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华杉的讲解,以全新视角看待《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厚黑学,在商业、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涉略。
古代是把孙子兵法当做制定战略的依据。
第一个给孙子兵法做注释的是曹操。杜牧等人也做了注释。
还有一本进行白话文翻译是郭化若老师。
华杉长期为商业企业做分析。
他有很多个人看法。
最有颠覆性的理解如下:
一、以强胜弱。
兵法很多以弱胜强。赤壁之战和符坚的符水之战是以弱胜强。
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
计是通过客观分析和计算,用概率来计算胜负。
军事是国家大事,要有敬畏心,要必胜无疑才能开战。
诸葛亮用空城计和草船借箭,得到APP讲述用计来赢。
武士七计,道天地将法,这才是军事方面的计。
诸葛亮掏空了蜀国的国力,所以兵败,计得糊涂。真正会打战的人看起来很平常,没有什么战绩和故事。
孙子兵法主张不战,不用诡计赢得战争。
二、等待很多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
什么都不用做,等着就可以了,等待有时候就是最好的选择,德川家康活的时间最长,他赢了。
胜可之而不可为,古代打胜战的人都是先做好自己,如果别人没有失误,我们是没有办法突破和打破他的。
等待不是懦弱,不作为,而是积累蓄力的过程。成功必须有大量长期的积累。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跟敌人相比,有余力和把握的时候,我们就出手。
不光要保全自己,还要保全别人。
要保全自己的战斗力。
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的目的是征服别人。
在等待中保全自己和别人。
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你和对方不在一个层次级别上。所以我们要善于等待和积累,让别人觉得我们动于九天之上。
所以大部分情况都要以等待为主,先考虑风险,再考虑代价和利益。
三、做事以失败为前提做假设。
我们通常都以成功为前提思考问题。
孙子先想着失败了怎么样,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考虑其它的可能。
要出十万兵,要把所有东西情况都计算清楚。
比如运粮食,千里之外运粮食,二十个人才能养一个人。
孙子非常务实,战争很贵,人很贵,马很贵,粮食很贵。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为什么有些人创业,东一头,西一头。总是失败。
失败前提思考者,变成集大成者。
不完全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理解它的好处。
创业经营公司是和市场在打战,先避害再趋利。
学会认输。如果弱小的军队和敌人硬拼,只能失败了。
如果知道自己打不过,还不如明智地逃走,不要硬打。
沉默的证言。
以弱胜强是小概率事件。
现实就是现实,认输才会赢。
最后还是输,我们能不能接受失败呢?
如果在兵法当中学会接受失败,我们才算是看懂了《孙子兵法》这本书。
这本书都是在强调基本功,先管理好自己,积蓄力量,有实力和自信的时候,才大打出手,赢得漂漂亮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