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抱朴见素-真实人生无须过多的修饰

抱朴见素-真实人生无须过多的修饰

作者: 印刻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09:21 被阅读0次

抱朴

一抔红土

让性灵回归本真

釉色澹然

静玩赏心

熏染千年之美

任他声色浮华

安守沉静莫争

见素抱朴 清韵无尘

初见抱朴,远没有曜变那样的炫彩夺目,纵观中华文化,常见保守、内敛、含蓄、纯朴与自然等字眼,然,曜变天目是另类。

两宋的艺术创作更注重其作品的精神内核,在简易质朴的物件中,体现极致的审美哲学。

与西方的极简主义不同,中国传统的简约更注重自然与内心世界,最为质朴的味道,追寻器物本质特征与如何看待历史或有相似之处,建盏源于宋代,更为微观一些,源于士大夫的审美观,源自士大夫对自然、内心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中国的文人表达情感与内心世界,通常采用更为内敛的方式,追求本真,质朴、拼弃浮华,静守己心。

当代的创作,在技术领域领先与前人,如何正确理解先辈对中华文化、自然与生活、内心世界的理解。当代浮华与焦虑产生的矫揉造作的的美,似与前人无关。

张政直言“在每个时期,反观宋人审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将其理解的“素”文化,酝酿为一个系列,抱朴,即为其中之一“。

当大家都已经习惯色彩斑斓的作品,如抱朴静雅、质朴、纯真,不加修饰的原始,深邃而幽远,又似星空脱离现实的活跃,隐于内心世界不同的理解,或许这就是创作的本源。

如张政所言,反观作品,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人生最美的妆,恰恰是最自然、真实、质朴的,人生,无须更多的修饰。这也是他张政烧制其“抱朴”的根本原因。

“素”,承载着千年中华文明的意境,含蓄之美,正缓缓走来。

相关文章

  • 抱朴见素-真实人生无须过多的修饰

    抱朴 一抔红土 让性灵回归本真 釉色澹然 静玩赏心 熏染千年之美 任他声色浮华 安守沉静莫争 见素抱朴 清韵无尘 ...

  • 传统文化通俗讲:道家·老子天下第一·0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十九章》有“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句。 “见素抱朴”中的“见”,读为xian,是外在表现的意思。“素”,...

  • 2020-12-24

    老子说“见素抱朴”,意思是不要追求奢华,不要追求外表,不要追求流行,不要装腔作势,不要有过多的修饰,不要被流行价值...

  • 道德经(五十)> 见素抱朴

    见素①抱朴②,少私而寡欲。 【注释】 ①素:没有染色的丝 ②朴:没有雕琢的木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

  • 人生很美好,无须过多担心

    刚才的一段微信聊天,她和我说“你还年轻,人生还很美好,不想耽误你”。 是呀,我还年轻,以后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现在...

  • 晨写

    难得糊涂 抱朴是一个道教术语。源见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指平真、自然、不加任何修饰的原始。抱朴即道家...

  • 品影,享生活

    一个人,一台会说话的机器,一个屏幕,就将整个故事完美的连贯了起来,无须过多的渲染,无须不停的修饰…… 一直以来...

  • 《道德经》内圣外王3

    “见素抱朴”,是说外面单纯,内心质朴,即用“无为”取代“有为”。见,显现。素,没有染色的生丝,比喻纯洁、高尚的圣人...

  • 日记如常,无须修饰

    2020年4月11日 阴冷潮湿的周六。 最近写的日记常常是未完成的感觉,每天记录的都只是一点小小的片段和感受,其实...

  • 赤松子居

    。抱朴,见素,守一,不争。 居处,守朴,宁静,草帘,草帝,布鞋,一坐席,"窗含远岫,舍后长松。" 斋食, 素油,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抱朴见素-真实人生无须过多的修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bc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