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天府杯决赛第二局,希望中国棋手陈耀烨能够直落两局击败韩国申真谞夺取冠军。作为棋迷,多数人的心中都是这样想的。如果下到第三局,又回到一盘定胜负的局面,结局难测。
在邵阳的几年时间里,通过与勇哥的不断对局学习,棋力渐长,最终达到勇哥让我两子的水平。
自此之后,水平难有提升。可能是我平时不太喜欢做死活题的原因,计算力不强。平常打谱,更多的是关注布局方面的一些好手,至少在序盘阶段不会表现太差。
每到中盘,碰到复杂局面,比如对杀,就很难计算下去,只有听天由命,往往是差一两口气被杀,中盘告负。运气好的时候,可能会比对手快一口气直接鲸吞对手大龙,中盘获胜,但这种机会往往比较少。
关于死活题,又很多的经典书籍可以用来练习。死活题的最高峰,是日本的《围棋发阳论》,一本集大成的死活题集。话说职业棋手一定要研究透这本死活题才能进阶。
可能是我数学不太好的原因吧,碰到计算就头昏脑胀,所以水平一直停滞不前,难有大的提升。
围棋手筋比较喜欢看,也就是讲的妙手之类的。在困难局面如能发现手筋,那可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些手筋其实并不长见,比如“倒脱靴”,曾在一次观看勇哥的对局中见其下过。手筋是在前人对局中总结出来,都会有一个专有名词,如“倒扑”、“黄莺扑蝶”、“金鸡独立”、“称砣”等等。
发现手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特定局面下也需通过详尽的计算,最好的那一手或许就是手筋。
大竹英雄所追求的棋形美感,放在其他棋手身上是不屑一顾的,只要能够赢棋,什么棋形都可以下。
下围棋讲究大局观,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因此在很多正式比赛中的弃子战术,其结果往往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被对手吃掉几个子,但往往能在外围获得强劲的外势,有如一堵厚壁,令对手不敢靠近,从而通过转换获得盘面上的优势。
不具大局观的棋手,往往执着于被攻击的那几个子,不断想办法往外逃窜,这样可以让对手在攻击中获取巨大利益,最终导致局面不可挽回。
切断对手棋子的连接是对局中常见的手法,也就是将对手的棋一分为二,同时攻击两块棋,让对手顾头不顾尾。
缠绕攻击也就是在同时攻击对手两块以上棋的时候的下法,时紧时松,让对手疲于奔命。通过攻击也并不是要致对手于死地,只要能够获利取胜就可以了。
围棋讲究攻守平衡,厚积薄发,在攻击过程中不能太过猛烈,要注意自己棋形的稳固。急于求成往往会被对手抓住缺陷反戈一击,如果击中就兵败如山倒了。
厚积薄发先积聚自身的力量,等待机会反击。实地与外势各有棋手喜好,得实地者必失外势,如果对外势不善经营的话,往往也很容易落败。
得实地者往往会在对手对势中打入或者侵消,阻止对手围成大空。打入过分者,往往会全军覆灭。即使仓皇逃出,对手也会获利很多,从而奠定胜局。
赵冶勋酷爱实地,往往在得到三至四个角的实地之后,再伺机侵入对手空中。赵冶勋冶孤水平一流,即使在对手的厚势所逼之下,也往往能够破空而出或者就地做活,让对手无可奈何。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