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通过课题分离调整自我情绪

通过课题分离调整自我情绪

作者: 妈妈Grace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05:20 被阅读0次

周日去参加了一个种草很久的一日工作坊

中午下课的时候看到我早上出门先生就给我发了几条微信,说了两件事:一个是问儿子的线上英语课程我有没有操心,有很多问题。二个是抱怨我周末又安排了事情。语音中能听出他的不耐烦和不高兴。

我也感觉到担心和困惑,儿子的英语课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呢?同时也觉得内疚和不安,周末时间安排学习没有陪孩子好像感觉不是个好妈妈

下午下课急匆匆回到家里,想问问孩子的英语课程出现了什么问题?

先生看上去特别疲惫,斜躺在沙发上:你都不操心的吗?你自己看看吧?理解不了你有那么多要学习的吗?经常那么忙,和我商量了吗?以后周末能不能不安排事情?

听他这么说,本来还有一点点愧疚的我心里也生出了抱怨:你就不能理解我?我也很辛苦,早上五点多起床到出门,晚上5点多回家到睡前,所有的时间基本上都给了孩子。我喜欢我的工作,也希望更好的工作可以对家庭有更好的改善,平时的学习安排都是在半夜进行,压缩睡眠时间,你怎么就不理解?因为周末有安排,平时我也空出时间来陪孩子,孩子放暑假我整天都没着他也没有安排工作,这是我努力协调做的平衡…………

虽然心里有抱怨,好歹有这么多学习的基础,带着一点点情绪,和先生共情:你是觉得带孩子很累是吗?希望我周末多点时间陪孩子?

协调结果是以后每个月有一个周末我可以灵活安排。但似乎这样的结果我们俩并不真正满意。

晚上再重新回想这件事情,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一个月有一个周末我自己安排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结果,我需要更好的安排我的学习,对于孩子和家人的陪伴我可以在周中,或者月度旅行中,或者更有效合理的安排。

这个过程中我反思:

我的情绪来自哪里?(我觉得他不理解我,不理解就算了还生气?怎么能对我这么不耐烦呢?)

我的需求是什么?(自己合理的安排时间,家庭和睦,有时间陪伴孩子和先生)

他可不可以生气? 可以,这是他的情绪

他可不可以感觉到难受不舒服?可以,这是他真实的感受

想到这里,突然觉得豁然开朗。憋开情绪,回到这个事情上,我们还是可以协调。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家庭幸福和谐,孩子健康成长,夫妻亲密有爱。所以我也很愿意放弃我自己的一些需求,调整时间安排。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和先生二次沟通,表达我的感受,和我接下来的时间安排,先生也特别认同和接纳。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提出的课题分离: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别人的课题,你左右不了;属于自己的课题,后果自己承担。因为人际关系产生的感受,是谁的感受,就是谁的课题。

怎么来分辨一件事情到底是谁的课题呢?阿德勒给出的正面回答是:某种选择谁带来的后果谁来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比如:

对我周末安排事情,先生感到不理解,生气。或者说先生选择了不理解和生气,这是先生的课题,所产生的情绪、感受也是先生的课题,这个他需要成长和调整的部分。

我面对先生的情绪产生的情绪,“这有什么好生气的,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这是我的课题,是我需要成长的部分。

我选择调整我的时间,如何协调先生的需要,我的需要,孩子的需要,这是我的课题,我需要做的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


再比如我们很信任的人辜负了我们

我选择信任他人,这是我的课题,我承担信任他人的后果

别人如何对待我们的信任,这个他的课题

能够体会到课题分离,我们就不会受困于人际关系为他人的问题,痛苦和情绪买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通过课题分离调整自我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ra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