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含经故事选(47)就像邮递马车的次第接力

阿含经故事选(47)就像邮递马车的次第接力

作者: 常惭愧入世修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08:43 被阅读0次

阿含经故事选
(47) 就像邮递马车的次第接力
有一次,佛陀与比丘们,来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在城北郊外的迦兰陀竹园结夏安居。
这天,一群在自己故乡结束结夏安居的比丘们,来到迦兰陀竹园礼见佛陀。佛陀问他们说:
“比丘们!在你们故乡中,哪位比丘的精进、德行与教化成就,是大家公认最崇高的?”
“世尊!那是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了。”来访的比丘们一致推崇道。
这时,坐在佛陀旁边的尊者舍利弗,心想:
“尊者富楼那满慈子是多么地荣幸与幸福啊!受到这些有智慧的同伴们,在老师面前如此一致地推崇,改天有机会,一定要与他谈一谈。”
几天后,佛陀决定结束在王舍城的安居,前往憍萨罗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而尊者舍利弗与来访的比丘们,在王舍城一同多住了几天,也跟着前往祇树给孤独园。
另一方面,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也结束在家乡的安居,来到祇树给孤独园,礼见了佛陀。尊者在听闻佛陀的说法与鼓励后,便起身告辞,前往安达林安顿。
这时,就有比丘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尊者舍利弗。
于是,尊者舍利弗在傍晚时分,来到安达林,打算找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一谈。
尊者舍利弗依着别人的描述,找到了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但不是那么地确定,于是,尊者舍利弗问道:
“道友!您是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是的!”
“那您是为了‘守戒而德行圆满’的目的,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不是!”
“不然,是为了‘心清净’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见解正确’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断尽疑惑’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清楚修学之路’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再不然,是为了‘完成修证’的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吗?”
“也不是!”
“那您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
“道友!我是为了证得无所取着的涅槃之缘故,而跟随沙门瞿昙修学的。”
然而,什么是“无所取着的涅槃”呢?于是,尊者舍利弗继续问道:
“道友!沙门瞿昙是以‘守戒而德行圆满’为‘无所取着的涅槃’吗?”
“不是!”
“以‘心清净’、‘见解正确’、‘断尽疑惑’、‘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清楚修学之路’、‘完成修证’为‘无所取着的涅槃’吗?”尊者舍利弗继续一一地问。
“不是。”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一一分别回答。
这仅仅“不是”的回答,似乎难以让尊者舍利弗确认尊者富楼那满慈子的意思,因此,尊者舍利弗请尊者富楼那满慈子详加说明其中的意涵。
于是,尊者富楼那满慈子说:
“道友!如果世尊沙门瞿昙仅仅以‘守戒而德行圆满’为‘无所取着的涅槃’,那么,所有还带着取着的,都可以称为涅槃了。
同样的,如果世尊沙门瞿昙仅仅以‘心清净’、‘见解正确’、‘断尽疑惑’、‘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清楚修学之路’、‘完成修证’为‘无所取着的涅槃’,那么,所有还带着取着的,都可以称为涅槃了。
但是,如果世尊离开这些而说涅槃,那么,一般不修学的平常人,也都是涅槃者了,因为他们都成就不了这些;离开这些法。
所以,道友!是‘守戒而德行圆满’的缘故,才能达到‘心清净’;‘心清净’的缘故,才能达到‘见解正确’;‘见解正确’的缘故,才能达到‘断尽疑惑’;‘断尽疑惑’的缘故,才能‘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的缘故,才能‘清楚修学之路’;‘清楚修学之路’的缘故,才能‘完成修证’;‘完成修证’了,才是证得了‘无所取着的涅槃’。
道友!且让我打个比方:以前,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在首都舍卫城,因有急事要在一天之中赶到很远的萨迦陀城去。为了这样,他想了一个方法,就是在两城的路上,含头尾共设置了七个驿站,每个驿站都备妥了体力充沛的马与保养良好的车。国王从舍卫城的王宫乘车出发,当每到一个驿站时,立刻舍弃原来疲惫的马车,换乘等在那儿的新马车,这样,就在预定时间内,赶抵了萨迦陀城。
这时,如果群臣问国王,能这么快抵达,到底他是乘哪一辆马车来的,波斯匿王应当怎么回答?”
“道友!波斯匿王当然会说,他是乘第一辆车出发,到第二驿站换第二辆车,一共换了七辆车,才能在一日中,快速地抵达的。”尊者舍利弗回答。
“是啊,道友!波斯匿王应当这样回答。就像这样,道友!‘守戒而德行圆满’的缘故,才能达到‘心清净’;‘心清净’的缘故,才能达到‘见解正确’;‘见解正确’的缘故,才能达到‘断尽疑惑’;‘断尽疑惑’的缘故,才能‘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的缘故,才能达到‘清楚修学之路’;‘清楚修学之路’的缘故,才能‘完成修证’;‘完成修证’了,世尊才说,这样是证得了‘无所取着的涅槃’。”
尊者舍利弗对这样的说明,大为佩服,就问道:
“道友!敢问您的大名?您的同伴都怎么称呼您?”
“道友!我的名字叫富楼那,同伴都叫我满慈子。”
尊者舍利弗面对这位心目中早已十分敬佩的尊者,是更加敬佩了,于是,当面表白了对尊者富楼那满慈子的诸多敬仰与赞叹。
此时,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也感受到眼前这位提问者言谈之中的不平凡,问道:
“道友!敢问您的大名?您的同伴都怎么称呼您?”
“尊者!我的名字叫优波提沙,同伴都叫我舍利弗。”   
尊者富楼那满慈子,也早已知道尊者舍利弗的名声,于是,也当面表明了对尊者舍利弗诸多敬仰与赞叹。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二四传车经》、《中阿含第九七车经》。
二、印顺法师在其《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指出《中阿含经》是以僧团为中心所集成的教典,所以,“修道次第的条贯”,无可回避地成了《中阿含经》的课题之一。本则故事所列举的七个修学次第,未明确提及“禅定”,其说明的偏重上,虽有别于“戒→定→慧”、“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七觉分→明解脱”之体系,但展现佛法重于“修道次第”的精神,则是无庸置疑的。
三、次第中,“心清净”之定义与内涵,难以从原经文中明确解读,菩提比丘英译本,在批注中作“离五盖”,极为明确,也很合理,值得参考。又,“断尽疑惑”与“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法、什么不是”似乎就是初果成就“断三结”中的“断疑”、“断戒禁取”。
四、以七部车的次第接力,比喻“守戒而德行圆满”到“完成修证”七个修学步骤的前后关系,说明了佛法修学的次第性与完整性,不是一蹴可及的。这样的主张,与一般所说的“顿悟”成就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

