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儿(其实是这个馨,嫌笔画太多),今年5岁,小丫头片子。上幼儿园大班,今年毕业,下半年上一年级。由她妈妈的妈妈带大,她叫婆婆。我把她婆婆叫姐姐。没见她之前,她心里的排位是:她自己,她婆婆,她爸,她妈。
我那时还没有登上她的排位榜。我和她不熟,还是籍籍无名之辈。但和她相处3天之后,我挤身于她的排名之列,一跃成为排名第一。
初见她时,她很羞涩,但我比她更羞涩。这么小的孩子,没玩过。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掉了,背在背上怕滑了。用什么办法,怎么样才能降服她,我心里暂时没底儿,也没怎么想过,系统的策划过。
但又想到,我是什么人,大半辈子都走过来了。什么世面没见过,什么人没处过,难道还怕了一个小女孩不成。就这小女孩,三天必须搞定。让她服我,并且爱上我。
就像全国人民一刚开始玩QQ那阵子,我的原则就是10句话之内必须搞定一个人。如果对方10句话之内能精神契合,能聊得来,或者那些聊天能来去自如,那么彼此就成为了好友。如果10句之内搞不定则放弃。因为放弃的太多,所以后来连网恋都没有机会。
你们的QQ是几位数字?有5位数字的吗?多一位数恐怕都有沟通障碍。
和小心儿初次见面那天,是我和她婆婆到校园去接她的那天。
那天去时,我什么也没买,两手空空。因为不知道她到底喜欢什么。
我们到了学校门口,还有半小时才下课。于是就在门口等待。
当时心里无比忐忑,想到小孩子见面如果没有见面礼,那在她心里的位置一定大打折扣。幸好还有时间。
在等她的档口,我到学校旁边的小卖部溜了一圈。想到她下课一定会和很多同学一起出来一起走,如果能买个让她在同学面前大放异彩或者是共同分享的礼物,那她一定会非常高兴。这是一种炫耀,更是一种荣耀。因为她有,别人没有,小孩子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心理。
于是我买了两盒巧克力豆,就是那种铁盒装的,豆子很小的,适合小朋友吃的那种。讲真,我也经常吃。纯粹就是磨牙。又怕她的同学多,分不过来,就多拿了一盒大一点的巧克力。
巧克力,多好的食品啊。小孩的小爱,大人的最爱。基本都会来者不拒。当然,糖尿病除外。
拿着巧克力,我心里踏实多了。有了糖衣炮弹,接着就该我登场了。刚走到校门口,就看到小心儿被她婆婆牵过来。
5岁的小心儿,高度已经到我腰间。在她的同学当中,她是最高的。很瘦,很白,丹凤眼,单眼皮,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衣裙,像个小仙女。
跟着心儿一同出来的,有三四个小朋友。
“心儿,快叫姨婆婆。”姐姐跟心儿说。
“姨婆婆好。”小心儿带着笑,高兴地叫到。
“心儿好,来吃巧克力。”我把两盒巧克力给她。她婆婆从她手里拿走一盒放包里,说“先吃一盒,吃完了再拿哈。”
“没问题。”小心儿边说边开始打开巧克力盒。她手劲儿不大,盒盖很紧,开了三次都没打开。
这个时候不主动献殷勤还等何时,“来,我帮你打开。”心儿听话地把盒子给我,我也使了点劲才打开。
“打开了,快拿着吃。”心儿接过盒子,拿出一颗巧克力豆,在她同学跟前炫耀了一圈。那三四个小朋友,刚放学,估计肚子也不是那么饱。再说看到好的食物想吃是人类的天性,更何况还是几岁的小朋友。他们眼睛直瞪瞪的看着咖啡豆,又吃不成,开始流口水。小心儿那个高兴,不管人家,自顾自地往自己嘴里放,边放边说,“这是我姨婆婆给我买的。”
当时我那心里啊,默默地开了花。但又不能表现出来,显得太骄傲。这第1炮算是打响了,在她心里占据了一定位置,这可是让她在她同学面前大肆渲染了一番。
“快跟别的小朋友分享一点。”她婆婆开始叮嘱小心儿。
“好的。”小心儿一边说一边拿出咖啡豆,很是舍不得地给她周围的三四个同学分享,但一个小朋友只给了一颗。
“心儿,你多给他们一点,这里还有一盒呢。”我说着,接着把另外一盒从姐姐的包里拿出来也打开。等着随时救援。
那几个小朋友后面也是跟着家长,不是奶奶就是婆婆或者是妈妈。姐姐从我手里拿走巧克力,倒出来又都分给了那几个小朋友。大人的面子毕竟太少了过不去。
回家的路上,我问小心儿,今天学了什么?她说学了补数。我说怎么个补法,你教教我,我不会。然后,她开始很认真的教我。
1的补数是9,2的补数是8,3的补数是7,4的补数是6,5的补数是5。
哦,补数,莫非就是几加几等于10。年纪大就是好,一听就能找到规律。
“那0的补数是多少?”我问她。
“老师没教过。”她说。
“0的补数是10,10的补数是0,记住了吗?”“记住了。”“0的补数是几?”“是10。”“10的补数是几?”“是0。”
“哇塞,小心儿果然很聪明。说一遍就会了。一定要记住。明天早上我要再考你一遍。而且你到学校以后,一定要教老师学会这道题好吗?”
