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突然在脑中翻腾,写在自己梦想清单前面的话:“重要的是我们仍然还活着的每一天,但是仍旧仍旧永永远远要对未来怀有期待。
相信能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恩赐,相信能活下去的自己一定能行。
那么,我便可以不畏生,也不畏死。”
下面备注的解释是:
因为,我所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认认真真的生活,所以即使死亡来临,也定不会感到后悔和遗憾。
那么爱我的人其实应该感到幸福而不是痛苦。因为你们所爱的这个人她这一生没有白活。
所以,不要悲伤也不要难过,你们应该为此感到幸运。
去祝福她。而不是痛惦她。
至少,从一个人的纬度来说。
她这一生。是快乐的。
然后记住她的生活态度。
坚强而乐观地活下去!
而倘若她真能幸运而健康的活到年迈。
那么也不要为没有受到的公平对待或是没有得到的事情而感到痛苦。
因为,人的生命,最公正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生命属于我们自己,而我们的人生也如此幸运的掌控在自己手里。
所以永永远远要看到自己得到的而不是失去的。
也不要为眼前暂时的失意而感到悲观轻世。
因为我始终觉得,能活着,就是好事。
至于能活成什么样。
如果你坚信。然后去努力。最后实现了。这是幸事。
而如果,终其一生,你仍旧没能实现你想要的生活。
不要灰心。因为追寻的途中已经把你塑造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你了。
所以,怀着乐观的心态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一切是一件好事。
因为至少最后无论你有没有得到,都感知道快乐的,都是真实的你自己。
并且,在我目前仍旧不太成熟的看法里。
其实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在一定程度上本来就是一种伪命题。
当然以现实的标准而言可能金钱就是标准。
但金钱本是中性。
没有情感,不可或缺,但也并非人终其一生要去追寻的东西。
不过世上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
所以,关于想要追寻什么的问题要问你自己。
发展的关键在于矛盾的解决,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抓住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
而剩下的一切,小时候的课本都有过详细的讲解。
不过凡事不宜太过,生活的方向和路径远远不止一个。
但我原本就是凡人一个。
所以,只能尽量提醒自己不在汹涌而澎湃的“追寻物质和精神的独立”口号里,得过且过。
但,人生意外太多。
我始终认为:自己,要追寻。但自己现有的生活,仍旧要权衡。
因为,不到生命的最后或者不到突如其来或者迫不得已分或者失去的时刻。
我们很难去明白,原来拥有的,已是我们想要的。
可是人?本来就是无法知足的不是吗?
就像童年那个永远可以有任何解释的渔夫与老者的故事。
突然明白不能说服自己的原因可能是:没有经历生活而妄谈生活本来就是可笑的。
但是,如果不能想象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有哪来的世界观指导的方法论。
然后好像突然被一个苹果砸中,又或许是柿子:
如果人的一生真有可以复制粘贴或者提前可得的路径。那么,估计所有人的生活。基本大同小异。
但是人生,哪有这么多想明白再执行的道理。
重要的是走出去。这应该就是实践第一和意识第二的意义。
所以,能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在我垂垂老矣。
但,老来永远不会知道现在的的想法。
至于想法这件事。
解释不清的东西只能暂时放在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