:渠道。
毕竟,“内容=粉丝”的公式早就过时了。
于是,看着咪蒙用一篇《致贱人》就带来了20万左右的粉丝——20%的增长,嫉妒也就随之出现了。这种嫉妒,不是酸葡萄心理,更像是一种纠结。
龙虾or爱情?
毫无疑问,我是选择爱情的那种人。必须承认,之所以选择了爱情,主要是我目前不缺面包——连饭都吃不饱,还爱什么情?不过大多数人的心理都是一边啃着面包,一边拥抱爱情,一边看着旁边的单身狗吃着龙虾鲍鱼,然后擦掉嘴角的口水,狠狠的咒骂:
“撸一辈子吧,注孤生的单身狗!”
显然,此刻我就是这种心理。当然,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还有一个:我选择的爱情至少在当下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而选择龙虾的已经吃嗨了,嗨得不要不要的那种。
毕竟我还没有达成“用文字养活自己”的成就。
坦白讲,此时此刻,正在这这篇文章的我,并没有摆脱这种自然而又畸形的嫉妒——相信我,自然与畸形并不冲突。当然,我仍然会坚持自己“让别人通过我的笔,看到我眼中的世界”的信念,不过还是需要找一些理由自我安慰,比如“我很真诚,她很虚伪;我在坚持本我,她向世俗低头”之类的,虽然略显苍白,但也就这样了。
聊以自慰嘛,估计过几天就没啥事了。
至于我所作出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就交给时间去判断吧。
滴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