“我好像不能教老师。”
“没关系,你就去问问老师,0的补数是不是10。好吗?”
“好的。姨婆婆。”
“你也可以不叫我姨婆婆,叫我名字就行。不管你小还是我大,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可以平等的称呼。你看,我都可以叫你名字,你也可以叫我名字。”然后我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她。
接下来的几天,她都直呼我名字。我们像完全平等的朋友,没有长幼之分。当然,我姐姐是绝不允许她这样叫我的。
其实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是个称呼而已,尊重不尊重,全在心里。
小心儿的嘴特别甜,很懂礼貌。回家的路上,只要看到熟人,都会打招呼。一看到门卫,马上叫叔叔好。那门卫高兴的,欢天喜地赶紧把小区门打开。他们小区是刷卡或者刷脸的,小心儿就靠刷脸。我姐姐都不用刷门禁。看到同楼层的叔叔阿姨,那必定也是先打招呼。还主动向他们介绍我。艾玛,这我真没想到,都还没做好准备,她考虑很周全。
小小年纪,说话很快。逻辑清晰,绵延不断。不爱看手机,不看电视。喜欢玩不同的各种玩具,如果没有人陪她玩,就自顾自的在那里跟玩具说话。这是多么孤独的童年,这样的童年我没有过。
当然,有我在。孤独的不会是她。
窗台上刚好有本书,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她让我读给她听。笑话,这书她还能听的懂。所以我不能一字一字的给她念。我只能问她,蛤蟆先生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她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她心里有病。你知道蛤蟆是什么吗?大部分指的是青蛙。
过了一会儿,我又反问她。蛤蟆是什么?她说是青蛙。我问蛤蟆先生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她说因为她心里有病。这记忆能力也是没谁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主动向她说晚安。可能一直以来她睡觉时,也没有人向她说过晚安。她感觉很新奇,然后也回应我说晚安。到第2天晚上,第3天晚上,都是她睡前主动向我说晚安。
第二天早上醒来,她跑到我屋来叫我起床。我说我想再躺一会儿。
“你不是说要考考我吗?”
“考你什么?哦哦,我想起来了。是补数吧。0的补数是几?”“是10。”“10的补数是几?”“是0。”
没想到她真记住了。我从床上跳起来,一下把她抱起来,在床上转了两圈。逗得她哈哈大笑。
吃完饭后,我们开始玩游戏。我想知道她为什么不喜欢和她妈妈玩儿。生硬的问她,她都不说。于是和她说,咱们玩真心话大冒险怎么样?
什么是真心话大冒险?她问。这一问就显示出了她根本就没有玩过这个游戏,这就好办多了。
我说我们简单一点,就是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先说一个秘密。然后游戏正式开始。
“你打算出什么?”我问她。
“你先说,你出什么?”她反过来问我。
我说,“我打算出布。你相信我吗?”
