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在学习《宁向东的管理学课》,本周收获如下:
1.泰罗就是通过改善效率,在自己的能力没那么好的情况下,靠一个杠杆发挥出更大的效能,然后打败了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
2.那什么是“局”呢?“局”就是你身边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状态与关系。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管理学概念,叫做“资源”。什么是“资源”?人是资源,物是资源,名声也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总之,你身边的一切其实都是资源。而且,这些资源都和你有关系。
3.人只要想做事,就会有个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当你朝着这个方向行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局”里。为什么呢?因为你身边包围的所有资源,都跟你有了关系。有些资源是支持你的,你可以支配,我把它叫做“正资源”;有些资源是阻拦你的,不能为你所用,我把它叫做“负资源”。人之所以被困在一个局里,就是拦着你的负资源太多,你冲不出去,就没有办法达到预定的目标。所以要想办法把负资源移开,让自己冲出去,这就是“破局”。而故意给他人设置负资源,让他过不去,或者让他必须按照你的意思,绕着弯走,这就是“做局”。
4.“破局”,本质上就是调整资源的性质,正的变成负的,负的变成正的,然后变换资源和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让自己能够走得通。
5.新加坡这所工厂告诉我们,在新的时代,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寻求一种效率上的平衡,就是来自于人心的效率和来自于外部强制力的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这需要更高的管理境界。
6.能做大事的人和成功的企业都不会只靠自己的蛮力,而都善于借助外部的力量。
7.如何把握趋势,关键在四个词:审视、准备、辨识和行动。先审视局势,然后做准备,辨识“机会窗口”,最后再行动。这有点像鱼鹰抓鱼,要抓到最佳的时机,讲求的是准和快。前面都先蓄积力量,然后静静地等待,在最好的时点上出手,抓住机会、有效切入,最后取得成功。
8.先从一个人说起。费孝通先生,他是上世纪一位大社会学家。费老最有名的一本书叫做《乡土中国》,在这本书里他把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作一种“涟漪效应”。
“涟漪”,形象地说就是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平静的水面上会产生出一圈又一圈漂亮的波纹。波纹,用文舀舀的话来说,就是“涟漪”。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的社会关系,就是这样一圈圈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所以,这种现象就叫“涟漪效应”。而位于中心点上的,就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是一人一涟漪。
中国人想事情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考虑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是引发涟漪效应的中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涟漪,有自己远近不同的圈子。远近不同,也就意味着亲疏关系不同。我们有时候讲,“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总之,涟漪效应是对中国人关系一个很好的概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