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光速迷局
4.1 光的本质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能力,据统计人类80%以上的信息来源于视觉,因此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媒介。而关于光的论战也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某些学者就曾经认为,光是人的眼睛内伸出的无比纤细的触须,当用触须触摸物体时,人类就会感受到物体的形状。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高速粒子流,当光粒子射入眼睛以后,人类就产生视觉。正是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牛顿建立了以粒子论为核心的光学体系。而荷兰人惠更斯则认为:光和声音一样,只是一种波动现象。自此,光的波动说和粒子说两种理论,就成为了科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那么,粒子和波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粒子和波的本质不同:粒子是一种物质,是一种实际的存在;而波动只是一种运动形式,一种表观的物理现象。当然,这两种学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光是一种粒子,它就应该有质量,哪怕这种质量极其微小,然而事实证明,光子没有静质量;反过来说,如果光是一种波动现象,它就应该在某种介质中传播,然而,光却可以不需要任何介质在真空中传播。
其次,粒子和波的运动形式不同:虽然总体而言波和粒子都可以沿直线传播,但是如果两束波或者两束粒子流相互撞击,结果就大为不同了。当两束粒子流相撞时,粒子之间一定会相互碰撞,相互干扰,发生散射。然而,两束波相撞以后却可以相安无事的通过;同时,两束方向基本相同的波相遇以后,波和波之间还会产生干涉现象,而在19世纪以前,从来没有人在光线的传播过程中发现过如同粒子流相撞的散射现象,也没有人发现过与波动类似的干涉现象。
最后,粒子和波的速度形式不同:在不受外力的条件下,粒子离开发射源的速度不变,而波则是离开介质的速度不变。接下来,我们就以手枪为例,解释一下两种速度的区别:如图4-1所示:当我们扣动手枪的扳机以后,子弹就会从枪口射出。如果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则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永远不变;而枪声离开空气的速度永远不变。
假设我们从行驶的列车上发射子弹,按照伽利略变换:由于子弹相对于枪口速度不变,而枪口在随着列车前进,所以子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就会和列车的行进速度相叠加。但枪声相对于空气的速度不变,由于空气相对于地面静止,所以枪声相对于地面速度却可以保持不变;相反,如果我们在大风天气里,站在静止的地面发射子弹,按照伽利略变换,枪声的速度必须和风速相叠加,但子弹离开地面的速度却可以不变。由于粒子和波动存在这种速度叠加形式上的重大差别,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速度叠加原理来检测光是一种微粒还是一种波。
为了判别光究竟是一种波动现象还是实体微粒,1801年,托马斯·杨进行了经典的双缝干涉实验。如图4-2所示:用一条极窄的光带作为光源,让光通过两条窄缝以后呈现在屏幕上,仔细调整位置以后,屏幕上果然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不久,菲涅尔又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如果让一束光打在一个小小的不透明的圆盘上,当圆盘的阴影呈现在后方的屏幕上时,圆盘阴影的边缘部分同样呈现出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更为惊人的是:如果我们尝试用一个小圆盘来阻挡光线的前进,光线却可以绕过圆盘,在圆盘的后方呈现出一个小亮斑。由于这一现象首先是由数学家泊松首先预言的,因此被称作“泊松亮斑”。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出现,使得光的波动学说逐渐成为了主流。
当确认了光是一种波动现象以后,科学家们立即开始寻找引发这种波动的介质。当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看似空无一物的宇宙空间中应该充满了某种叫做“以太”的物质。但“以太”的物理性质却让人捉摸不透:首先,日月星辰都在宇宙空间中畅通无阻的运行,由于“以太”的存在不会阻碍星体的运行,所以以太的质量必须为0。其次,“以太”又是光传播的介质,由于光波的频率非常高,所以“以太”又必须具有非常强的刚性。根据我们的经验,怎么会有一种物质即轻又硬呢?现在,这两种观点已经矛盾重重了。那么,光速在“以太”中的传播是否符合波速叠加原理呢?测量光速的大赛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