“我相信。”她想都没想就说。
一听这话,我心里有点纠结。出布吧,我输。不出吧,将失去信任。那还是出布吧,比起信任,输赢不算什么。
于是我真的出了布。她真的出了剪刀。我输了。她赢了。把她高兴坏了,赶紧摇着我的手,让我说秘密。
说啥好呢?我只能往她妈身上扯。秘密不管到底是不是,但那架势一定要拿出来。
“快把你耳朵拿过来,这秘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她赶紧把耳朵凑过来,我把嘴巴放在她耳朵边,用极小的声音说,“你妈妈从小就挑食。”
“这个秘密我早就知道了。”“啊,是谁告诉你的。”“是婆婆。”“哦,那没办法。只有再来一局。”
“你出什么?”她又问我。
“我出剪刀,你相信吗?”
“我相信。”她和刚才一样,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这一把一定让她输。我也管不了信不信任了。
“一二三,布。”我变了,出了布。她信我,出了石头。她输了。我以为她会哭,毕竟是我骗了她。但她没有,反而很高兴。这游戏就有得玩了。
“改你说秘密了,你为什么不喜欢和你妈妈玩耍?”我抓住机会就问她。
“她不听我话。”她说。
“那你听她的话吗?”“也不听。”
“那我听话吗?”“听。”“所以你喜欢和我玩对吗?对。”
本以为是我的智商让她喜欢我,原来是我听话,就是乖。
我居然在一个5岁的小姑娘面前表现的那么乖,哈哈,这是返回童心了吗?
不,一定要扳一局回来。
于是我找来几本故事书,让她给我讲故事,并告诉她,不讲,我就哭给她看。
她一开始不讲,给我拿来几个毛绒小娃娃搪塞我,让我玩儿。我不想玩儿,当即就躺在地毯上开始打滚,边滚边说,“我听不到故事太伤心了,我马上就要哭了,赶紧给我准备纸巾,要不眼泪把地毯打湿了我可不管。”
她一看我玩真的,赶紧拿来张纸巾给我,说,“好吧,你想听什么。”
我一看有戏,但不能表现得太兴奋,可怜巴巴地说,“你讲什么我就听什么。现在你是老师,你做主。心儿老师,咱们开始吧。”
“那我给你讲农夫和蛇,可以吗?”说完就开始讲了起来。那稚嫩的声音飘荡在客厅,第1次有了当学生的快感,可以躺在地毯上听老师上课,无拘无束。
而小心儿是站着讲的,她手里都没有拿故事书。一看对这个故事就了如指掌。
“从前有一个农夫,去市场上赶集,回来走在路上时遇见了一条冻僵的蛇。他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被他温暖后醒过来,咬了他一口。因为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医治无效就死去了。”
“这就讲完了?”
“是啊,这个故事本来就不长。”
“那我可以提问题吗?”
“可以啊。”
我举起右手,模仿他们在课堂上提问的动作,“心儿老师,农夫为什么要救那条蛇呢?”
“因为农夫可怜他,怕他冻坏了。”
“那农夫是做了好事还是坏事呢?”
“是做了好事。”
“可是农夫后来被蛇咬了死了,那他做好事为什么还会死掉呢。”
“因为他不知道是毒蛇呀。”
“那你知道哪些蛇是毒蛇吗?”
“不知道,老师没有讲过。”
“那你知道蛇为什么会咬农夫吗?”
“可能是饿了吧。”
“饿了它可以吃别的呀,为什么非要咬农夫呢?”
“因为农夫抱着它的呀。”
“抱着它,它也可以爬到地上来呀。”
“那它不想爬呗。”
“你说那条蛇它会不会不知道自己有毒。”
“不知道,老师没讲过。”
“那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救那条蛇吗?”
“我不会,因为我害怕蛇。”
“那如果是只小狗狗,你会救吗?”我知道她特别喜欢狗狗。
“会啊。”
“那你为什么要救它?你又不认识它。”
“因为它太可怜了,不救它它会冻死的。”
“你就不怕它醒过来咬你一口么?”
