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和教材解析来自两个不同的观念系统和话语系统。它们的语义内涵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概念存在,更是被他们所由来的观念系统和话语系统框定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在教材解析所置身的话语系统中,语言被指述为工具,因为是工具,因此它是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语言是语言,内容是内容,于是,教材解析就是内容解析。而在文本解读的前置语境中,语言是本体,言语是存在的家,言语性是生命的本质属性,固有属性,而不是外加的。那么它所钻研的不是剥离了语言的内容,而是言语本身。注意,是言语本身,这是第一位的。
其次,所谓教材,意味着教师在解析文本之前,已经有一个先在的限定:文本是教材,文本已经被异化窄化,浅化为教材,教师能读出的不过是文本作为教材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特点和教学疑点。四点之外可有文本乎?哀哉!我只能念文本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矣。文本解读则首先让文本返回到原初状态去,原初并非禁止开端,原初就是原本,本原,本体。文本解读就是将文本返回本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文本的文体是源,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流;作为文本的文本是本,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末;作为文本的文本是皮,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