  • 阿含经故事选(47)就像邮递马车的次第接力

    阿含经故事选(47) 就像邮递马车的次第接力有一次,佛陀与比丘们,来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在城北郊外的迦兰陀竹园结...

  • 阿含经故事选(序)

    庄春江 编著 1.1版 序 十多年前,庄春江师兄读完《阿含经》,由于深得「法饶益」及「义饶益」,认为值得推荐给法...

  • 杂阿含经980

    [导读:杂相应 (1/2)] 《杂阿含经》「杂相应」的内容為本卷第980~992经和卷47第1241~1245经,...

  • 028 就像接连中了两支毒箭

    阿含经故事选(29) 庄春江编著 028 就像接连中了两支毒箭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

  • 南传佛教经藏与阿含经在线ahanjing.top

    www.ahanjing.top , 在线阅读北传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的白话文,南传上...

  • 《长阿含经》目录

    《长阿含经》目录 竺佛念 译 《长阿含经》第01章 大本经 《长阿含经》第02章 游行经 《长阿含经》第03章...

  • 为什么要学习阿含经

    1.阿含经是原始经典 通过阿含不仅能学习禅修理论,还能了解巴利经典所没有的典故或故事背景 2.阿含经囊括佛学基础知...

  • 019 善知识与精进不放逸

    阿含经故事选(20) 庄春江编著 019 善知识与精进不放逸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

  • 阿含经故事选(006)——如何知道圣者

    006.如何知道圣者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比丘们!尚在修学而无他心神通的比丘,如何...

  • 《阿含经》故事:来生

    有一次,佛陀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 这天,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居士来礼见佛陀,对佛陀说:“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含经故事选(47)就像邮递马车的次第接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ci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