“不会的,狗狗不会咬人,可好玩了。”
“可万一咬你了怎么办呢,因为它不认识你呀。”
“我们家有医药箱,咬我了,我可以抹药。”说完她去里屋拿来一个箱子。“婆婆说受伤了就可以用这个药涂,涂完了用那个沙带缠起来就会好。”我一看里面有云南白药,有消毒酒精,有烫伤跌伤的药、感冒药等家中常备药。
“哇,好多药啊。那你能不能给我抹点儿,你看我这里有个大包,是昨天被蚊子咬的。”
“可以呀,这个我会做的。”
她拿出酒精瓶,让我帮她打开。然后拿个棉签给我,让我把酒精倒在棉签上。随后她拿过棉签,在我那个大包上,来回涂抹了几下。又拿出一个创口贴,稳稳当当的把那个小包包了起来。显得非常专业。
“谢谢小心儿,我该怎么感谢你呢。”
“你不用感谢我,这是我应该做的。”
“那可不行,有恩必须报答。这样,晚上我带你去超市,你随便挑,随便选,怎么样?”
“好吧。”
晚上,我们一起去了附近的永辉超市。她就只挑了一个山楂片和卤蛋,别的都没拿。这一点儿也不像别的小朋友,到超市见东西就拿。她平常吃零食也很少,害得我准备好的钱剩了一大半。
第三天早上,我一看她还没起来,就说,“早安,宝贝,该起床了。”她一咕噜爬起来,就又开始去地毯上打滚。我说,“你能帮我梳一下头发吗?”她不乐意,让我自己梳。这一点都不像她妈妈,她妈妈小的时候可喜欢给我梳头发了。
今天我想训练她夸别人的能力。吃完饭后,我说,“心儿,你能不能夸夸我。”
她听完一懵。可能从来没有人给她提过这个要求。我一看她欲言又止,有点犯难。
“要不我先夸夸你吧。我爱心儿。小心儿聪明,活泼可爱,听话,学习好,得了很多奖状,而且故事讲的也很不错,此处应该响起热烈的掌声。”说完我带头鼓起了掌。旁边围观的她婆婆,她妈妈和她爸爸也都开始鼓掌。顿时,屋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很显然,心儿受到了掌声的感染。开始夸我,“我喜欢姨婆婆漂亮,头发长,衣服好看。”
“没有了吗?”
“没有了。”
“好!鼓掌!”于是我又带头鼓掌。
“婆婆漂亮,聪明能干,喜欢心儿。天天给心儿做好吃的。接心儿上下学。我喜欢婆婆。”
“爸爸上班挣钱,教我学习。我喜欢爸爸。”
“妈妈美丽,身材好。我也喜欢妈妈。”
瞧这小嘴。不夸则已,一夸起来也是惊天动地。每个人围观的人心里都很愉快。
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被人夸的,只不过是怕辜负了那一份夸奖的内涵。
“如果夸你祖母,祖父,该怎么夸知道吗?”我问心儿。她摇摇头。她和他们接触的时间不长,也不了解,也没有一起玩过。不知道,应该是真的。
“那我教你。下次你见到他们,不管是祖父还是祖母,也不管是外祖父还是外祖母。你就说,我觉得你是家族里面最德高望重的人,一定会长命百岁。就这一句就可以了。你一定要记住噢,我回头会再问你的。你现在复述一遍。”
“祖祖,我觉得你是家族里面最德高望重的那个人。你一定会长命百岁。”她把我说的话原原本本又重复了一遍。直到第4天走的时候,我又问她,她依然能一字不落的又说了一遍。
那天晚上就开始了送别。因为我第二天要走。小心儿说要送我一幅画,现场给我画。她家有三个门帘儿,透气细纱材质。门帘上有各种不一样的图案,一个是梅花图案,一个是牡丹图案,还有一个是苹果图案。她让我现场挑一个,然后给我画。
我想挑苹果,又觉得太简单,害怕体现不出她的水平。想挑牡丹又太复杂,害怕她还没有那个水平,发不出来打消她的积极性。后来坚定地选择了梅花。一枝寒梅,黑色的枝干,红色的花瓣。枝干无限延伸,花瓣点点缀缀。精灵动又好看,还能彰显绘画人的水平。
“我就要这个梅花了,你能帮我画一幅送给我吗?”
“没有问题,你等着,一会儿就好。”
说完她就开始准备画笔,拿出画纸和一大盒颜料,开始看一眼画几笔。
她把那些材料一字摆开,然后坐在桌子旁,开始认真绘画。一开始她背对着画面,每看一次都要扭过头来。这么小又没有颈椎病,何苦呢?
