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洛阳市县直第二小学的李茉莉老师,在新教育的路上渐学渐行,反思着改变着。
不读书不知道书中的智慧,不读诗歌不知它蕴含的能量。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读小说或者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少让孩子们读诗歌,晨诵课只读了晨诵课本上的内容但没有进行“思与行”的拓展练习,原因在我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晨诵教材我没有利用好。今年春天由于疫情严重,我们只能呆在家里,新教育的老师们为了引领我们成长做了很多公益课。在飓风老师的《飓风的新教育教室》公益课中,我对晨诵、午读、暮醒、生命课程等有了我自己更新的理解与认可。新教育研究院还开设了其它公益课程,我给我的孩子报了晨诵课程,我既是家长又是老师。我认为这件事情是很好的事情,我希望孩子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孩子没有学校的学习氛围,并且这件事情是我认为好的事情,所以刚开始孩子不接受,每天的晨诵课孩子不想读,所以刚开始晨诵课程里面的美文是我在读,并且“思与行”由我来写,我边读边说诗歌中的句子精美,具体到一句一句的表达,孩子看我读的不亦乐乎,她向我走近,开始和我探讨精美语句,交流一些内容的看法。有一次,我让她来写“思与行”,她写完以后,我想起童喜喜老师说的“重复好句子,绝对不批评”。我夸她的语句写得美,并且在家人面前读她写的“思与行”,孩子听后非常高兴,有成就感。接下来几天,她都主动参与晨诵课的朗读与写“思与行”。通过一段时间的读与写,我发现孩子有她自己的思维空间,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了她眼中的世界。孩子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了,细无声的蕴含在句子中。我之前总认为孩子的文章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现在才知问题在我这里,自己没有引导好孩子,也耽误了教室里孩子们的发展,真是惭愧啊。总之,今年春天的晨诵课又给我上了一课,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非常重视晨诵课程,平时挤一些时间让孩子们读一些美文,也引导鼓励孩子们写自己的“思与行”。在实践中,通过读写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发展孩子们的思维,培养孩子们细腻的情感,浸润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成人、成才。认识到位,做起来并不困难,就像飓风老师所说的,我们可以不用去费精力找美文、提问题,直接运用晨诵教材就可以了。写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晨诵教材放到我手中这么久了,居然没有真正发现它的好。我们要用好教材,做好引导,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我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跟着新教育老师好好学习理论与实践,并进一步在我的教学中进行实践,不辜负新教育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不辜负家长所托,不辜负所有孩子们的花样年华。
网友评论