“心儿,我能给你提个建议吗?”
“你说吧,什么建议呢。”
“我建议你到桌子的对面去画,这样每次看画的时候就不用扭头了。”她听完后,果然把那些材料都搬到了桌子的对面。这样看一眼画几笔,一点儿也不用扭头。
画枝干的时候,她让我过去,“那个枝干是黑色的,但是我没有黑色的颜料,我能用深棕色代替黑色吗?”她把深棕色的颜料给我看。
“亲爱的,太能够了。你有没有发现,棕色不像黑色那么呆板,这样更能够显示出树枝的沧桑感。”
“什么叫做沧桑感?”她问。
“就像你姨婆婆我这样的。我站在她身旁,用手从头到脚比划了一下。”
“哈哈,你骗人。”
“快好好画啊,不打扰你了。工作学习时都不要三心二意,要专注。”
我不想扰乱她画画,她自己的画她做主。说完我就走了,我是个大人,大人一有时间就应该琢磨琢磨小孩子的事儿。
半个小时后她把我叫过去,“我画完了,你看满不满意。”
我一看5岁的孩子画的真好。一枝梅花被她画的惟妙惟肖。她没有用红色的笔画梅花,而是用了粉色的笔。梅花的枝干用的是深棕色,色彩层次层层叠叠。梅花的花瓣是晕染开的,有层次又不失立体感。
我很满意,并让她署上她的名字和日期。她不署,说要把所有人都写上去。她排名,让我写。瞧吧,我现在都成了她的学生了,任意使唤,教我怎么做就得怎么做。
“第1写我,第2写你,第3写婆婆,第4写爸爸,第5写妈妈。”她一边说我一边写,从1~5写了一列。
“你看,你姨婆婆就跟你相处了三天,你就让她取代了我的位置。”她婆婆看见排名后,假装满脸不高兴地说。
“我喜欢姨婆婆。”小孩子就是这样,口无遮拦,说出的话像刀子,刀刀扎进她婆婆的心。而扎出的血液却是温暖的,温暖了身旁的我。
除了送我梅花外,她还送给我一个兔子玩偶。两个兔子瘦瘦的,有尖尖长长的耳朵,身材修长。胳膊腿儿四肢都很长,是软的,不能单独立着摆放。
兔子玩偶有两个,一个是银色的,一个是粉色的,她把粉色的给了我。但兔子的脖套却是交换着系的。这是我的主意。
原本,银色的兔子系的是银色脖套,粉色的兔子系的是粉色脖套。我说不如让它们两个脖套互换,这样当着下次见面的一个信物。
下次见面我们都拿着兔子,如果你的兔子戴着粉色的脖套,而我的兔子戴着银色的脖套。那你就是小心儿,我就是你姨婆婆。这是我们接头的暗号。她高兴得连连点头,也不知道是否听明白了。
小心儿做事儿非常专注。没人的时候,她可以一个人玩所有玩具。一边玩一边不停的叨叨,和小玩具对话。大人做事儿的时候,她也跟着做,而且往那里一坐,就能坐半天不动窝。
有天,我们都围着桌子剥胡豆皮。她也加入了我们的战队。胡豆皮儿不是很好剥,但好在皮软,剥完后大指甲盖都是黑的。其实胡豆皮儿也可以不剥,不剥也能吃。但是剥完以后口感会好些。现在的人吃东西吃的都比较细致,要搁以前,巴不得连胡豆壳都吃掉。
小心儿跟我们一样坐在凳子上,拿起一颗胡豆,用小小的手指,短短的指甲在那里特别认真的剥。剥的很投入,很干净,也很快。她不说话,也不看别人。专心致志在那里剥。莫非她把这个当成了一种游戏,一个玩具。剥胡豆是有成就感的。不一会儿,壳是壳,仁是仁,对了一小堆,看上去心里会特别满足,因为那是她自己的劳动成果。
小小年纪,未来可期。
我走以后,我听她婆婆说,小心儿要让她跟她玩儿石头剪子布,谁输了谁就要说一个秘密。还问她婆婆,如果她婆婆是农夫,她会救那条蛇吗?……
所以,其实,小孩子什么都懂,对于好为人师的那些大人,多少应该低着头,夹着点尾巴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